□孟向东 刁良梓 张晓芳 李运会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和蔼,平易近人,亲切地向大家挥手致意。”5月12日,孟洋回忆起去年巧遇习近平总书记时的情景,仍然激动不已。
孟洋是南阳农业职业学院农业工程学院园艺201班学生,2021年5月12日下午,她和同学们在老师带领下到学校创新实践基地——南阳月季博览园进行教学实训,当一天的实训将要结束时,习近平总书记乘坐的电瓶车缓缓驶来,“总书记好!习主席好!”同学们迅速聚拢到道路两旁,激动地向习近平总书记挥手问好,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地微笑着,向师生和游客挥手致意。这一刻成为南阳农业职业学院师生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记忆,更成为学校开拓创新、踔厉奋发的动力源泉。
时隔半月,南阳农业职业学院喜获“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金字招牌,在南阳大地上熠熠生辉。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作为豫西南唯一的农业类高职院校,南阳农业职业学院把握时代脉搏,明确办学定位,坚持面向“三农”,聚力筑起乡村振兴人才培养高地,倾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打造富有地方特色、行业特色、专业特色的高职教育品牌,受到省委市委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走出了一条提质增效的特色发展之路,演奏出一曲“科技兴农、乡村振兴、特色立校”的激荡乐章。
强优势 科技兴农谱新篇
2021年6月8日,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温暖足迹,南阳农业职业学院月季学院正式揭牌成立,作为全国首家月季学院,一经成立,便赚足了目光。
南阳固有“中国月季之乡”“世界月季名城”美誉,月季种质资源丰富,然而月季种苗生产存在科技含量低、种苗繁育现代化水平不高等问题,为此,学校申请成立南阳市月季种质创制与快速繁殖重点实验室,承担南阳地区稀缺月季种苗快速繁育高效生产体系、普栽月季愈伤组织诱导体细胞胚发生途径的再生遗传转化体系,以及月季离体种质资源保存研究,用生物技术手段进行抗病月季精确定向育种,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进行基因工程育种,以及抗白粉病月季品种的定向选育,为南阳地区月季生产进入现代化生物技术快车道提供技术支撑。
今年5月12日,恰逢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南阳一年之际,该校与南阳市林业局、卧龙区人民政府、南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共建南阳月季产业学院正式揭牌成立,搭建了“产、学、研、创、用”一体化平台。聚焦关键领域,及时破解难题,推动南阳月季产业转型升级,聚力打造更高水平、更具影响力的世界月季名城。
事实上,该校近年来一直倾力支持南阳月季产业发展,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优势月季种质资源,高标准建设月季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集科研、科普、旅游和教学实习于一体,收集保护杂交茶香月季、丰花月季、藤本月季、微型月季、古老月季等5个类型,保护名优及经典品种5000个。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留下的都是岁月沉淀的硕果飘香。71年来,南阳农业职业学院充分发挥科技和人才优势,围绕农业科技创新,建立成果转化机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农业生产力,成为驱动乡村产业发展的强力“引擎”。
学校以南阳市植物组织培养中心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开展农业珍稀品种、名优品种脱毒与组培快速繁育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先后引进、培育甘薯、马铃薯、月季等20类植物共60多个新品种,并在本地示范推广。成功申报“南阳月季产业升级的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多个河南省创新引导项目,完成“植物脱毒快繁技术研究”“石斛组培快繁培养基配方及组培快繁、栽培方法”等50多个项目研究。积极与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联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农村特色主导产业;与好想你集团、三色鸽乳业、绿白乳业联合开展省级科研项目,获省科技进步奖5项;与河南想念、同乐食品、河南华牧、正大集团等公司合作研发新产品50余件,工艺改造30多项,获专利100余项;与各地优势农业企业合作,开展实践教学,在镇平、西峡、新野、唐河、方城、卧龙区等地建立各类农业实训基地64个,促进技术和人才向“三农”聚拢。
担使命 乡村振兴显身手
南阳农业职业学院发挥人才和专业优势,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市委市政府决策的“智囊团”、乡村人才培养的“孵化器”。
学校充分发挥在种植、养殖行业的领头雁作用,组织专业教师参加科技特派员、“万人助万企”、“百名人才进百企”、“千人包千村”等科技服务活动,定期开展科技培训和生产指导,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服务农民5万余人,指导耕作土地面积8万亩。
2017年11月,学校委派扶贫工作队进驻南召县马市坪乡南坪村,在海拔1400米的石庙河组启动“高山林下生态散养柴鸡”产业项目,提供就业岗位20个,年产值200万元,32户贫困户参与入股分红。2019年,南坪村贫困村出列,2020年贫困户全部高质量脱贫。如今,南坪村正在拓展“有机鸡”和“有机山羊”项目,为南坪村乡村振兴铺就坦途。
该校依托河南省乡村振兴技能人才培训示范基地、河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地和南阳乡村干部学院等平台,面向新型职业农民、农技人员、乡村干部,开展学历素质提升教育和农业技术等各类培训,培养了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三农”工作队伍,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与科技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9年12月19日,南阳乡村干部学院就在南阳农业职业学院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全省首家乡村干部学院,两年多来,先后录取村“两委”干部、新型职业农民、致富能手、退役军人2万余人;举办30余期乡村书记大讲坛、村干培训,推进全域党建,拉高工作标杆、催生工作激情,4000余名乡村干部参训;举办新任村“两委”轮训班,轮训学员2000余人,激发他们在乡村振兴大舞台上发挥头雁效应,大展风采。
重特色 人才强校绽光华
高质量的职业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多年来,学校坚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制订《南阳农业职业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实施办法》《南阳农业职业学院师资队伍学历学位提升实施办法》,近3年引进硕士、博士研究生200余名,输送26名教师赴国内外知名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学校按照党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全面深化教学科研改革,以河南省高职院校“双高工程”建设为契机,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为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目前,学校设置信息技术、商务管理、智能制造、学前教育、音乐艺术、汽车工程、城乡规划等75个专业(方向),在校生22000人。
奠定特色专业主基调。以“构建特色实用的专业群,实现人才订单培养”为指针,构筑涉农特色专业框架,以畜牧兽医、园艺技术等国家和省骨干专业为中心,设置现代农业、现代园艺、农村电商、动物医学等涉农专业35个,形成了覆盖现代农业第一二三产业的畜牧兽医专业群、现代农业技术专业群等高水平专业集群。
占领人才培养制高点。立足“三农”,深耕教育,为乡村培养了知农、懂农、爱农的农牧业人才10余万人,成为名副其实的“三农”人才培养摇篮。大部分毕业生扎根农业一线,在助农增收上美名远扬。牧原集团副总裁杨瑞华和15个区域技术总监中的7位都毕业于南阳农业职业学院。2001届毕业生贾宝义被誉为“中国奶公牛第一人”。
形成校地合作新格局。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引领,学校与上汽大众、牧原集团、想念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合作共建24所产业学院,把学校办在企业、工业园区、生产一线,实施“线场课堂”教学模式,为更好培养高层次乡村振兴人才排兵布阵。
不畏关山千里路,冰心一片付征鞍。站在时代的新坐标,南阳农业职业学院将炼登高望远之力,担神圣使命之责,以“农”为笔,以“职”为墨,朝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大学”目标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