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小花生” 谋划“大产业”

——省农科院科技助力息县花生产业发展纪实

《河南日报》(2022年12月14日   第04版)

□刘晓阳

息县自古以来良田沃野、物产富饶,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为花生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生长环境,全县花生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30万亩左右。近年来,在河南省“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计划、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和河南省花生产业技术体系等项目支持下,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与息县开展合作,围绕地方特色和优势,以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产增收为导向,大力发展高油酸花生产业,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结合息县生态特点和资源禀赋,省农科院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支撑等方面的优势,示范推广高油酸花生新品种及配套精准调控技术,通过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积极打造全域高油酸花生,推动息县花生产业大发展、快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因地制宜科学谋划发展方向

息县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四季分明,冷暖适中,雨水丰沛,雨热同季,淮河从息县穿境而过。淮南为砂质土壤,土壤透气性强,淮北为砂姜黑土,土壤肥沃,独特的土质为息县花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生长环境,目前花生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30万亩左右。

一颗小花生要做成大产业,离不开专家从科学、专业的角度出谋划策。在合作之初,省“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计划油料产业扩面延链专项首席专家、省农科院花生栽培室主任臧秀旺研究员就带领专家团队多次到息县岗李店乡强农家庭种植农场、白土店乡白衣阁种植基地、信阳惠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地调研,为当地花生产业发展把脉问诊,共同探讨花生产业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瓶颈——

规模化种植面积不大。虽然全县花生种植面积有30万亩左右,但规模化生产仅有2.58万亩,多为小户、散户种植,存在大量手工作业方式。息县花生种植的专业化、标准化、机械化水平较低,总体效益不高。

龙头企业不强。息县花生初加工基础较好,有不少花生加工企业,但多为代加工企业,体量不够大、产业链条存在短板弱项、辐射带动能力不够强。

产销衔接不畅。花生产业链的收购营销环节薄弱,一方面,花生种植缺少稳固龙头带动,销售不畅;另一方面,加工企业缺少高品质花生原料,缺乏规模化、标准化基地支撑。

“总结下来,息县花生产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品种和技术没有跟上时代发展,产业链不完善。以优质品种为支撑,以绿色高效生产技术为引领,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载体,以全产业链发展为目标,是未来花生产业发展的方向,也是息县花生产业应该主攻的方向。”臧秀旺说,要在稳定花生面积的基础上,坚持优结构、提质量、增效益,进一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优化结构打造全域高油酸花生

思路一变天地宽。经过实地调研、反复探讨,在省农科院的技术指导下,当地政府优化结构,将打造全域高油酸花生作为息县花生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以推动全县花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何为高油酸花生?高油酸花生是指花生脂肪组成中油酸含量超过75%的花生,能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糖尿病患病风险,与普通花生相比,具有营养保健价值高、化学稳定性好、抗氧化、耐储藏、产品货架期长等特点。发展高油酸花生,有利于花生产业提质增效,有利于花生产品消费升级,有利于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按照“区域适宜、品质优良、市场畅销、专家认可、农民接受”的原则,省“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计划集中省、市、县多家农科系统力量,在息县建设多个千亩示范方,大力推广高油酸花生品种豫花65号和“全苗、壮根、促花、控旺、防衰”精准调控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

2021年,息县首次大面积连片种植高油酸花生,应用豫花65号及配套精准调控技术,当年测产数据亩产485.6公斤,为息县花生历史最好产量。

鉴于高油酸花生的突出表现,2022年,为增强全县花生产业优势和竞争力,息县成立花生产业专班,依托省农科院的技术支撑,积极开展优质高油酸花生绿色高效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示范,全县推广种植高油酸花生1万亩,有机高油酸花生300亩,种植区域涉及10个乡镇。

借梯登高,乘势而上。沿着产业提档升级的方向,息县坚持以调整结构、调优品种为核心,大力推进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个十百千万”工程(即主打一个高油酸花生新品种豫花65号,在十个乡镇推广种植,扶持一百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全域高油酸花生,目标是示范区亩产破千斤,示范面积达到万亩),力争5年内实现息县全域种植高油酸花生,成功打造“高油酸花生第一县”“有机高油酸花生第一县”。

量身定制推广标准化种植模式

一颗小花生成长的背后,凝结着农业科技人员的心血。在息县花生产业发展方向确定后,省农科院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人才优势,示范推广花生新品种和科学种植模式,为当地花生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品种培优,高产稳产。

花生种植,选好品种很关键。依据息县资源禀赋,省农科院花生团队选择抗涝性强的高油酸花生新品种豫花65号作为主推品种,并连续在当地进行示范推广。

豫花65号是省农科院花生科研创新团队选育的高油酸花生新品种,由秋乐种业的全资子公司河南豫研种子科技有限公司独家经营,具有六大优点:一是早熟性好,生育期115天左右,完全能满足我省小麦—花生一年两熟的要求;二是丰产性好,2019年唐河200亩春播示范田平均亩产585.7公斤,2020年尉氏1000亩麦后起垄种植示范田平均亩产505.9公斤,2021年,在遭受前旱后涝严重灾害情况下,漯河1000亩麦后起垄种植示范田平均亩产506.5公斤;三是品质好,据多年测定,脂肪中油酸含量均超过75%;四是机收适宜性好,果壳硬度大,捡拾摘果机作业时损伤小;五是抗涝性好,在2021年遭受严重湿涝条件下,表现突出;六是抗病性好,抗褐斑病、茎腐病。

由于豫花65号在生产上表现突出,被列入全省“四优四化”油料产业扩面延链专项重点示范推广品种。息县岗李店乡彭小庄村强农家庭农场负责人万强说:“原来种本地花生亩产约500斤,连续两年选种豫花65号,平均亩产均超过900斤。不仅产量高,卖价还高。这样的好品种,咋会不受欢迎呢。”

——科学种植,宽幅起垄。

不仅品种好,还要种得好。囿于农户种植习惯,当地花生种植多采用先播种后起垄模式。这种模式普遍存在垄距较窄、垄高不足、出苗不齐、病害严重等问题,最终影响花生的产量、品质。

针对这种情况,省农科院花生团队在息县推广宽幅高垄种植模式。“这种模式垄高沟深,降雨时排水流畅;先起垄后播种,播种深度精准可控,出苗快、整齐,幼苗健壮;垄面加宽,通风透光好,减轻病害;同时土壤养分更集中,可减少肥料用量;花生全部在垄面上下针结果,能增加结果数,提高成果率,达到了农机农艺融合、增产增收目的。”息县农科所所长黄淼说。

——技术提升,精准调控。

近年来,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气候系统的不稳定性加剧,极端天气高发频发,花生品种和配套技术面临多方考验。为了提高抗灾能力,省农科院花生团队根据品种特性及各地生态特点,集成了“全苗、壮根、促花、控旺、防衰”精准调控技术,合理调节花生各生育时期的长势,达到植株茎秆粗壮、坚韧,果多、果大,成熟快的效果,进而提高产量、改善品质。

“我们根据豫花65号的生育特性和息县的生态特点,前期以促进根系发育为主,辅以中微量元素,达到壮根的目的;中期通过生理调理剂,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促进早开花,提高盛花期开花量,减少后期无效花,促进多下针、多结果,同时控制旺长;后期以防治叶部病害为主,并通过生理调节物质,加快营养物质向荚果转运,促进荚果早熟。”臧秀旺说。

2022年9月18日,省“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计划油料产业扩面延链专项高油酸花生新品种豫花65号精准调控技术现场观摩会在息县举行,经专家现场测产,豫花65号亩产达到907.2斤,连续两年单产突破900斤。

“碰上连续高温干旱天气,花生还能取得这么高的产量,真是没想到。”现场观摩的种植户纷纷感叹。

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集成示范的宽幅高垄种植、精准调控、病虫草害绿色防治、全程机械化等配套技术,实现了花生生产的绿色高质高效,促进当地花生生产的持续、稳定和高质量发展,加速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减轻了极端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

三链同构加快花生产业三产融合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息县实际,以打造花生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为目标,以产业化发展为引领,以创新发展为驱动,全链条谋划,全要素推进,全方位服务,通过壮基地、促加工、活流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供应链,全力推进花生强县、强乡、强村建设。

——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息县的花生初加工基础较好,有不少花生加工企业。依托省农科院技术支撑,当地政府充分挖掘企业潜力,进行优势再造,推动花生生产向第二、三产业延伸,以花生油、休闲食品、功能食品、花生蛋白、饲料加工等领域为重点,面向全国进行招商引资,带动高油酸花生的产业化发展。

信阳惠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农产品种植及深加工为主,在省农科院的引领和支持下,惠农公司生产的“惠农大叔”牌休闲花生食品不仅销往本地及周边县区,还在华东、华南区域连锁商超上架,年生产能力达6000吨,创造产值2000多万元,为息县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树立了榜样。

——打造供应链,畅通产销对接。

省农科院加大为企业和种植基地牵线搭桥的力度,深入对接种植户,采用“公司+专业合作社(种植公司、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农户”订单农业合作模式,解决花生销路问题。

目前,当地政府已与豫研种子科技有限公司初步达成回购协议,由岗李店乡和白土店乡负责息县地区高油酸花生的收购、筛选排杂、专储等回收工作,再出售给种子公司,初步形成种植业—粗加工业—市场的完整产业链条,为息县花生产业健康发展迈出了坚实一步。

——提升价值链,加强品牌培育。

依托源丰油脂、惠农农业等企业发展花生油及花生食品,深入挖掘品牌内涵,加强品牌宣传,打造品牌效应,推动优质高油酸花生区域化、规模化种植。擦亮花生这张名片,息县力争打造成为继正阳、善堂之后的我省第三个花生知名区域品牌,在河南形成“南正阳,北善堂,息县花生美名扬”的三足鼎立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