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加快构建“六三三”工业体系

产业集群挺起发展“脊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河南日报》(2022年12月21日   第07版)

□本报记者 王平 本报通讯员 赵俊

12月16日,在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西继迅达电梯有限公司的智能化生产车间,机器人正在精准作业,送料、冲剪、折弯等工序一气呵成。身着统一工作服的工人在机器旁认真巡视,不时察看仪器数据,生产场面繁忙有序。

“我们的生产流程,正从‘制造’向‘智造’转变。”该公司生产车间负责人李同舟介绍,电梯轿厢导轨支架、门套、上下梁等产品,全部通过机器人焊接,效率提升50%以上,产品质量达到了优良等级。

100多米长的测试梯,对出厂电梯进行质量测试;25米高的检测平台,自动记录与储存电梯的运行数据……西继迅达以创新持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先后获得专利1542项,其医用电梯、汽车电梯等20多种电梯产品出口丹麦、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公司已成为长江以北地区最大的电梯整梯和零部件生产基地,零部件自制率排名行业第一。

“今年以来,虽然面临疫情冲击等不利因素影响,但在属地政府的倾力帮助下,企业依然保持产销两旺的良好势头,前11个月实现销售收入22.5亿元。”西继迅达总经理刘刚说,正是“相中”了这里良好的营商环境,公司决定追加投资、扩大产能,建设年产5万台轿厢轿壁自动化生产线项目,全面建成后每年可新增产值10亿元、新增就业500余人。

许昌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推动电梯产业加快发展。目前,全市已集聚以西继迅达为核心的电梯整梯制造及关键零部件配套企业近20家,涵盖电梯研发、整梯生产、零部件配套、仓储物流、安装维保、远程监控等领域,实现了从板材到成品的智能化全流程生产能力。

为蓄积发展后劲,许昌着力建设占地面积625亩、总投资50亿元的许昌智能电梯产业园项目,涵盖电梯零部件自动化加工基地、直梯智能制造基地、电子集控智能制造中心等10个子项目,打造百亿级电梯产业集群,进一步巩固许昌电梯产业在中西部地区的核心地位。

记者从许昌市工信局获悉,许昌已成为全省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集聚区之一,制造业占工业的比重达到90%,智能电力装备产业规模突破1300亿元,成功入选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节能环保产业被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硅碳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加速发展,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2%。

“我们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把遵循产业演进规律和许昌实际结合起来,加快构建‘633’工业发展体系。”许昌市委书记史根治介绍,许昌发展壮大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智能装备、智能网联及新能源汽车等6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做优做强装备制造、烟草及食品、发制品等3大优势产业,改造提升建材、化工、轻纺等3大传统产业,加快实现产业蝶变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