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的机械缘

《河南日报》(2023年03月07日   第04版)

    陈志宏正在智能制造人才实训平台前操作机器人。

□本报记者 徐东坡

“习近平总书记的祝福令人振奋,我将继续努力,不辜负这份荣誉和信任。”3月6日,刚刚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的河南省智能焊接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河南省智能制造成套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陈志宏非常激动。

提起“焊接机器人”,在有些人眼中很难与女性联系起来,但陈志宏就是做这项工作的女性。“当年都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我也深受影响。”陈志宏笑着说,1980年填报大学专业时,她毅然报考了机械这个“硬核”专业,立志在钢铁世界里闯一闯。

大学毕业后,她进入原洛阳矿山机器厂工作,1986年又进入郑州机械研究所工作。

当时,自动化焊接技术领域多为国外垄断,设备主要靠进口。一次,国内一家工厂进口了一套焊接自动化设备,花了近3000万元,这让陈志宏深受刺激。1996年,怀着“尽快让焊接自动化设备不再受制于人”的梦想,她放弃了“铁饭碗”,创建了郑州科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事进口替代研发。

“比如我们研发的一款便携式冷却介质性能检测仪,当时进口产品要3.2万欧元,折合人民币30多万元,而我们的产品只需7万元左右,为国家节省了大量外汇。”陈志宏说。

在陈志宏的带领下,当年的小企业已然成长为拥有多项核心技术的领军企业,专用焊接机器人等多项产品实现了进口产品替代,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工程机械、冷链设备等行业,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今年我参加工作正好满40年,可以说与机械打了一辈子交道。随着国家智能制造的发展,我又有了新的努力方向。”陈志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