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乡村振兴谱新篇

《河南日报》(2023年05月10日   第T98版)

□本报记者 田宜龙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范坤鹏

文旅项目洛阳婉儿峡沉浸式豫园、洛阳小八景之一的龙池金鱼、康养胜地龙潭寺、西苑皇家园林遗址……先后进入直播镜头。

这是4月中旬,在洛阳市涧西区辛店街道龙池沟村举行的一场企业轻资产市场运营现场直播文化秀活动。这场活动的主角魏驿权,今年刚满25岁,他认准乡村振兴大好机遇,完成学业后主动放弃在城市工作的机会,立志在家乡开辟一片天地。

魏驿权创办的洛阳辛龙农旅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辛龙农旅),业务涵盖农业合作社、农旅开发、电商物流等领域,为区域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作贡献。

返乡创业

近年来,洛阳市涧西区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工作,鼓励新时代青年人才施展才华,支持社会经济发展。涧西区把创新落到产业上,围绕引才入涧、引智兴洛,坚持以产聚才、以才兴产的工作理念,聚焦本地重点产业集群和公共服务领域用人需求,出台一系列“揽才实招”,让“第一资源”成为“第一动力”,用心用情服务青年人才,全力打造青年友好型城区,越来越多的青年选择涧西、留在涧西。

家乡的政策激发了魏驿权返乡创业的热情。魏驿权着重了解乡村振兴、农村产业发展等政策和相关情况,积极向专家、学者、行业知名人士请教。同时,他到周边乡村实地学习成功经验,结合家乡发展现状,逐步理清发展农村产业的方向和思路。

返乡创业的热潮正在洛阳汇聚成一股发展乡村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强劲力量。

聚力乡村

在综合分析了国家保障粮食安全和鼓励发展特色产业的政策后,辛龙农旅决定围绕乡村特色,在土地上做文章。

在辛龙农旅谋划项目过程中,涧西区辛店街道延秋社区“两委”给予了大力支持。通过充分沟通协商,延秋社区将流转的1000亩土地租赁给辛龙农旅实施农业产业项目。目前,项目区内300余亩高标准农田小麦长势良好,500余亩中药材已完成种植。

“该项目已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将以高效农业、科技农业模式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改良升级。”魏驿权说。

文化先行

洛阳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3个王朝建都于此,洛阳以建都最早、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而在中国历史发展和城市建设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文旅融合,文化先行。为了用好洛阳历史文化金字招牌,辛龙农旅工作团队在魏驿权带领下,探访合碧宫遗址,走进千年古刹龙潭寺,挖掘西苑皇家园林历史故事……他们深入发掘整合龙池沟村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文化产业项目发展打好基础。

辛龙农旅建设的洛阳婉儿峡沉浸式豫园,充分利用龙池沟村的沟域经济自然地形地貌资源优势,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文化旅游景观,实施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打造辛店文化名片。

奋斗正当时。魏驿权表示,下一步,辛龙农旅将以文化产业项目建设为抓手,促进龙池沟村乡村振兴及文化产业发展,争创乡村文旅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