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区“一花一草”:卧龙区作为南阳月季的主要种植地和全国最大的月季苗木繁育基地,被中国花卉协会命名为“中国月季之乡”,卧龙区月季拥有10种色系,2000个品种,种植面积6.6万亩。同时,卧龙区也是优质艾草的药库和全国最大的艾草加工销售集散地。
□本报记者 孟向东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娟 本报通讯员 王松林
月季花似锦,悠悠艾草香。春日,漫步在南阳市卧龙区,月季花次第盛开,一片片花海多彩娇艳;经过春雨浸润后的艾草蓬勃生长,散发着沁人的香气。
近年来,卧龙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擦亮“一花一草”名片,使月季、艾草产业成为乡村振兴、强区富民的美丽产业、健康产业,走出了一条科学有效、农民受益的产业发展之路,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2021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阳市考察调研期间,来到位于卧龙区的南阳月季博览园,听取当地月季产业发展和带动群众增收情况介绍,乘车察看博览园风貌。走进南阳药益宝艾草制品有限公司,察看生产车间和产品展示,同企业经营者和员工亲切交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潜力巨大,要善于挖掘和利用本地优势资源,加强地方优质品种保护,推进产学研有机结合,统筹做好产业、科技、文化这篇大文章。艾草是宝贵的中药材,发展艾草制品既能就地取材,又能就近解决就业。我们一方面要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另一方面也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把就业岗位和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
习近平总书记这次考察调研,为卧龙区“一花一草”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全区上下牢记嘱托、立足资源禀赋,探索出一条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生产发展的新路子。
花开卧龙美人间
暮春时节,南阳宛如一片花的海洋。姹紫嫣红的月季开满大街小巷,移步换景,争奇斗艳。来到位于卧龙区潦河镇的南阳汉月潦河月季种植展示基地,花香扑鼻,令人心醉。
这片总面积90亩的月季花田里,育有果汁阳台、真宙、蓝色风暴、红双喜等500多个品种的月季,总株数超过45万株。基地负责人刘长鑫告诉记者,从4月中旬开始,月季逐渐进入开花和销售的旺季。近几天,汉月月季种植基地在各大电商平台的订单量都在300单左右,最高时能达到700单,随着2023首届世界月季博览会的举行,订单量会越来越多。
特色产业建在家门口,在自己致富的同时,刘长鑫也带领附近的村民共同富裕。“月季基地规模化种植以后,需要的劳动力也多了。目前,除了30多个长期工人外,旺季的时候,还能给100多名村民提供就业机会。”刘长鑫说。
月季,素有“花中皇后”之美誉。卧龙区作为南阳月季的主要种植地和全国最大的月季苗木繁育基地,被中国花卉协会命名为“中国月季之乡”。美丽富饶的卧龙区,因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地带,四季分明,光照条件好,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拥有得天独厚的月季栽培优势。加之地处中心城区,立体交通运输网络为其提供便利。
历经四十年发展,月季产业已成为卧龙区带富能力最强的富民产业、生态产业,形成了涵盖种植、观光、销售、产品深加工全产业链的“特色美丽经济”,是该区的特色名片之一。卧龙区月季拥有10种色系,2000个品种,种植面积6.6万亩,带动就业9.3万人。产品远销德国、荷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苗木供应量占全国70%,出口量占全国80%。卧龙区蹚出了一条以月季产业为特色,带动群众摆脱贫困、就近就业、致富奔小康的“美丽新路子”。
月季产业美丽富民。两年来,卧龙区从产学研相结合、农文旅相融合入手,精心引导月季企业实施水肥一体化全基质种植模式,开展月季种植实用技术、电子商务及直播技能培训,实施月季产业提质增效行动;加强月季产业科学研究,实施校地合作和科研联盟合作,联合当地院校成立月季产业学院,吸引知名月季人才融入月季研发工作;加大科研创新,着力发展月季种业,扩繁优质种质资源10万余份,为收集、保存月季种质资源奠定坚实基础;加大月季文创产品研发推介力度,先后研发出月季烙画、月季陶瓷、月季服饰、月季绘画等一系列产品;对月季博览园进行景观提升规划,园区面貌焕然一新;对素有“月季大道”之称的科圣大道沿线产业片区进行提档升级;积极开展“百万月季进万家”活动,切实让优质月季融入“寻常百姓家”。
月季,不止于被欣赏,当下正演绎着花开世界的“卧龙奇迹”。作为南阳月季开创地,卧龙区充分依托资源和技术优势大力发展月季产业,历经30多年磨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月季苗木繁育基地,培育的树状月季更为世界首创。当前,卧龙区聚焦月季一产、二产提质提效,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实施提质增效行动、三产倍培计划,进一步打响“南阳月季”品牌,使“美丽产业”催生“美丽经济”,培育壮大月季销售企业20家,培育贮备新品种5个以上,年产值达到22亿元以上,让月季产业成为乡村振兴、强区富民的美丽产业,让南阳月季走向世界。
艾草幽香产业旺
近日,走进药益宝艾草制品有限公司的产品展销大厅,记者看到,从传统的艾条、艾柱到按摩精油、洗护产品和艾绒家纺、艾灸家具等,艾草产品琳琅满目。一批主播团队正通过淘宝、抖音等平台推介艾草产品,订单量不断上涨。
药益宝所在的卧龙区七里园乡达士营村,有规上艾草制品企业7家、电商162户,带动了周边群众3000多人从事与艾草相关的行业,实现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和致富增收。
全国艾草加工起于卧龙、兴于卧龙。卧龙艾草因叶大绒厚,挥发油、黄酮等有效成分含量及出绒率高名扬全国,使卧龙区成了优质艾草的药库和全国最大的艾草加工销售集散地。1998年,中国第一个艾草加工企业在七里园乡白塔村诞生。
艾草飘香已千年,产业兴盛在今朝。近年来,卧龙区委、区政府牢记嘱托,立足全国艾草加工源发地的资源禀赋优势,把艾草加工作为全区六大高质量发展的产业链之一,努力建成世界一流的艾草加工引领区、全国最大的艾产品商贸流通中心、全国领先的艾产品研发创新中心、全国知名的艾灸服务和人才输出高地、全国重要的艾草文旅康养示范区,全面打造“世界艾乡”。在艾草全产业链发展上取得了新突破,形成了集艾草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研发、养生保健服务、培训等全产业链系统性蓬勃发展的格局。
在全面打造“世界艾乡”的道路上,卧龙区步履铿锵。艾草产业链规模不断壮大,产业集聚和品牌效应持续增强。截至目前,全区注册登记涉艾经营主体2736家,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企业16家,超亿元3家,艾草产业年总产值突破80亿元,带动就业3万多人。其中的药益宝创意园,占地11亩,主建筑共五层,已于2022年11月建成,2023年3月19日,艾灸、电商、直播团队30余人入驻,创意园正式投入使用。据预测,2023年,药益宝线上销售额将增加至5000万元,产值将突破2亿元,真正发挥龙头示范带动作用。同时,卧龙区艾草产业链又一标志性工程——卧龙艾草现代化产业园,一期占地341亩的南区28幢厂房已全面建成,签约企业正在入驻。卧龙区的艾草产业将在“一园区一龙头”的带动下全面发力,形成蓬勃发展之势。
产业创新能力不断加强,品牌宣传推介成效显著。卧龙区与河南省农科院、南阳师院、南阳医专等院校合作,推动成立南阳艾草研究院,已组建南阳市艾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艾草标准化研究重点实验室2个,制定发布艾制品团体标准9个,地方标准3个,取得各类专利共178个,制定企业标准1187个。全区共研发生产6大系列、200多个品种的艾制品,注册商标396个。卧龙区还积极搭建各类宣传推广平台,成功举办了张仲景医药文化节、仲景论坛、全国艾草产业大会和“首届南阳十大艾草名企”“十大诚信艾草生产企业”等评优展销主题宣传推介活动,有效提高了卧龙区艾草产业和“南阳艾”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推广艾灸服务,打造健康卧龙。南阳作为医圣故里,艾灸文化源远流长,知艾、信艾、用艾氛围浓厚。特别是新冠疫情以来,艾灸的防疫治疗作用家喻户晓,为卧龙艾草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卧龙区坚持顶层规划、制定标准、规范发展、推向全国的发展理念,目前,已打造艾灸馆示范点60家,高标准公立医院炙疗馆(灸疗中心)16家,乡镇街道、村(社区)示范艾灸馆95家,中医药艾草文化展览展示中心1家,艾制品大型超市(展厅)6个。2022年,药益宝智慧康养中心被南阳市文广旅局评为“南阳康养旅游基地”,药益宝艾灸礼盒被命名为“南阳康养礼物”。
花繁草盛产业兴。全区上下砥砺奋发,“一花一草”两大产业迈出了高质高效倍增发展新步伐。“我区编制了月季、艾草产业五年发展规划和2035年远景规划,加快建设省级卧龙艾草现代化产业园。同时,我们建设了月季交易中心、中原艾谷艾灸体验街区等重点项目,实施月季博览园、药益宝提档升级工程,打造集月季和艾草种植、精深加工、康养服务、休闲观光等于一体的全国一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两大产业将走上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为乡村振兴、富民增收提供强大助力。”卧龙区委书记吕志刚信心满怀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