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学院: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学深悟透赋能发展

《河南日报》(2023年08月28日   第05版)

□文娟 苏辉

高校担负着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人才高地、思想高地和文化高地。

自今年4月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全面启动以来,新乡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把主题教育当作全校党员干部大学习、大提升、大提高的“法宝”,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第一时间召开动员会并制定主题教育实施方案,完善组织构架,扛起主体责任,坚持开展主题教育与推进省委巡视和校内巡察整改紧密结合,全校党员干部在“学思想”中铸忠诚、在“强党性”中显担当、在“重实践”中补短板、在“建新功”中促发展。

提高站位,以学铸魂统筹推进

学校党委坚持把主题教育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在以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深入开展主题教育的同时,分层分类实施,实现学校党委、32个二级党组织、151个师生党支部,4063名党员的全覆盖。学校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跟踪问效,党委主要部门牵头实施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等重点工作,五大措施贯通起来,有机融合、一体推进。

聚焦培根铸魂,理论学习求“深”。学校组织党员干部认认真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充分认识主题教育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把学习研讨同凝心铸魂、锤炼品格、履职尽责、作风建设深入结合起来,形成领导示范领学、个人自学、支部共学、集体研学、专家导学的“五学联动”良好局面,教育引领全校党员干部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奋发进取的智慧和力量,做到躬身实践、笃学力行、知行合一。

今年7月初,聚焦“重实践、建新功”,新乡学院党委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第二期专题读书班开班,引导督促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截至目前,学校已举行“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和“浦江经验”等多次主题教育集中学习,并将主题教育、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与今年学校工作的总体思路结合起来,推动工作创新,挖掘和打造工作亮点。

学校党委还注重在组织引领、营造氛围、宣讲培训和研究阐释中下功夫,构建“学校党委—基层党委—学生骨干”三级宣讲体系,发挥校刊校报教育引导、弘扬正气的导向功能,抓好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营造学习宣传的浓厚氛围,使党的二十大精神成为干部师生的思想罗盘和行动指南,推动学习贯彻走深走实。同时,将集中学习教育、分散自学领会、调查研究、研讨探讨有机结合,狠抓落实,确保实效。

问题导向,补齐短板破解难题

学校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锚定“凝心铸魂筑牢根本、锤炼品格强化忠诚、实干担当促进发展、践行宗旨为民造福、廉洁奉公树立新风”的目标,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着眼师生发展中心和学校发展大局,聚焦制约学校发展的痛点难点、师生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贯穿始终、一体推进,让师生切实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实实在在变化。

学生宿舍空调安装难题作为专项整治问题之一,学校积极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担当作为,以提高师生生活品质和办好师生满意教育的实际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今年暑假前,学生宿舍空调试运行全部完成,极大提高了学生的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

以主题教育为契机,新乡学院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不断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聚焦破解难题,学校注重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研究确定了学校高质量党建途径和方法、学部制改革、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改善办学条件、高层次人才引育等10个选题,206名处级干部立足岗位职责和工作需要,研究确定216项调研选题,综合运用座谈访谈、实地查看、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式,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措施提实,使调查研究与学校中心工作和决策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将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推动实际工作的实招、硬招。

如以学校党委书记孙功奇牵头,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思政课建设课题组以《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成效》为题,围绕马院和思政课建设成效、存在问题、主要原因以及解决思路等方面开展调研。在对回收的1979份“新乡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有效调查问卷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要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促进教师队伍质量提升等能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办法措施。由校长尹新明主抓推动、带领多个部门负责人组成新乡学院学部制改革工作专班,对河南农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许昌学院、洛阳理工学院等16所省内外高校的学部制实施情况进行了调研,定期组织专题研讨,协调解决学部制改革重大改革事项,《新乡学院学部制改革实施方案》已报请学校校长办公会和党委会审议通过。强化政治监督课题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餐厅、浴池、服务区、实验室等重点场所,开展拉网式安全隐患大排查等。

健全机制,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

作为一所省属市管普通本科院校,新乡学院自2007年合并升本以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也面临着资金短缺、场馆设施不足等发展中的问题。学校着眼于师生期盼,抓住制约学校发展的主要矛盾——办学空间严重不足,成立工作专班,系统施策,推动新乡学院产教融合实训中心项目顺利启动。同时,完成平原路校区、文化路东校区与东明商厦地块土地置换,启动A08教学楼和第三餐厅建设,推进西服务区改造工程项目,解决实际问题,回应师生关切。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学校发展质效是检验学习成效的标尺。结合主题教育,我们紧扣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主题,统筹推进五项重点改革任务、六项重点工作落实落地,加快推进“一体三中心”、“三全育人”、教育教学体制机制、学生管理体制等综合改革,实现学校重点工作与主题教育良性互动、协同推进,实现学生成才、教师成长和学校发展的和谐统一,汇聚起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智慧与力量。

学校立足自身办学优势,抢抓“四新”发展机遇,围绕“人工智能”“互联网+”,主动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民生急需相关专业,不断推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培育新增新兴交叉学科专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专业,形成具有新乡学院特色的应用型专业体系。今年4月,学校申报的智能建造专业成功通过教育部本科专业备案,并在今年秋天招生目录中新增“智能建造专业”。同时,启动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开展多主体合作办学,主动对接地方经济产业发展,进一步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凝练学科专业特色,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提高学科专业质量。今年上半年,新乡学院两个河南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新太行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和新乡学院附属中学分别揭牌。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开局之年以主题教育开篇,节点特殊,意义深远。同时,今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是新乡学院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至关重要的一年。学校党委将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真抓实干,着力健全完善一批管长远、固根本的长效机制,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推进成果转化见行见效,巩固拓展深化主题教育成果成效,以“奋勇争先、更加出彩”的昂扬姿态,扎实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