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3R”机制提升乡村振兴人才的待遇

《河南日报》(2022年11月24日   第07版)

□何晓坚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扎实推动乡村人才振兴。人才是第一资源,善培、善用、善留人才至关重要,解决好待遇问题是“三善”之关键。待遇主要包括物质待遇和精神待遇,二者相协调合力发挥作用。精神待遇主要指审美、友爱、尊重、道德、价值、理想等方面追求的满足状况。随着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提升精神待遇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能够深层次提升乡村振兴事业的黏性,人才培养更具导向性,人才善舞更具主动性,留住人才更自然而然。建构包括融汇、融合、荣誉“3R”有效机制,能够有效提升乡村振兴人才的待遇。

建构融汇体系,满足人才价值、理想方面的精神追求。一是要持续加强乡村振兴重大意义及其积极进展的宣传工作,充分激发人才的使命感。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意义十分重大。通过在人才教育培养机构加强学习宣传,在各级各类媒体、在乡村振兴事业发展各相关领域加强宣传报道,营造“乡村振兴需要你”“服务乡村振兴光荣”的社会共识,形成汇集人才的强大引力。二是要加强乡村振兴红火事业的宣传报道,将乡村振兴事业中取得的积极进展和发展诉求公开公布,以一处处产业发展、一项项创新变革、一条条发展诉求形成对人才强有力的吸引,由政府主导制作专题宣传片,结合乡村振兴实际,增强有针对性的宣传,将乡村振兴种子广泛播撒,将乡村振兴需求大力推送,推动人才在价值衡量、理想确立时心向往之。价值、理想在精神待遇各环节中,因由内而外生发,且最为深入持久,一旦人们认为投身乡村振兴应当、值得,并视为实现人生理想的路径选择,那么投身乡村振兴事业所获得的精神满足是巨大的。而在全社会形成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共识又能够推动人才获得家庭、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巨大认同,又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其价值标准和理想信念。三是要注重党建引领。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抓党建融汇人才。通过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有力提升延揽人才工作效能,有效提升人才理想信念教育,有力加强乡村人才资源库建设,还可以为人才在更广范围内发挥作用、更好服务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以乡村振兴重大意义激发人才使命感,以乡村振兴红火事业提升人才吸引力,切中人才价值、理想方面的精神追求,能够更好地融汇人才。

建构融合体系,满足人才审美、友爱方面的精神追求。一是要着力加强对美好乡村生活的建设和宣传,充分展现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取得的积极进展,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有温度地展示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和农民精神风貌,以乡村文明新气象建构展示人才工作生活之“美”。二是要注重人才的深度融入。他塑造他的世界(他的直接环境)并以此塑造自身。日常生活在“塑造”中占据极为重要基础性地位。为促进人才深入融入乡村振兴事业,首先要融入乡村日常生活。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为人才融入提供了沃土,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特别是对他乡来者,需要干部群众提供更多的关心友爱、包容理解、支持帮助,解决人才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甚至是一些细小烦琐的事务,真正实现他乡是故乡,精神上产生寄托,这也是待遇留人的题中应有之义。

建构荣誉体系,满足人才尊重、道德方面的精神追求。一是应建立相应的荣誉体系。激励机制是工作的一部分,乡村振兴工作所到之处,荣誉体系随之,以为激励和提调。包括建立综合性荣誉如“优秀乡村振兴工作者”,建立分类荣誉如“乡村产业振兴人才”“乡村组织振兴人才”等。在建立荣誉体系时应注重结合“新乡贤”“新农人”等饱含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提法,还可结合地域特点如“大别山”“桐柏山”等。二是要注重荣誉体系对道德的指向。注重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践行,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注重个人修养方面的表达,使荣誉体系中的道德内涵指向国家、集体、个人。三是要注重对先进个人、事迹的表彰和宣传,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媒介加大宣传力度,不仅是对人才精神待遇的有效提升,是对乡村振兴事业的点滴记录,同时也是重要的人才工作导向,能够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通过构建荣誉体系,满足了人才尊重、道德方面的精神追求,可以有效推动人才对乡村振兴事业的深度认同和精神寄托,提升人才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乡村振兴事业宏伟,需要人才引领驱动。提升人才精神待遇是做好人才工作的关键环节,也是一个有机体系。人的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作为精神待遇的基础,不可或缺。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包括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需求在内的社交需求,包括个人和他人的认可在内的尊重需求构成了精神待遇的关键,这既是对基本需求的巩固加强,又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事业融入伟业,应当也能够成为最优精神待遇,但需要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逐步积累建立,通过构建融汇、融合、荣誉“3R”机制,有效提升乡村振兴人才待遇,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活人才,更能为培养人才、提升人才发挥导向作用,为乡村振兴事业带来更大推力。

(本文系“美好生活看信阳”——《信阳乡村振兴理论与实践研究》子课题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信阳师范学院大别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