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韩春光 本报通讯员 古国凡 付珊珊
初冬时节,疫情下的襄城县十里铺镇王老虎村蔬菜代收站一片忙碌,许多菜农用电动三轮车满载各种蔬菜不断来到代收站。该站负责人李红彬忙得满头大汗,帮助菜农卸车后再将菜农送来的蔬菜装上大货车,将蔬菜运销到本省漯河、许昌、郑州及湖北的武汉等大中城市。
“这是俺卖的最后一车莴笋了,多亏李红彬的帮助,让大家防疫、生产、销售都不耽误!”菜农李涛感激地说。他今年种了10多亩莴笋,喜获丰收。尽管正值销售季节,但由于多地出现疫情,交通运输受阻,满地莴笋面临滞销。
“这可咋办?”李涛蹲在菜地正犯愁时,村蔬菜代收站负责人李红彬来到他家地头:“我已经联系了湖北省襄阳市的郭老板,咱们的莴笋有多少,人家要多少!”李涛立即愁眉舒展:“太谢谢了,要不,莴笋就烂地里了!”
“可真是多亏了代收站帮助销售蔬菜。”菜农王俊峰也感激地说。他种的8亩包菜,也都由代收站及时代收,运销出去了。
据介绍,王老虎村种菜历史悠久。为了解除菜农的后顾之忧,10年前从外地返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李红彬,和村民王献锋一起,于去年初春成立了这个专门为菜农服务的蔬菜代收站,负责引领村民种植蔬菜,代收代售。
今年,全村种植蔬菜500余亩,由于科学种植,精心管理,各种蔬菜长势喜人。但近段因为疫情,大量蔬菜出现了滞销。李红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在积极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他每天都在忙着利用手机微信、网络电商为菜农联系销路,眼下已为菜农销售蔬菜300多吨。
11月17日一早,该镇侯东村货车司机杨现涛,又收到了镇蔬菜协会发出的蔬菜运输需求信息,于是他一边电话联系王老虎村蔬菜代收站,一边备好48小时核酸证明、健康码、行程码,匆匆驱车来到王老虎村蔬菜代收站。
将蔬菜装好车外运时,杨现涛又带上镇蔬菜协会开具的货运车辆闭环管理承诺书、疫情防控工作出入证,从襄城县凭证上了高速,不到两个小时就到了郑州。驻郑的襄城县蔬菜协会会长赵光明,立即接收他送来的蔬菜。随后,赵光明将这车蔬菜及时配送到了郑州市区。
十里铺镇镇长郎晓豪介绍说,今年全镇种植花菜、包菜、莴笋、萝卜等蔬菜1.4万余亩。镇党委、镇政府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主动联系本地蔬菜种植大户、大货车司机、经销商、批发商召开专题会议,专门对全镇蔬菜采收、销售、运输等进行安排部署,全力解决蔬菜滞销问题,努力保障蔬菜有序采收、有序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