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谢建晓 杨之甜
3000年前的商代曾有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小王子”?这位“王子”究竟是谁?1月14日,记者来到安阳殷墟博物馆三楼的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特展,策展人、安阳市文物局文化遗产与文物保护及考古研究专员于成龙博士告诉记者,“子何人哉”——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特展的内容就是揭秘“子”这位“商代小王子”。
于成龙介绍,1991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殷墟花园庄东地一编号花东H3长方形窖藏进行考古发掘,出土龟甲与兽骨1583片,其中689片甲骨上面刻写着2250余条商王武丁时期的占卜记录。
“‘子’是问卜者的尊称,通过进一步研究卜辞和对有关文物的深入解读,很多学者认为,‘子’是商王朝王子,且是商王武丁与妇好之子,即古代典籍中的‘孝己’,也是商代甲骨文中的‘小王’。”于成龙说,占卜记录显示,“子”决疑事项包括祭祀、军事、田猎、天气及入学、乐舞、射箭、御马、疾病等众多领域,可谓一部“王子日记”。
“子”的身份如何推断而来?于成龙解释,一是从祭祀层面。他亲自主持祭祀,关注农业生产,有一次祭祀用了105头牛,代表了其雄厚的经济实力。从他祭祀对象的血缘来看,也圈定了他是商王的血亲。二是“子”和“武丁”的关系非同寻常,“比如‘子’上舞蹈课,武丁会来观看。”三是“子”位高权重,组织田猎,率重要诸侯及武官出征,其他商王朝诸子、诸侯及内服外服职官对他唯命是从。
展览中有一面淡紫色墙壁,上面贴着一些金色的甲骨文字,于成龙介绍:“这就是小王子的‘课程表’,其中,‘驾车’就是一门课。‘子’至少学习了六种舞蹈。”
记者注意到,这批甲骨中还有一张3000年前的“请假条”。卜辞记录“子”入学后有一日生病,但又不敢无故旷课,于是他就占卜,疾病是否严重?是否能去上学?
“商代的甲骨文就是当时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这部‘王子日记’丰富了有关商王朝的社会内部结构、家族结构以及宗法制史料,为下一步深入研究商朝社会历史文化风貌奠定了坚实基础。”于成龙表示,等殷墟博物馆正式对外开馆后,欢迎广大考古爱好者和游客来此品读这本甲骨文里的“王子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