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共享让乡村生活更美好(乡村行·看振兴 示范样板巡礼)

《河南日报》 (2024年01月16日 第 05 版)

    □本报记者 赵振杰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永乐

    新乡县七里营镇杨堤村,树木掩映着白墙黛瓦,古朴而富有诗情画意。一户农家大院里,几名“新居民”正有说有笑。“前年来这玩儿,看到环境这么好,就花了5万元租了一栋农房,装修后自住。”郑州市民李先生对记者说。

    “归园田居”是不少城里人的梦想。但相比城市,有些乡村的基础设施、卫生状况等不太理想。杨堤村是如何解决的呢?

    “几年前,杨堤村也面临人居环境需要整治的问题,天上‘蜘蛛网’、地上‘污水流’、群众‘心里愁’。”1月11日,杨堤村党支部书记杨纪春说,“乡亲们都盼着家乡美起来。”

    村党支部书记杨纪春找了几家施工企业,一算账:村里所有街道的路网、污水管网,再加上弱电线路改造,工程报价几百万元。

    钱从哪里来?新乡县的破解之策是,以投、融、建、运、管一体化的模式,全链条推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向上争取一点、资金整合一点、财政奖补一点、企业让利一点、集体出资一点、群众自筹一点、社会募捐一点,采取“七个一点”投资模式,杨堤村解决了资金难题。

    为留住乡愁记忆,杨堤村腾退了一户多宅、空闲及废弃宅基28宗,邀请全国知名乡村建设专家担任乡村建设规划顾问,对村庄统一设计、改造。

    设计过程,群众全程参与,一起制订了“群众看得懂、能落地的”村庄规划,做到“不砍一棵树,不扒一间房,不填一口塘”,使整个村庄保持最初的自然形态,使乡村设计符合群众意愿、传统习俗、地方风貌。

    改造中,大家反复讨论,一致决定,不走“花钱请公司,村民当看客”的老路,而是就地取材:石头做屋基,旧砖砌新墙,破砖铺路面,红瓦做围墙,磨盘做装饰。杨堤村的改造实现了“乡土树种不用砍,春夏秋冬成景观,瓶瓶罐罐都是宝,自己动手省不少”。

    一年后再瞧杨堤村:路宽了,房子新了,杂草丛生的空地变成了有景致的花园、菜园、果园、游园,一个豫北特色民居村焕发新生。杨堤村人居环境的改变令人刮目相看,也吸引城市居民到这里租住农房。

    “村里的生活节奏较舒缓,我喜欢在田野间散步,看到蔬菜、庄稼长得茂盛,心情舒畅。过节时和朋友们在院子里吃烧烤,体验与城市生活不一样的乐趣。”李先生说。

    曾经,“进城”是时尚;如今,“返乡”成潮流。退休教师杨兴刚是杨堤村人,20多年前为改善居住条件,他早早在城区买了房。去年看到村里的变化,他翻盖了老房子,搬回老家住。村子越变越美,越来越多的外出村民“回归”,他们表示,也要为家乡建设出把力。

    面子光鲜,里子也要充实。杨堤村盘活13.6亩土地,建设了和睦亭、共享菜园、村史馆、文化会客厅、日间照料中心等设施,实现了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同时,发展了“堤上人家”、豆腐坊等特色产业,村集体每年增收15.2万元。

    从城里来的“新居民”也在积极参与杨堤村的乡村建设。他们不仅打造了别具一格的艺术小院,还带动乡亲们一起开展各种文化活动,让生活更丰富多彩。

河南日报要闻 05共建共享让乡村生活更美好(乡村行·看振兴 示范样板巡礼) 2024-01-16 2 2024年01月1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