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文化与河南戏曲(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

《河南日报》 (2024年01月22日 第 08 版)

  □张大新

  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也是包括河南戏曲在内的中华戏剧的摇篮。中华戏剧在中原大地上萌芽、滋生、形成和发展,既受到源远流长的中原文化的滋养,也生动演绎了中原文化尤其是民俗民间文化朴实厚重的内涵。

  一 河南戏曲的源起、变革和发展

  中华戏剧的蝉蜕

  上古时期文化艺术同根同源,歌、乐、舞三位一体,而其综合体的戏剧则起源于由巫主导的祀神祭天宗教活动中的仪式性歌舞表演。这一点,已为世界各民族戏剧起源的大量物证所证实。据《尚书》《史记》等记载,五帝时期祭祀仪式上即有大型舞乐《云门》《咸池》和《九韶》。舞阳贾湖出土的8000年前的七孔骨笛,被考古工作者认定为“乐舞假面”的禹州青铜面具,出土于信阳各地的楚国编钟、编磬和18弦锦瑟等演奏乐器,洛阳战国古墓中发掘出的长袖细腰的舞女玉雕,均可证实从远古到春秋战国,中原地区的音乐歌舞遍及城乡,器乐水准和表演技巧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准,且早在“百兽率舞”的拟兽歌舞表演中隐然存有“戏”的成分。

  自夏启废除禅让而自立,到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礼乐文化逐步取代了巫史文化,音乐歌舞在“厚人伦,美教化”的宗法伦理制度建立巩固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约束和规范作用。继角抵戏、傀儡戏活跃之后,六朝隋唐之间盛行不衰的歌舞戏《踏谣娘》和由汉魏优戏演化而来的“参军戏”,最具华夏戏剧演进蜕变的标志性意义。北宋王朝制定的经济振兴和文化开放政策,营造了雅俗文化交流融会的优越氛围,为处在蝉蜕期的中华戏剧赢得了空前绝后的历史机遇,实现了由歌舞优戏杂陈的原生态戏剧向合“言语、动作、歌唱”于一体的“真戏剧”质的飞跃,宋都开封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华戏剧之都”。明末清初,由金元北曲(弦索)衍生而来的汴梁腔,逐渐演化成以“梆锣卷”为标识的“土梆戏”,在开封周边地区演唱传播。

  戏曲的变革和豫剧现代化转型

  自清中叶以迄近现代二百多年间,土梆戏缓慢演化,一代又一代艺人和热衷于梆戏的有识之士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乾隆年间分别在朱仙镇和清河集创建戏班、授徒传艺的蒋扎子和许长庆(许老六),是河南梆戏发展传播的第一代功臣。与土梆戏进城相后先,越调、曲剧、二夹弦等声腔剧种也陆续打入省城。河南土梆戏由乡野进入城市,得益于辛亥革命把改革旧戏、创作新剧作为启发民智、变革图强的宣传载体。

  由于土梆戏一直在社会底层艰难生存,演出剧目多从京剧、昆曲等剧种移植改编而来,本省剧作家尚无独立创作的剧本搬上舞台。针对豫剧剧本落后的现状,豫剧改革家樊粹庭着手改编提升《大祭桩》等流行剧目,两年间连续创作《义烈风》等七部大戏,题材涉及婚姻剧、社会剧、历史剧、侠义剧多个领域。在长期的编导实践中,樊粹庭创造性地将话剧的写实手法和电影的剪辑手段融入戏曲,实现戏曲写意与话剧写实的有机融合,有效提升戏曲的表现力,引领豫剧弃旧图新,实现由古老梆剧向现代豫剧的嬗变跨越,确立了豫剧在河南地方声腔剧种中的首要位置。

  当代河南戏曲的创新和发展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河南戏曲人呼吸着思想解放的新鲜空气,审慎睿智地反思历史和现实,回归戏剧烛照人心、引导舆论、娱乐大众的艺术本体,编创演出了大量追踪时代、揭示人性、呼唤正义的社会剧和历史剧。

  戏改初始阶段,我省整理编排了一大批传统剧目,如豫剧《花木兰》《穆桂英挂帅》,曲剧《卷席筒》《寇准背靴》,越调《收姜维》《诸葛亮吊孝》等。与此同时,以河南豫剧院三团为轴心的戏剧新生代,移植改编了一批别开生面的现代题材新剧目,如《罗汉钱》《小二黑结婚》《白毛女》等;豫剧院一团、二团则重新编排了《洛阳桥》《三拂袖》《三回头》等舞台保留剧目。

  城乡戏剧编演的活跃昌盛,促成了以方言差异为标识的豫剧演唱流派的形成,由祥符调衍生出的豫西调、豫东调、沙河调、高调等分支风行各地,各呈风采,“五大名旦”及以其姓氏为称谓的“陈派”“常派”等应运而生,各派旗帜下新秀如林,百花争艳。冯纪汉、杨兰春等知识分子出身的文艺工作者亲身参与剧本创作和排演,成为新中国河南戏剧界第一批编剧、导演和戏剧评论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戏剧改革进程中,常香玉在唱腔凝练和舞台表演技艺上的探索,杨兰春对豫剧现代戏的开拓,均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堪称河南戏曲改革创新的两大功臣。

  1980年,“豫剧流派会演”在郑州举行,常香玉、陈素真等老艺术家登台表演,会后专题讨论如何收徒传艺、培养接班人问题,一批中年演员如豫剧演员张宝英、王清芬,曲剧演员海连池、马琪,越调演员何全志、陈静等,在全省观众中博得了声望。各地的业余剧团和戏曲学校纷纷恢复或新建,曲剧、越调、宛梆、怀梆、罗卷戏、怀调、汉剧、道情戏、柳子戏、四股弦、落腔等稀有剧种陆续恢复演出,县乡投资兴建的剧场纷纷落成,河南戏曲事业呈现出一派繁荣兴旺的局面。

  1978年及其后的数年间,河南省连续举办戏剧调演,设立专项基金,鼓励现代戏创作,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生活、新观念,激发了剧作家的创作灵感和责任意识,一批具有鲜明时代性和思维深刻性的剧目如雨后春笋一般闪亮登台,如豫剧现代戏《朝阳沟内传》《倒霉大叔的婚事》等,不仅带给观众强烈的视听冲击,也让沉寂已久的剧场再度喧腾活跃起来。

  进入新世纪以来,河南戏剧获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呈现出整体崛起的态势。现代豫剧《香魂女》获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十大精品剧目”奖,实现了河南戏剧国家级大奖零的突破,以此为始,豫剧《程婴救孤》《常香玉》《焦裕禄》《重渡沟》,越调《老子》,舞剧《风中少林》《水月洛神》,话剧《红旗渠》先后获得大奖,河南戏剧真正进入了崛起繁荣期。齐飞、姚金成等杰出剧作家,陈新理等第二、三代著名导演,李树建、汪荃珍等新生代表演艺术家,马紫晨、韩德英、方可杰等戏剧理论家、作曲家、指挥家,在不同领域都为河南戏剧的繁荣昌盛做出了贡献。

  二 河南戏曲的中原文化特征

  厚重性与复合性。河南戏曲依托的中原文化,是以农耕文明为基础、以儒家道德伦理体系为主导,兼收道、法、墨、农等“九流十家”的思想和主张,砥砺融会而成的宏大人文思想体系。从上古巫优的仪式性表演到体制完备的宋金元杂剧,滋生繁育在中原沃土上的华夏戏剧,接受的文化滋养,主要是儒道互补的主流文化、民俗民间文化、域外佛教及音乐文化。自汉代儒学独尊地位确立之后,“三纲五常”遂成为官方和民间共同恪守的道德准则和文化规范,其内涵在不断地扩充和深化。从宋金元杂剧、明清传奇到现当代河南戏曲,恪守传扬的始终是以“三教圆融”为皈依的宋型文化。维护大一统的家国政体,高扬爱国主义精神,颂扬光明、抨击邪恶、倡导和谐,始终是激昂亢奋的河南戏曲主旋律,豫剧、曲剧、越调、二夹弦、怀梆、宛梆等各种声腔剧种、各类戏曲题材,无一不是厚重复合型中原文化的艺术载体。

  豫剧虽然是地方性剧种,但其恪守宋金以来的官方“正音”——“中原音韵”,在河南及其邻近省份如河北、山东、安徽、江苏、湖北、山西、陕西等地畅行无碍,而且在“中州正音”辐射到的贵州、四川、甘肃、青海、新疆、西藏、黑龙江等边远地区,乃至南迁闽台的“客家”人侨居地,多以喜爱豫剧作为黄河儿女的身份认证。就声腔而言,早期的河南梆子与罗戏、卷戏同台演出,并吸纳河南坠子、鼓子曲等表演语汇,在各地传播,受方言影响,形成声腔流派,并衍生出怀梆、宛梆、高调等地方声腔。

  家国观念与民本意识。周公、孔子制礼作乐,以“礼乐文化”取代“巫史文化”,董仲舒以“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为依托,建构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纲常伦理体系,宋代理学家提出以“四维四德”(礼义廉耻、忠孝节义)为核心的人伦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河南戏曲蕴含着家国观念、民本意识、爱国精神和善恶分明的情感取向。穆桂英五十三岁挂帅出征“为的是大宋江山和黎民”,花木兰代父从军的强烈冲动是要以“为国杀敌”的“女英雄”为楷模,七品芝麻官唐成敢于升堂审讯诰命夫人,心中的信条就是“当官不与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豫剧《焦裕禄》的主人公发自肺腑地唱出“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千万条树根把大树撑”的亲民箴言。当代豫剧名家李树建深情演绎的“忠孝节义”四部大戏(《程婴救孤》《清风亭上》《苏武牧羊》《义薄云天》)更为家国观念和人格风范赋予了激昂慷慨的当代意涵和审美标的。

  守正斥邪与嫉恶扬善。中原儿女面朝黄土,背依黄河,坦荡磊落、善恶分明,是最具普世性的性格底蕴;持正讥邪、擿奸发伏、扬善惩恶、扶弱济困,是河南戏曲最接地气、最得民心的文化精神和主题指向。陈世美贵为驸马,抛妻弃子,蔑视律法,包拯一再讽劝,仍执迷不悟。包拯遂顶着冒犯王权大罪,厉声喝道:“慢说你是驸马到,龙子龙孙我不饶。头上打掉乌纱帽,身上再脱滚龙袍。紧紧法绳捆三道,我要是贪赃卖法我不姓包!”(《秦香莲》)贫民张元秀茹苦含辛抚育成人的养子张继保高中皇榜,却狠心将其抛弃。张元秀浑身打战地痛骂张继保“奴才全将良心昧”,满场观众无不义愤填膺(《清风亭上》)。

  粗犷豪放与朴实率真。黄河儿女坦荡豪爽、质朴率真的品格心性,像血液一样流淌浸润在河南戏曲的题材和情节中。豫剧新秀王惠扮演的百岁老人佘太君“见尔等一个个健壮英勇……众女将胜过那百万雄兵”一段唱,慷慨豪壮,虎虎生威(豫剧《五世请缨》);唐派大师唐喜成饰演的伍云召上场一声“西门外放罢了三声炮”,大气磅礴,声震山河,一代名将的英风豪气直投人心(豫剧《南阳关》);沙河调著名传人任宏恩一曲“春风吹得人心醉”甘甜欢快,把改革致富后农民喜悦奋发的心境展示得真像“扇子扇”一样的熨帖敞亮(豫剧《倒霉大叔的婚事》)。无论是诤臣节士、沙场良将,还是巾帼豪杰、闺阁秀女,总是那样心直口快,毫无遮拦,辣味十足,幽默风趣,泥土气息和烟火味儿深入骨髓,如影随形。

  民俗风尚与乡土气息。河南戏曲植根于民间,与父老乡亲声息相通、血肉相连,是世间百态、民情风俗的艺术载体。无论是豫剧、曲剧、越调,还是二夹弦、大平调、怀梆、宛梆,剧目题材均来源于正史稗官、民间传闻或乡土趣闻,淳朴敦厚的民情风俗无处不在,又侉又倔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

  为农民写戏,可视为河南剧作家强大的精神动力。《打金枝》《花打朝》《下陈州》《寇准背靴》《七品芝麻官》虽为历史剧,但素材多取自民间传说,历史题材的严肃和庄重被演绎得起伏跌宕、酣畅淋漓;婚姻家庭剧《洛阳桥》《抬花轿》《桃花庵》《三上轿》《拷红》要么泼辣直率,要么尽情宣泄,绝不幽咽低回;即使是神话剧《红珠女》《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也照样是土味十足、敢爱敢恨,真真切切。河南戏曲中的男角,大多刚直坦率、声情激壮,如包拯、杨延景、寇准等;女角则热情泼辣、心直口快,如叶含嫣、周凤莲、红娘、穆桂英、花木兰等;净角丑角则柔中有刚、诙谐幽默,如程咬金、唐成、苍娃、侯圈等,其举手投足、唱念做耍,无不令人开怀解颐。

  三 豫剧唱腔及流派艺术特色

  豫剧是河南戏曲的典型代表,其唱腔是中原人民朴实爽朗、豁达宽厚、爱憎分明、粗犷豪迈性格的集中显现。她音域宽广,高下抑扬,质朴爽快,既能演绎题材容量宏大的历史剧和时事剧,也适宜表演峰回路转、轻松欢快的生活喜剧,集中体现了河南戏曲的剧种风格。

  唱腔风格。豫剧唱腔显著的地域性风格特征表现为如下五点:第一,声韵铿锵,大气磅礴,顿宕有致,高亢激越。第二,行腔酣畅,吐字清晰,本色自然,发自肺腑。第三,节奏鲜明,起伏跳跃,愤则血脉偾张,悲则幽咽低回,喜则轻捷欢快。第四,朴实明快,伸缩自如,豪荡如瀑布奔泻,委婉似溪水淙淙,哀怨则若轻烟薄雾、如泣如诉。第五,泼辣直率,幽默诙谐,快言快语,掷地有声。

  祥符调。就唱腔流派而言,豫剧母调祥符调发源于开封,恪守中原音韵,字正腔圆,五音俱全、尖团音分明,是最正宗的豫剧唱腔。经过数百年的熔铸锻炼,逐步形成其高亢激越、古朴醇厚、委婉明丽的风格。祥符调的杰出代表陈素真,也是“陈派”的开创者。从祥符调衍生而来的“阎派”创始人阎立品,被京剧大师梅兰芳收为弟子,创造了唱腔优雅舒展、清丽委婉,表演深沉含蓄、细腻传神、端庄优雅的阎派艺术。

  豫西调。与祥符调颉颃而行的豫西调(又称西府调),其声调低沉厚重,真嗓浑厚圆润。声音低沉,吐字清晰,字字入耳,适合表达悲观、愤慨的情绪,其音乐以深沉、悲壮为主。演员在演唱中全用真声,大腔大口,且长于鼻音,这些特点决定了它适于表现悲剧的突出功能。豫西调的杰出代表,旦角有常香玉、崔兰田等,生行有贾保须、李树建等。尤其是常香玉,虽立身于豫西调,但不囿于此,善于吸收祥符调和京剧、昆曲和歌舞音乐,形成独特的“常派”艺术。豫西调后起之秀李树建音域宽广、音色纯正,对以情带腔、以腔传情行腔特点的把握,对苍凉悲壮演唱风格的发挥,都达到了精妙绝伦的地步。

  豫东调。祥符调东传至商丘周边地区后形成豫东调,风格与祥符调近似,但多了些激越奔放、高亢挺拔的特点。代表人物中,生行有唐玉成等,旦行有花桂荣等,净行有李斯忠、吴心平等。名列豫剧“五大名旦”的马金凤,熔各派唱腔于一炉,创立独树一帜的“马派”艺术和“帅旦”行当,有“洛阳牡丹”美誉。

  沙河调。祥符调向豫南多地流传,受弋阳腔、越调影响,并与坠子等曲艺和民间小调融合,形成“沙河调”,也称“南路调”,以漯河、许昌、周口为中心。其唱腔特点是:声调高亢、曲调婉转、悠扬名亮。沙河调生派的代表人物有顾喜轩等,旦派的代表人物有刘玉梅、安金凤等。长期活跃于许昌、漯河一带的豫剧大师桑振君先生,理应被视为沙河调的扛鼎式人物。桑振君幼年随母学唱河南坠子,后师从祥符调艺人赵清河习豫剧,主攻闺门旦,兼青衣、刀马旦,她以祥符调为基础,吸收豫东、豫西、沙河调和河南坠子等唱腔,打造了别具一格的“桑派”演唱艺术。

  四 推动河南戏曲发展的建议

  从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高度推动河南戏曲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冷静而客观地审视河南戏曲生存和运营状况,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创作出更多艺术佳作。

  推进文艺院团改革工作,结合我省高等教育“三个调整优化”,把文艺院校建设和文艺院团改革融合起来,创新运行机制、管理体制等,强化教学科研创作演出一体化发展,加大紧缺人才、优秀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充分激发文艺院团内生动力。

  鼓励支持将新剧目编演、戏曲人才培养、剧场建设和运营机制的优化等,列入各级政府尤其是文化职能部门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之中,制定相应的监管激励机制,定期考核验收,持续不断地优化戏曲的生产传播环境。

  支持戏曲名家收徒传艺,鼓励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演员拜师学艺,快速成才,成为新生代的舞台新秀。河南戏曲名家林立、行当完备,要加大力度支持传薪续火,推动解决我省戏曲剧种失调、行当失衡、年龄断层问题。

  建立健全阶梯式、复合型戏曲人才培养体系,从少儿抓起,以培养素质精良、理论扎实、专业过硬的高层次演员、作家编导为宗旨,各方协调、多元互动,对青年编剧和戏剧评论人员进行专业培训,聘请国内表演艺术家和著名戏剧评论家做专题讲座,结合有代表性的剧目展开座谈和研讨,尽快缓解编剧人才短缺、剧目创作滞后的现状,推进戏曲人才培养驶入新时代的快车道。

  探索地方政府、大型企业与戏曲院团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模式,鼓励剧作家深入基层、体验生活,调动灵感,探索发现贴近民生民心的历史和现实题材,扩大戏曲市场,提高演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系河南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省重点一级学科“戏剧与影视学”学术牵头人,信阳师范大学讲座教授)

河南日报理论·学术 08中原文化与河南戏曲(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 2024-01-22 2 2024年01月2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