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敏
“春打五九尾”是民间的一句俗语。2024年的立春,是阳历2月4日,五九最后一天。春节是阳历的2月10日。这就意味着甲辰年的立春已经留在了癸卯的年尾。2024年是个无春的年份。
“春打五九尾,吃油像喝水!”预示着甲辰之年将是一个农业丰收之年,生活富足,也将是国泰民安的一年,会有喜悦挂上眉梢的好年成。
谁不希望好年成呢?就像“春打六九头”,“六九当天立春,家家买黄牛”,立春往后只数了一天,就能买头大黄牛了。百姓的想象无论何时都与幸福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了。买黄牛的日子一定是喜上心头的日子,吃穿不愁的日子。该是人人欢笑的时刻,丰衣足食,生活甘甜如蜜!
农耕数千年文明史册里,每个章节都围绕着百姓的衣、食、往、行。漫长的历史中,每每前行,付出的是血泪代价。前人为后人披荆斩棘,让后人沿路而行。其实,祖先脚下本没有路,匍匐前进艰辛。一步一个脚窝,就有了路。百姓用心地把天时、地利、人气、地脉契合在生存里,与二十四节气遥相呼应。很多民间谚语来自老百姓长期劳动积累的经验。他们根据立春的日子,来判断当年年成的好与坏。如气象观测、气象预报般准确。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开年的头一个节气,在老百姓心中尤其重要。千百年来,老百姓渴望自己的日子越过越好,理想中的幸福就是天象的风调雨顺,事事如意。节气的变化和更迭中,滋生出许多想象的美好,滋生出许多不同版本、寓意的解析,但最终诠释的是欢喜和愉悦。东方民族喜欢盛世祥和的大团结,这也是农耕文化的精髓和灵魂!
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意味着风和日暖,鸟语花香,也意味着万物生长。“春打五九尾”,不但是农人口中的节气俗语,还有着我们深沉的思考。比如民间有“立春大如年”的说法,也就有了立春祭祖活动,也表达了人们对立春开年的重视。其深意是化煞消灾、祈福纳吉。
其实,我们还可以认为“春打五九尾”在立春到达的最后一天,让自己的人生慢下来休息一下,在休息中反思过往的一年都做过些什么,在新春到来之前,再对自己的开年做规划。都说,新年新气象,这气象将为到来的立春翻开新的一页,这一页在生命里一定是全新的。
也许这个过程还可以再慢一些。小时候,家里有位从南方来的翠姨。现在想起她,觉得生命历程在她的身上演绎得苍茫又深远。她做的是小事,小事决定了她能成起大事。她比我大10岁,长得很漂亮,她到我家是做保姆的,但她永远把自己收拾得清清爽爽的。每年的立春前,她总到花卉市场用很少的钱买一些带着土的花卉,她把旧花盆儿刷干净,用藤条编好外筐,再把盆儿放进筐里,挖些软土把花儿栽上。本来不起眼的花草,经她整理后,家里立刻有了春意盎然的气氛。母亲喜欢她的勤快,总拿我跟她比,也总批评我。翠姨对我说,打春前栽上的花草易成活,咱俩把屋子收拾好了,家里人过年心情总是好的!
那时我已12岁了。翠姨给我说的话我现在还记得很清楚呢!她说,立春是春天的开始,大地回暖,不仅植物好活,人的精神也在回暖中复苏,像咱们栽的绿植一样,能带来一年的生机勃勃,给我们希望与温暖,让我们在春风中活得比别人更滋润一些!
是的,立春是生命中的大节气,春是万物的,春也是人类的,迈进新一年的时光里,我们可以让生命稍稍慢下来思考,有所沉吟,其实是给自己加油添力的。生命中有不熄灭的火焰,像“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春天的温暖会把弱的生命变成强的生命,寒冷暗淡的冬带给生命的暮气,会被春的晴朗消掉的。“春打五九尾”,给万物,给人类在春到来之前张弛有度的引导,立春的步伐有力,万物有力。人的步伐有力,我们的日子才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