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谢建晓 杨之甜
“今天上午,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上,驻豫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副站长何毓灵分享了20多年前与团队一起发掘亚长牛尊青铜器的故事。时间虽然不长,但给了我们很多启发。”3月5日,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宁红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何毓灵代表走上“代表通道”,充分说明党和国家以及全国人民对殷墟甲骨文的高度重视,以甲骨文为代表的汉文字是当下中华儿女共同的血脉,也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维系。
宁红亮说,殷墟博物馆新馆于2月26日正式开馆,作为首个全景式展现商文明的国家重大专题博物馆,于龙腾盛世“鼎”立中华大地,把《史记·殷本纪》寥寥3000字记载的商王朝鲜活、系统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地处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是我国唯一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在深入挖掘汉文字承载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高水平推进文旅深度融合中责无旁贷。”宁红亮介绍。
宁红亮表示,将把目标聚焦到打造“殷墟甲骨文”中华文化新地标上来,通过“动起来、活起来、响起来、用起来、富起来、走起来”的发展路径,推动甲骨文活化转化、着力深化文旅文创融合,深化国际交流互鉴、着力讲好中国故事,助力打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旅品牌,成为打造中华文化新地标的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