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引领周口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河南日报》 (2024年03月28日 第 07 版)

  ①金丝猴食品有限公司软糖智能化包装设备。

  ②河南省长城门业厂区内整装待发的运输车辆。

  ③鹿邑县澄明食品有限公司自动化灌装车间。

  鹿邑县澄明食品有限公司智能化包装车间。

  西华枣花面业工作人员正在操控智能化设备。

  河南省新四方制药固体制剂智能车间。

  河南省四通锅炉有限公司研发的低氮冷凝贯流锅炉。

  河南省四通锅炉有限公司共享锅炉产业园。

  □萧放 路涛

  日前,笔者从周口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获悉,2023年度全省规模以上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服务完成情况出炉,“周口成绩单”表现亮眼:

  2023年,周口市共完成509家规模以上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服务,超额完成省定361家的诊断服务任务,完成率为141%、居全省第一位。

  来之不易的成绩,是周口大力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周口抢抓产业数字化机遇,坚持顶层发力、政策激励、示范带动,积极引导帮助企业数字化转型,激发传统产业发展活力,勾勒出一幅以“数”引领、以“智”取胜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项目为王

  智能化改造“成色足”

  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也是企业提质增效的关键之举。

  位于沈丘县的金丝猴食品有限公司是省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在该公司软糖生产车间,自动化生产取代了传统人工对食品切割、包装、码垛等操作,智能机器成了“主角”。

  “软糖车间的工人用量比着以前直接减半,生产效率提高70%,运营成本降低20%,年产值可达2亿元,可上缴利税4000万元,真的‘改’出了一片发展新天地。”金丝猴食品有限公司行政经理李莉莉说。

  据介绍,金丝猴食品有限公司已累计投资智能化改造资金2.4亿元,主要对2条软糖生产线及蛋糕和面包烘焙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改造后的设备自动化率达到90%,生产效率提升35%,增加年产值4亿元,年利税6000万元。

  此外,该公司还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将数字技术、智能技术广泛应用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关键环节,通过大力建设数字管理智能工厂,激发“智能+创新”的先进生产力。

  智能车间的打造是发展智能工业的重要基础。通过智能化改造,企业不仅能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还能在降低综合能耗方面带来显著成效。

  河南省新四方制药有限公司数字化工厂项目2023年被评为省级智能车间,该项目与华为周口运营中心合作,引入MES系统、数采平台并进行系统集成,实现了设备互联、系统互通、生产过程透明化、设备运行可视化、质量管控数字化、仓储管理便捷化。

  “项目建成后人工成本降低20%,生产效率提高30%,良品率提高至99%,节能率提高15%。”河南省新四方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新年介绍。

  过去一年,像这样的省级智能工厂(车间),周口新培育17个,超额完成8个省定目标,居全省第3位。全年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297个,年度计划投资172.62亿元,完成投资172.62亿元,投资完成率100%。呈现出齐头并进、多点开花的良好态势,为推动周口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示范引领 标杆化带动“特色显”

  “我们的锅炉行业远程运维工业互联网平台,不仅能实时监测锅炉的温度、压力等参数,还能对锅炉进行智能化控制,及时调整相关运行参数,提高锅炉的效率和安全性。”河南省四通锅炉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坤说。

  那么在“实战”中具体表现如何?“从实施效果来看,锅炉故障率降低30%,同时通过分析锅炉数据模型,优化锅炉使用策略,使锅炉综合运营效率提升4%—10%。”冯坤说,平台还为同类型企业及中小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现已接入企业110家。

  作为国家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企业,该公司还联合锅炉行业公司建设“全球锅炉行业共享制造产业园”,构建集人工智能、智能装备、精准服务于一体的“共享生态圈”,通过数字化应用场景运用,实现了生产全过程数字化转型。

  服务型制造是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的新型制造模式和产业形态。河南省长城门业有限公司为省级服务型制造标杆企业,在该公司敏捷制造MES系统车间可视化数据大屏上,可切身感受到“互联网+智能制造”模式的魅力。

  通过可视化数据大屏,可以实时察看生产线的生产进度,产品所处生产线的状态,可对生产现场的品质、物料等进行实时监控,发现问题能及时反馈,从而提高整个生产的效率。

  “我们把高资质专业设计服务人员和长城门业订单管理系统(Sky-Matrix)与敏捷制造MES系统、长城家居定制设计系统等配合联动,实现了基于互联网的全流程个性化、定制化服务。”该公司董事长郑江涛说。

  如今,这样的创新与变革,在周口市很多企业都能捕捉到:智能制造特色场景层出不穷、产业品质持续提升、制造模式不断涌现……

  在打造典型示范项目、标杆企业方面,2023年周口新增省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1家、省级服务型制造标杆企业1家,新增上云企业1522家。太康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入选省数字化转型示范区,为周口市首例。

  优化服务 支撑化保障“角色明”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任务中,如何加快推进企业“智改数转”,实现“智造之变”?

  对此,周口市出台了“一揽子”政策,从奖励资金、项目培育、技术支撑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引导帮助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激发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的动力。

  顶层发力,实施政策激励。制定出台《周口市支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奖励办法》等政策,设立制造业智能化改造专项资金,市级财政每年预算安排不低于2000万元,县级财政每年预算安排不低于1000万元,对智能车间、智能工厂等项目给予奖补支持。目前已统计2023年拟支持兑现智能化改造奖励1400万元。

  项目培育,扩大智能覆盖。加快关键岗位、生产线、车间、工厂、园区五个层面智能化改造,推进智能化改造扩面提速。分类分层建立项目培育库,对入库的300余个项目,组织专业团队,分区域、分行业开展智能化诊断辅导,结合企业自身智能化改造需求,对标行业标杆与先进典型,提出智能化改造建议和可行性解决方案。

  建用结合,提供支撑保障。全市已建设5G基站总数达到9588个,11个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实现5G精品网络全覆盖,5G重点场景应用在建项目超100个。重点依托华为打造周口工业互联网应用运营中心,建立全价值链、全产业链、全要素的行业平台。推动大企业基于数据驱动的转型升级,建立了中小企业获取资源并补齐信息化短板枢纽。

  “繁花”绽放后,更待“百花”开。周口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部署要求,持续做好示范引领、政策落实、项目建设、服务保障等工作,推动全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再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

  2023年周口市智能化改造工作十大亮点出炉,一起来看——

  亮点一:河南省四通锅炉有限公司被认定为2023年国家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企业。该企业将工业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应用于锅炉制造企业,建设锅炉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为用户提供锅炉远程运维、预测性维护等服务。

  亮点二:项城市纺织有限公司、河南阿尔本制衣有限公司通过2023年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优秀场景认定。项城市纺织有限公司的优秀场景为精准配送、智能协同作业。河南阿尔本制衣有限公司的优秀场景为车间智能排产、精准配送、质量精准追溯。

  亮点三:太康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被认定为2023年省级数字化转型示范区,为周口市首例,已入驻企业292家,其中制造业106家,四上企业79家,该区从智能化、绿色化、技术化、品牌化入手发展“四大改造”,持续推进主导产业转型升级。

  亮点四:新认定2023年河南省优秀智能应用场景7个,具体为:项城市纺织有限公司、河南省新四方制药有限公司、河南护理佳纸业有限公司、上海迪冉郸城制药有限公司、河南省长城门业有限公司、河南中玻玻璃有限公司、鹿邑县澄明食品有限公司。

  亮点五:新认定2023年河南省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2家:河南省长城门业有限公司、周口市双石纺织有限公司。

  亮点六:2023年度河南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企业通过6家。其中,金丝猴食品有限公司为“数字领航”企业,太康县银鑫棉业有限责任公司、上海迪冉郸城制药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标杆。

  亮点七:2023年周口市共完成509家规模以上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服务,超额完成省定361家的诊断服务任务,完成率为141%,完成率居全省第一位。

  亮点八:金丝猴食品有限公司获评2023年省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该企业近年来加快推动制造业升级改造,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借助“互联网+食品控溯源”一体化管理平台,基本实现从食品原料到产品研发、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数字化。

  亮点九:河南省长城门业有限公司获评2023年河南省服务型制造标杆企业。该企业深度推进数字化管理,打造了企业全价值链的数字化运营体系,在定制化方面实现了全流程定制化服务,填补了家具制造产业链中门类产品定制化服务的空白。

  亮点十:2023年新培育河南省新四方制药有限公司固体制剂智能车间、河南枣花面业有限公司小麦制粉智能车间、鹿邑县澄明食品有限公司澄明火锅底料智能车间等省级智能车间(工厂)17个,居全省第3位。

河南日报专版 07“数智”引领周口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24-03-28 2 2024年03月2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