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不宜“一刀切”(众议)

《河南日报》 (2024年03月29日 第 06 版)

  □陈奇

  近日,南通市发布《禁止制造、销售封建迷信殡葬用品的通告》,要求全市范围内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制造、销售冥币纸钱、纸扎实物等封建迷信殡葬用品。违反本通告规定的,由县级以上民政部门会同同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予以没收,可以并处制造、销售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据3月27日央广网)

  清明将至,这样的规定如同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了一颗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对于这一政策,舆论场上各人看法不一。

  在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的当下,不当的祭祀活动确实给社会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特别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规范、文明、绿色、节约的殡葬活动已成为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因此,推动殡葬改革,引导民众转变观念,无疑十分必要。然而,在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对传统民俗的尊重与保护。祭祀承载着人们对逝者的思念与尊重,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寄托。将其简单地归为封建迷信,并采取“一刀切”的治理方式,显然是不妥当的。这种做法不仅难以得到民众的理解与支持,还可能引发反感和抵触。

  事实上,民众对于移风易俗并非持反对态度,他们所反感的是过于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在推进殡葬改革的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方式方法,采取更加细致入微的措施。例如,可以通过开展移风易俗教育活动,提高民众对文明祭祀的认识和接受度;同时,也可以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政策,允许不同地区、不同人群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祭祀方式。

  从社会治理的角度来看,殡葬改革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政府应该加强政策引导,制定更加人性化、科学化的管理措施;个人则应该转变观念,以更加文明、环保的方式进行祭祀活动。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充分尊重民众的意愿和选择,不能为了管理方便而顾此失彼。

  移风易俗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关部门在充分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引导民众逐步转变观念。在这个过程中,不宜采取过于简单粗暴的方式方法,而应该注重策略性、灵活性和人性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移风易俗的目标,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同时,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河南日报评论 06移风易俗不宜“一刀切”(众议) 2024-03-29 2 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