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平 通讯员 杜珂 龚琦)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加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加快新兴产业发展,加速企业低碳绿色转型……3月26日,记者从许昌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获悉,该区坚持数智赋能、向“新”而行,全面激活经济发展新动能,高质量建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取得累累硕果。
数字显示:去年以来,许昌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2个、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同时,许昌“智慧岛”获批建设,中原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获批筹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中原电气实验室揭牌运营,为示范区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
该区科技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刘锋告诉记者,该区积极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实施创新型企业树标引领计划、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坚持“自主培育”和“吸引聚集”相结合、“全面支持”和“重点培育”相结合,加强政策引导“一企一策”精准服务,形成“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创新型企业集群,计划到2024年年底,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80家以上,全面塑造创新发展新优势。
平台赋能,点燃“创新之火”。该区积极借助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平台优势,充分借助中原电气实验室的技术人才优势,发挥许昌高新区、许昌智能电力装备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平台优势和许昌智慧岛的产业孵化带动作用,谋划建设大学科技园、检验检测产业园、人才实训基地,承接实验室转化成果,实现产业化发展。2024年,全区拟实施省级以上创新转型专项5个以上,推动省级以上创新载体平台达到50个。
优化结构,促进提质增效。该区与许昌电气行业协会深化合作,大力推动电力装备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开展先进保护控制技术和电气装备、未来能源、前沿电工材料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化。同时,积极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快中原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许昌边缘云计算中心、华为(许昌)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创新中心等平台建设,深度赋能先进制造业发展,努力在新赛道新领域实现抢滩占先、起跑领跑。
汇聚资源,开辟发展新局。该区加强与许昌职业技术学院等专业院校、许继集团等龙头企业的交流合作,抢抓政策机遇,积极谋划争取,共同推进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加快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同时,用足用活“许昌英才计划3.0”,全方位做好人才“引、育、留、用”工作,引导金融“活水”精准流向优秀科技企业,为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能级提供有力支撑。
该区管委会主任冉高垒表示,将持续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创新创造激活产业发展动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升综合创新实力,以“新”和“质”推动产业发展能级跃升,为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建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赋能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