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村”蝶变“文旅村”(连线基层)

《河南日报》 (2024年03月29日 第 10 版)

  □本报记者 韩春光 本报通讯员 叶新波

  仲春时节,山花烂漫,走进卢氏县朱阳关镇河南村壮子沟自然村半山腰的花园式民宿栖云山居,薄雾笼罩,鸡犬相闻,好一个现实版的“富春山居图”。

  2019年7月,栖云山居开建前,壮子沟还是一个落寞的“空心村”。年轻人基本上都随着扶贫,搬迁至沟外建房居住了,留守的都是故土难舍的老人。通往村里的道路是蜿蜒的山路,老旧房屋破败不堪,除了偶尔有村民回来为留守老人送些吃喝的东西外,几乎没有人光顾这里。

  为了让绿水青山真正变为金山银山,村党支部在农文旅的有机融合上下功夫,吸引外来投资者前来洽谈,商定村集体将居民的闲置房屋、土地、林坡等整合作为股份,由投资者出资修缮村里的道路、房舍、桥梁、水塘等,净收益按入股比例每年分红,居民挣租金和务工费,村集体挣管理费和资源费,投资者挣营业收益。

  栖云山居民宿合伙人王丹介绍,她是陕西斓凯实业有限公司的员工,她和另外两名同事在此负责筹建栖云山居民宿,2020年7月民宿建成营业,至当年底入住游客就达2000余人次。近4年来,她先后发布文旅原创视频400余条,播放量2000余万次,对外宣传栖云山居民宿。民宿的开办,为近百名当地群众带来就近就业的机会,人均年增收近4万元。

  朱阳关镇的柿饼、醪糟、粮食酒、蜂蜜、木耳、香菇等土特产,冬青木烙花筷子、尺子、线板等手工艺品也由此迎来商机。“自打栖云山居民宿开张,我们制作的烙花筷子销量大涨,足不出镇就销售一空,这一传统手工艺品又焕发了青春。”烙花筷子手工艺传承人王书子说。

  现在的壮子沟,通村水泥路宽阔平整,躲在青山绿水间的2000余平方米民宿建筑错落有致,不断有游客前来打卡,或体验山水田园生活,或举办团体聚会,或举办山水婚礼。据统计,2023年,入住该村民宿的游客突破10000人次。

  河南村党支部书记张月强介绍:“以前,壮子沟自然村有近200户400多口人。近年来由于人口不断流失,到开发时只剩下5户人家9名老人留守。自打栖云山居民宿建成后,这里成了许多游客吃住、休闲、娱乐的‘梦里老家’,寂静的小山村又沸腾了。”

  “美丽乡村”的召唤,让移居山外的村民刘政社多次返乡。“俺正在与投资方协商,想回村开民宿或者当打工仔。家乡的风景好,空气清新,如果在家乡有事干、有钱挣,生活起来肯定比许多城里人更惬意。”刘政社说,与他有同样想法的村民有20多人,都跃跃欲试,想返乡大干一番。

河南日报基层之声 10“空心村”蝶变“文旅村”(连线基层) 2024-03-29 2 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