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声道

《河南日报》 (2024年04月18日 第 05 版)

  近日,一段网络短视频引起广泛关注,在一节火车卧铺车厢里,一位阿姨对着在下铺挂帘子的年轻人进行拍摄,并称不让一位70岁的老人坐下,呼吁网友“评评理”。帘子背后年轻人低头坐着,面对指责没有理会和搭腔。(据4月17日《扬子晚报》)

  莫让帘子隔断温情和善意

  下铺能不能共享,对很多有绿皮车记忆的乘客来说,原本不是问题。以前坐火车旅途漫长,下铺一起坐是不成文的共识,遇到年纪大的换个上下铺也是家常便饭。大家一起坐在下铺,彼此打个招呼,天南海北地聊天。不得不承认,下铺挂围挡打破了曾经的共享默契。对下铺的年轻人来说,挂上围挡有一个相对私密安静的空间,既可以保护隐私,也增加了旅途的舒适感,但现实情况中,由于代沟等各种原因,这样的做法在公共场合中也容易引发误会产生矛盾争吵,一帘之隔,不应隔绝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善意。

  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选择和生活方式,同时也要学会换位思考、互相理解。年轻人可以适当地与老年乘客沟通,解释自己的需求,同时也应该尽量照顾到老年人的感受。火车车厢空间小、乘客多是客观情况,一些年纪大的乘客行动不便,想坐一下下铺也可以理解。这个时候,不妨多点谦让,和和气气协商沟通,互相尊重才能让旅途更舒心。(宋波)

  理解年轻人的边界感

  乘火车,谁的座位谁坐,谁的卧铺谁躺,这是常识。但有人看来,如果下铺乘客挂上了帘子,就是有些自私的行为了。根据12306客服的回复,下铺使用权为购票者所有,乘客在购买车票后,相应位置使用权仅限购票乘客,民法典中也有相关条目做支撑。因此,在现实中,有些下铺旅客允许其他铺位旅客共享下铺,是对下铺使用权的让渡,这种让渡不是理所当然的,不是一种义务,而是一种情分。

  其实,对于下铺能不能坐的争议,焦点是不同年代的人对边界感的理解不同。现在年轻人注重隐私和边界感,希望在一个不受或少受窥视和打扰的空间里休息、看书、娱乐,于情于法,这种需求都是正当的。

  此次事件中,年纪较大的乘客,显然还没有适应社会观念的变化,坚持绿皮车年代约定俗成的规则,这正是她愤愤不平的缘由。遇到类似情况,铁路方面不妨多进行法律科普,加强引导和说服,以换位补票等多种合理方式,帮助乘客协商解决问题。(周稀银)

河南日报评论 05双声道 2024-04-18 2 2024年04月1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