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盛花期,游客徜徉花海。
花海写生画春天。
王城公园仙气飘飘妆造汉服馆内,顾客络绎不绝。
牡丹花动洛阳城。
孟津区朝阳镇石沟村鲜切花基地成为花的海洋。郑占波 摄
第四十一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赏花启动仪式在隋唐城遗址植物园举行。张然 摄
本版图片除署名图片外,均由洛阳市委宣传部提供
□王以震
“每天睁开眼都要发货,忙得不可开交。”这个4月,洛阳市农业农村局特色农产品展销中心经理宁广超有了新的工作体验,来洛阳的游客返程时通过多种渠道购买伴手礼,牡丹鲜花饼、花茶、花酒、籽油、护肤品等供不应求。
洛阳是牡丹的原产地、发祥地和重要的传播地。40余年间,从赏花卖门票到大力发展牡丹产业,洛阳牡丹以一朵花“惊艳”了一座城。
当前,洛阳围绕“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移动端传播”理念,保持新文旅“顶流”态势,顺应新消费趋势,助推文旅文创成支柱。洛阳市提出,打好“国花牡丹”牌,推进洛阳牡丹产业由初期观赏园艺为主发展为较为完善的全产业链条,形成产业特色优势。
4月初,第四十一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如约而至,千年古都、牡丹花城再次奏响春天交响曲,为“花经济”注入澎湃新动力。
推进产业化 助推鲜切花“出圈”
季春时节,位于洛阳孟津区朝阳镇石沟村的千卉谷鲜切花种植基地成了花的海洋,一株株含苞待放的牡丹、芍药亭亭玉立。经过剪切、分拣、清洗、包装、冷藏等环节后,一枝枝鲜切花被运往全国各地,乃至走出国门。
“这是擎天粉,大花蕾、多重瓣,富贵大气明艳,全部用来出口,枝蔓在45厘米以上,花期在7天左右……”4月16日一大早,洛阳千卉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勋开启了全天线上直播。“从月初到现在已经卖了近20万枝,这个量是去年的10倍,其中电商渠道占到70%以上。”杨勋说,种植鲜切花不仅流转了近700亩土地,还带动了附近村民就业。
洛阳牡丹搭乘电商迅速走红的同时,也在加速进军国际市场。以国家级出口牡丹、芍药种苗花卉质量安全示范区为龙头,神州牡丹园艺公司每年产量千万枝牡丹鲜切花,常态化销往北美、南美、欧洲及澳大利亚等30多个地区和国家,畅销国际市场的同时也成为当地乡村的振兴之花、农民的幸福之花。
洛阳市委主要负责同志提出,要着力打好“国花牡丹”牌,高标准提升牡丹观赏园,深入挖掘牡丹文化内涵,拉长牡丹产业链条,持续叫响“洛阳牡丹甲天下”品牌。
笔者从洛阳市林业局了解到,目前,洛阳全市有牡丹相关企业240多家,从业人员3.3万人,观赏、深加工、药用、衍生品四大类型产品340多种。牡丹盆花产量已突破90万盆,较去年同期增幅20%。牡丹(芍药)鲜切花销售1650万枝(出口6万枝),种苗销售500万株。洛阳牡丹现有十大色系、十大花型,1400多个品种。观赏类、文创类正成为牡丹产业新“风口”,盆花、鲜切花逐步形成优势产业,反季节鲜切花产销居全国前列。
让鲜切花、盆花成为爆点,源于牡丹从地栽到盆栽的转变。河南科技大学牡丹学院教授史国安认为:“盆栽后,牡丹的运输便利性增强,方便了苗木全年移栽,推动了鲜切花反季节生产,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带动工程苗木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
开辟新场景 激发消费新潜能
阵阵暖风吹来,满园繁花似锦,三步一“公主”,五步一“贵妃”,这是笔者走进王城公园看到的场景。
在位于王城公园牡丹仙子旁的仙气飘飘妆造汉服馆内,顾客络绎不绝。尽管只有30平方米,可汉服租赁、出售、妆造等服务项目火爆,游客置身其中可完成“一键变装”。该汉服馆负责人任宏源说:“虽然有实体店,但今年首次尝试搬进园区内部,感觉人气更旺,生意更红火了。”
赏完花,坐在碧波荡漾的湖水边小憩,与朋友们伴着花香品茗畅聊,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王城公园凤湖旁上演。“我们准备的有围炉煮茶、成都盖碗茶、工夫茶等,不仅价格实惠,而且没有时间限制。”王城茶舍负责人王永泰介绍,“每天来体验的游客都在200人以上,以外地人居多。下一步,争取把这里打造成精品茶舍,更好地服务游客。”
与此同时,新业态也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除了必胜客、肯德基等国际品牌餐饮入驻园区,酒店一房难求,约拍成为新时尚,春归花屋主打轻食简餐,衍秀湖旁新设游船码头……
新业态新场景新消费,从赏花到“游园”,消费空间从园外逐步拓展到园内。一朵花“绽放”出文旅消费新空间,持续推动文旅消费创新,不断激发洛阳文旅消费新潜能。
拉长产业链 助力牡丹香飘万里
牡丹不仅是富贵花,还是木本油料中的佼佼者。在位于洛宁县的河南厚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牡丹籽油源源不断地从机器设备中流出,被销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今年一季度,我们销售收入近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该公司有关负责人赵海超说。
文旅热推动产业兴。
如今,一朵牡丹接二产、连三产、带一产,融合发展势头迅猛,“绽放”出绚丽的产业之花。从入食、入茶、入酒,到延伸开发出保健品、化妆品,再到牡丹瓷、牡丹画、牡丹真花等文创艺术品,经过多年培育积淀,洛阳牡丹已逐渐发展为包含种植、观赏、深加工、科研、文旅文创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条。
城市红了,游客来了,数据亮了。最新统计显示,今年牡丹文化节期间,4月1日至15日,酒店入住率90%以上,洛阳共接待游客1016.49万人次,旅游收入78.44亿元,分别比同期增长16.4%和27.65%。
“花经济”如何能常开不谢,一直站在产业浪尖?
洛阳市林业局牡丹办相关负责人说,伴随着消费升级,洛阳将持续强力推进牡丹产业转型升级,瞄准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产业化经营,不断提高洛阳牡丹品牌影响力、文化带动力、市场竞争力,把牡丹产业发展成为国内领先、有国际影响力的特色优势产业。
随着“洛阳牡丹”地理标志被列入全国第二批重点联系指导名录、《洛阳市洛阳牡丹保护与发展条例》正式实施、首届“元宇宙牡丹花会”等一系列利好政策的释放,洛阳牡丹产业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一枝华夏韵,四海洛阳春。洛阳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表示,下一步要围绕建好“牡丹花都、北国花城”目标,突出国际视野,融入河洛文化,抢抓产业风口,丰富业态产品,高标准提升牡丹观赏品质,深层次挖掘牡丹文化内涵,全链条打造牡丹产业集群,推动“花会经济”欣欣向荣,带动文旅融合“四季如春”,真正让洛阳牡丹花开五洲、香飘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