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琳斌
在上海,喝饮料有了新花样:打开某茶饮店点单小程序,页面会出现ABCD四个等级,健康程度依次递减。“营养选择”分级标识能综合反映饮料中含有糖、脂肪等成分情况。(《文摘报》5月8日)
分级标识试点是上海启动的首批营养健康指导试点项目的一部分。试点茶饮连锁店提供的数据显示,A、B级产品销量占比明显提升,可见这是指导消费者购买健康食品、促进相关企业多生产或多销售健康食品的有效办法,有望实现多方共赢。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健康第一”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不少消费者是有健康饮食观念的,只要政府、企业等予以积极引导,努力创造健康饮食的大环境,必能加快健康中国建设的步伐。就拿分级标识试点来说,研究发现,大多数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仔细查看、比对包装的营养标签,难以借助这种内容繁杂的营养成分表来快速选择健康产品,因此,一目了然的分级标识,可以简便地帮助消费者作出明智选择。
对企业来说,拥有“营养选择”分级标识,虽然短期内要增加一些成本,但是从长远来看,营养分级可以推动企业更重视研发和销售健康食品,比如减少含糖、含盐量,使产品符合健康饮食的主流趋势。上海疾控中心曾对全市13个品牌销量前三名、共计122款现制奶茶进行营养分析,结果发现,93.3%标称“不额外加糖”的奶茶,实际总糖大于0.5克/100毫升;47.4%标称“三分糖”的奶茶,实测总糖大于5克/100毫升。按照此次分级,仅含糖量一项,标称“额外不加糖”的奶茶,绝大多数可能被评为B级以上,将近一半“标称三分糖”的奶茶可能被评为C级以上。
我国健康食品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关部门对不健康食品的监管有待加强,健康食品的相关标准、标识、认证较为缺乏。近年来,我国居民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呈上升趋势,这与长期以来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切实贯彻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需要加强引导居民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上海此次试点的营养健康指导开了一个好头。除了政府的行动,企业和消费者等也应强化健康饮食的意识,作出各自的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生产、销售、购买、食用健康食品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