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乐’路径”绘就新“枫”景

《河南日报》 (2024年05月15日 第 07 版)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晓静 本报通讯员 马豪杰 王芋岩

  “感谢老霍!俺们两家的地边理清了,心里就踏实了!”近日,濮阳市南乐县谷金楼镇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专职调解员霍先女,多次到田间地头走访调解,成功让一起土地边界纠纷中积怨已久的两户人家握手言和。

  “别看俺们调解委员会人不多,地儿不大,去年可是得了全国模范调委会的称号。下一步要更努力,小车不倒只管推,生命不息、调解不止!”霍先女今年70多岁,说起话依然铿锵有力,走起路来风风火火,“有事没事、爱管闲事”,是她对自己的评价。

  近年来,南乐县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以党建统筹凝聚合力,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走出一条“乐创、乐治、乐和”基层善治新路径,多元化解、四治融合,积小安为大安,厚植民生根基,先后8次荣获“全省平安建设优秀县”,县信访局更是被表彰为全国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优秀集体。

  “我们巧借‘乐善、乐治’地域文化,以党建引领为‘塔尖’,以县、乡、村三个治理层级为‘塔基’,推动党建工作与‘三零’创建相融合,将创建‘五星’支部和基层社会治理有机结合,建立了属地为主、条块同责、单位主创、各方协同的责任体系;同时,实施清单管理、挂图作战,推动各级各部门主动履职,凝聚强大平安力量。”南乐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杜宗欣说。

  “本来想着要打官司才能解决呢,没想到调解员两天都给处理好了,还没花一分钱!”南乐县城关镇居民段雪真说,因为一个务工纠纷,她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县综治中心,结果卸下心中一块“大石头”。

  “县社会综合治理服务中心全面整合了县政法、司法、信访、心理等各类社会治理资源,让老百姓遇到问题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乡、村两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也积极推进,提升矛盾化解能力和吸附能力。”据南乐县委政法委副书记宋美宁介绍,截至目前,该县三级中心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信访问题、政策咨询等事项1634件,化解成功率88%,真正实现问题不累积、小事不拖大、矛盾不上行。

  “老张,啥时候来我们这边啊!”今年五一假期,河北省大名县束馆镇人民调解员周淑红向南乐县矛调员热情邀约。立足豫鲁冀三省交界,南乐县与山东省莘县、河北省大名县等县建立三省四县跨区域矛盾纠纷化解联合工作机制,三省之间司法工作人员、矛调员都结成了深厚友谊,合作排查调解各类边界矛盾纠纷233件,调解率和成功率均在98%以上,实现共享、共调、共赢,形成连接三省、连通民心的“新枫桥”。

  “风气改变不是一朝一夕,要潜移默化,乡村治理不是一人一村,要人人出力。”南乐县梁村乡党委书记裴中江说,该乡注重发挥自治强基、德治教化效能,紧紧围绕“一老一小一巾帼”,推行“五老工作法”“童伴之家”“母爱加油站”等基层社会治理新载体,已探索建立困境儿童、留守妇女、老年群体关爱服务新模式。

  梁村乡的实践探索是该县打造“南乐人民”品牌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新风尚的生动例证。南乐县322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一约五会”,推行“逢五协商会”“马扎议事”等群众议事方法,规范村民自治章程;全面推广“夕阳红、志愿老兵”义务巡逻等群防群治做法,形成“乐民之乐”社会治理共同体;倡树“乐善乐民”新风,实施德善互助合作社、老年人“饺子宴”、爸妈食堂等德治教化载体,持续开展“南乐好人”、好婆婆、好媳妇、最美家庭评选活动。

河南日报濮阳新闻 07“三‘乐’路径”绘就新“枫”景 2024-05-15 2 2024年05月1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