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好“智能田” 麦香润中原

《河南日报》 (2024年05月23日 第 06 版)

  “中原千里沃野,粮食连年丰收,关键在于河南深入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做好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融合一体的文章。”

  □本报评论员 丁新伟

  风吹麦浪香,小麦收割忙。自南向北是我省麦收的进度表,这两天,收割机在南阳多地的麦田驰骋,隆隆的机器轰鸣打响发令枪:中原小麦大面积开镰了。

  粮食安全,国之大者。夏粮生产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产量占全年粮食的20%以上,既具有“压舱石”的作用,又是全年粮食安全的“底座”。河南用不足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近1/10的粮食、1/4的小麦,粮食产量连续多年保持在1300亿斤以上,粮食生产是河南的一张王牌。今年是我国小麦单产提升行动的第一年,在短短20天左右时间里,河南如何确保8500多万亩小麦丰收到手、颗粒归仓,牵动人心。

  制定出台“三夏”助农惠农10项政策,跨区作业机械实行免费通行,在重点区域、主干道路口设立接待服务站400个,为跨区作业提供服务保障。优化改版后的“气象农事通”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为广大农机手、组织和管理人员提供全方位的天气信息和农事服务;建设313个“平急两用”的区域农机服务中心、716个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一旦出现阴雨天气,对成熟小麦进行抢收。支持各类经营主体加快建设粮食烘干设施,目前已建成烘干设施580台,新增日烘干能力3.7万吨……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早落实,抓田管、抓技术、抓抢收,河南打出“麦收”组合拳,奋力把“丰收在望”变成“丰收到手”。

  种好“智能田”,麦香润中原。目前,我省小麦平均亩产接近450公斤,小麦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从一粒种子到一棵沉甸甸的麦穗,要闯过“倒春寒、病虫害、倒伏早衰”等不利自然因素关。中原千里沃野,粮食连年丰收,关键在于河南深入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做好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融合一体的文章。

  大力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7%,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超过45%;小麦、玉米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推广玉米合理密植、增加水肥、一喷多促等技术模式,全省多个玉米高产示范区单产突破2000斤……向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要产量,科学种田、智慧种田,越来越多的“望天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高产田”,全省粮食播种面积常年稳定在1.6亿亩以上,中原粮香流淌“舌尖上的中国”。

  又是一年麦收到,“河南老乡,回家割麦”的呼唤,又一次在朋友圈响起。收割机已多年中原麦收站“C位”,“回家割麦”的呼唤里,脉动着浓郁的乡愁,彰显着农业大省的担当。如今,河南正在建设150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成后预计每亩可多打220斤粮、多收330元,1500万亩就是33亿斤、49亿元,意味着到2025年粮食产能将新增100亿斤、达到1400亿斤。当“智能田”打开诗和远方,丰收中原气象万千。

河南日报评论 06种好“智能田” 麦香润中原 2024-05-23 2 2024年05月2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