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隐患就是保安全

《河南日报》 (2024年06月04日 第 05 版)

  “隐患意味着事故,发现不了隐患就是最大隐患。”

  □本报评论员 于晴

  随着天气热了起来,洞洞鞋因为透气舒适,成为很多人的选择。最近,一则“女子穿7cm厚底洞洞鞋崴脚致粉碎性骨折”的消息让不少人吃了一惊,穿鞋不注意竟能惹这么大的麻烦。

  穿洞洞鞋摔倒致粉碎性骨折虽然是小概率事件,但给人们敲响了警钟:身边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今年6月是第23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今年的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畅通生命通道”。

  基层作为灾害应对的第一线,是公共安全的主战场。防灾避险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常常在微信微博上刷到诸如高层起火、意外触电的新闻,事故画面触目惊心,可这些事故往往都是由诸如私拉电线给电动车充电、湿手使用电器等不经意的违规操作引起的。“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不是套话,恰恰反映了全社会对于构建安全稳定环境的迫切需求。

  “人人讲安全”是提升防灾避险能力的前提。隐患意味着事故,发现不了隐患就是最大隐患。意识到危险的存在是预防灾害的第一道防线。从自然灾害到安全生产事故,安全隐患无处不在。每个人都应充分认识到,人人都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安全规定,减少安全隐患。

  进入6月,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面临中招高考招生季、“三夏”农忙期、气温上升期、外出游玩期、防汛备汛期等多重考验。安全事故没有如果,只有结果和后果。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各级各部门必须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切实做到时时放心不下、事事紧抓不放、个个责任在肩,在危险来临前摸清家底、堵上漏洞,将事故发生的风险指数降至最低。

  “个个会应急”是提升防灾避险能力的关键。在灾害发生时,快速应急响应和有效自救措施对减轻灾害损失至关重要。科学应对灾害与突发事件,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必不可少。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必须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迅速响应及时处置。最近,河南各地组织了多场安全演练与救援措施宣教活动,讲解海姆立克、心肺复苏等急救科普知识,企业演练应急疏散、紧急避险预案,在预防预演中排查隐患漏洞。

  安全事故看似事发突然,实际上往往有迹可循。说一千道一万,预防工作有效实施,责任落实层层到位,才能最大程度减少灾害发生的频率和损失,为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提供便利。安全生产须臾不可放松,唯有摒弃“差不多”“没事”“不可能”等侥幸心理,才能真正筑牢安全防线,把事故灾害消灭在萌芽状态。

河南日报评论 05排隐患就是保安全 2024-06-04 2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