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1235”工作模式 护航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河南日报》 (2024年06月18日 第 04 版)

  □孔令富 陈炎秋

  长期以来,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索形成了“1235”工作模式,即筑牢1个底线,把好2个关键点,秉承3度育人理念,抓实5项重点工作。

  多措并举,筑牢学生生命安全这一底线

  优化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保障。构建“校—院—班—寝”四级预警防控体系,落实“八个一”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心理危机四级零报告、随时报、周报、月报制度和专职教师定点联系学院制度,极大保障心理危机发现、干预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坚持预防为主,强化危机排查。每年新生入学后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普查,加强开学季/毕业季等关键时间节点排查,对宿舍长/困难生等关键群体开展访谈,开发“四级零报告”“心理与安全隐患反馈平台”微应用,实现危机隐患早发现、早处理的良好循环。

  理实结合,把好理论与实践两个关键点

  加强课程建设,守好理论教学主渠道。一方面,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建设。面向大一学生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公共必修课,面向全校2—4年级学生开设《心理电影赏析》《积极心理学》等公共选修课,拓宽学生心理健康视野,增强自我疏导能力。另一方面,大力推进教学模式改革。依托精心录制的在线开放课程,探索“线上教学+课堂讲授+情景模拟+团体活动+心理测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和学生的获得感。

  强化宣传教育,创新实践活动主载体。充分发挥“2+1+N”宣传教育平台,关注入学季、考试季、毕业季等关键节点,打造“书记说”“辅导员说”“心理专员说”等系列宣传栏目,每年推文200余篇,年受益学生达2万余人。另外,充分利用“5·25”“10·10”心理健康主题宣传月、宣传周,创新开展心理情景剧大赛、心理微电影大赛、心理委员知识与技能大赛等赛事,营造人人学心理、人人用心理的校园文化氛围。

  育人育心,秉承“三度育人”工作理念

  以面带全,拓宽心理育人广度。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心从有心理障碍的少数群体转移至全体学生,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协会和校级学生心理朋辈互助联盟,在校园“广泛播撒心理健康的星星之火”,以健康的学生影响周围的学生,用身边的故事感染身边的学生,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

  尊重差异,传递心理育人温度。注重心理育人工作的人文关怀和情感支持,充分考虑并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和每一位学生的价值。为每位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对于重点关注学生,实施分类帮扶和精准干预,全方位、多角度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个性化心理服务。

  向内深耕,挖掘心理育人深度。积极鼓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不断深耕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养,依托河南省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和大学生心理与行为研究等平台,开展教学科学研究,用教研科研成果推动心理育人实践。

  统筹推进,抓实五项重点工作

  加强组织保障,健全工作网络。成立校院两级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积极探索校院两级心理育人工作模式。截至目前,全校共建成16个二级心理辅导站,首创“能上能下”的考评管理模式,发挥校院两级心理健康工作协同新效能。

  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制度执行。围绕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咨询师队伍管理等内容,相继出台《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实施方案》《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心理咨询师管理办法(试行)》等制度文件,不断推动各项工作有章可依、规范有序、高效运行。

  优化环境升级,增强教育吸引力。不断优化场地建设,致力于打造一个环境温馨舒适,设施配备齐全,集实用性、艺术性、专业性于一体的具有航空航天元素的现代化心理健康工作场地。目前,“1廊2区20室”的室内工作场地和包含高、中、低空等15个训练项目的室外素质拓展基地已投入使用,年均受益学生5000人。

  强化队伍建设,提升人员素质。学校定期邀请业内知名专家到校开展讲座、研讨和督导,鼓励专职教师积极参加国内外培训和会议,推行专职教师“4211”工作法,在队伍建设上做到“请进来、走出去和输得出”。

  立体咨询服务,彰显育人成效。增设心理咨询开放时段和咨询场地,开通24小时心理咨询热线,建立“5+2”“白+黑”“线上+线下”不间断、常态化的心理咨询服务体系,满足学生及时性、个性化、多样化心理服务需求。

  (作者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河南日报要闻 04构建“1235”工作模式 护航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2024-06-18 2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