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医药大学

聚力“双一流”建设 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2024高招全服务)

《河南日报》 (2024年06月19日 第 T09 版)

  河南中医药大学校园。

  □郭婧 王海阔

  河南,是医圣张仲景的故乡。自古以来,中原医林兴盛,名医大家辈出,中医药资源丰富,群众基础深厚,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河南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全国建校较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前身是1955年在开封创办的河南省中医进修学校。60余年来,学校已由单一的中医药学科发展为医、理、管、工、文、教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涵盖本科、研究生(博士、硕士)、留学生、继续教育等多个培养层次和类别的综合性中医药大学,是河南省中医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龙头和中心。2021年,学校被确定为河南省“双一流”创建高校。

  文化底蕴深厚

  教学设施先进

  学校位于省会郑州,现有5个校区,分别为龙子湖校区、东明路校区、人民路校区、东风路校区、文化路校区。占地面积1862亩,建筑面积97.64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97亿元。图书馆各类图书213万册,中外文期刊3868种,中外文数据库97种,馆藏的中医线装古籍文献尤为丰富,收藏量居全国中医药院校前列。

  学校是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高校、教育部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培养高校、教育部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招生院校、国家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建设高校、河南省“双一流”创建高校、博士学位授权单位、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单位。

  学校现有中医学院(仲景学院)、医学院、药学院等22个学院及书院,学校现设有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等36个本科专业和2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面向全国和海外招生。

  师资力量雄厚

  育人成果丰硕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打造了一支实力雄厚的人才队伍。现有教职工1587人,专任教师1572人。有博士生导师129人,硕士生导师657人。国医大师、长江学者、中医药领军人才工程岐黄学者、全国名中医等国家级人才40余人,中原学者、中原英才计划领军人才、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等省级人才近百人,1人连续两年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全国教学竞赛获奖4人。

  毕业生中涌现出了一批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科学家、名医大家、企业家、管理专家等。教师中涌现出了以国医大师、“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张磊、“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郑福增、“2020全国先进工作者”朱明军、首届“河南最美医生”李发枝、“全国五一巾帼奖章”李素云、“中国好医生”徐立然、“河南最美教师”朱现民,以及首届“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大学生十大年度人物”和“全国三好学生标兵”“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等为代表的感动中原、唱响全国的优秀大学生先进群体,展示了学校良好的育人成果。

  学科建设亮点纷呈

  专业布局科学合理

  学校现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11个,河南省“双一流”创建学科1个,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3个,新一轮河南省重点学科13个。临床医学学科、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进入ESI前1%学科。2019年,启动学科特区计划,成立中医学、中药学和中西医结合3个学科特区建设。2020年,学校进入省特色骨干大学建设行列,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学科进入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行列。2021年,中医学学科入选河南省“双一流”创建学科。

  学校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学科专业布局更趋合理,现有中医学、中药学、康复治疗学等1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西医临床医学、护理学等12个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门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现有4个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7个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等。学校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依托仲景故里资源,开办了“仲景学术传承班”“平乐正骨传承班”“中药传承班”。

  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始于1979年,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中医学、中药学2个一级学科及中医1个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博士学位授权点;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药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护理学8个一级学科,及中医、中药学、护理、翻译、公共管理、药学、生物与医药、医学技术8个专业学位类别(领域)硕士学位授权点。

  2003年被教育部批准为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7年获得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同年,学校经教育部批准,增补为“5+3”一体化招生院校。

  科研创新实力强劲

  学术研究硕果累累

  学校建有一批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一流科技创新平台,共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72个。其中,国家级科研平台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建设科研平台14个,河南省科技厅批准建设科研平台26个,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建设科研平台27个,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建设中药安全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1个,河南省教育厅批准建设科研平台2个。

  近五年来,学校荣获省部级科研奖励47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430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303项;主编学术专著(译著)共219部;发表学术论文2679篇,被SCI、EI、ISTP等收录933篇;共承担科研项目2714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227项,省部级项目676项,厅局级项目1811项,累计承担科研项目计划经费26324.307万元。

  对接国家战略

  强化社会服务

  学校下设3所集教学、医疗、科研于一体的直属附属医院,开放床位6400余张。年门诊量达800万余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25万余人次,医疗综合服务水平稳居全国同类医院前列。附属医院注重发挥中医药特色,大力加强专科专病建设,有国家级重点专科(专病)35个、省级重点专科23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8个,河南省国家区域医疗中心1个,健康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学校有2所参照直属附属医院管理的医院,10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其他教学实习医院70余所。医疗联合体建设卓有成效,与143家兄弟医院、医疗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拉大了合作框架。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开放办学合作共赢

  学校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近40年,目前紧紧围绕“国际知名、国内一流”工作目标,与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科研与医疗机构、企业等广泛开展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医疗服务、产品研发等多方面的合作与交流。2020年学校获批开办我省第一所特色孔子学院——美国亚利桑那中医孔子学院,2022年教育部批准学校与马来西亚管理与科学大学(MSU)设立“河南中医药大学管理科大联合学院”。学校“中国—马来西亚仲景中医药中心”建设成效显著;多次中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

  坚守传承与创新

  弘扬中医药文化

  学校以传承中医药知识、弘扬中医药文化为己任,以打造中原中医药文化品牌为目标,加大特色校园文化景观建设,拥有河南中医药博物馆、河南中药植物园、人体科学馆、中医源文化展厅、医德馆以及中原文化、中医药文化、药企文化展厅,在满足学校教学科研的同时,面向社会开放,积极向各界宣传、展示中医药文化。近年来接待省内外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和中小学生等中医药爱好者5万余人。2015年,学校被命名为第一批“河南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和“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成为全国第一家以高校名义获此殊荣的单位。2019年,获批“河南省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2020年,获批河南省及全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未来,河南中医药大学将主动对接国家战略,服务全省大局,锚定“双一流”创建目标,推动中医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牢牢扛起振兴发展中医药的使命,奋力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教学研究型中医药大学,努力在中医药强省建设中展现更大作为,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贡献中医药力量!

河南日报特刊 T09聚力“双一流”建设 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2024高招全服务) 2024-06-19 2 2024年06月1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