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淅川县的河南福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马力 摄
□本报记者 孟向东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栀子 本报通讯员 申东
一台台3D打印生产设备高速运转,吞吐各类原料;一条条生产线上,工人们正忙生产、赶订单、抢进度……6月19日,走进河南淅川平煤三责精密陶瓷有限公司千吨级高性能精密陶瓷产业化基地项目,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我们主要是生产高性能碳化硅热交换管、辊棒等产品。项目完全投产后,产能将位居世界前列,实现年产值15亿元以上。”公司副总经理丁高领介绍。
在与其相隔不足1公里的金博减振科技有限公司,一个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空气弹簧也正在快速下线。“产品供不应求,预计今年订单能保持30%的增长,销售额超过3.5亿元。”该公司董事长魏红义信心满满。
火热销售的背后是持之以恒的技术创新,以新质生产力激发而出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近年来,淅川县把先进制造业作为产业强县的“顶梁柱”,不断推动汽车零部件、现代中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四大产业集群在技术改进、科技创新上发力,做强主导、做大链群、做优载体,发展新质生产力。
“聚焦解决重大产业技术难题,我们谋划建成了河南省汽车减振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工程技术中心13家,国家级创新平台26家、省级创新平台29家,并在意大利、上海等地建立了30余家技术研发中心、研发平台和‘科创飞地’。”淅川县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淅川县先后出台《科技创新奖励办法》《关于支持重点工业企业发展的意见》等文件,连续多年拿出千万元资金,对技术改进、科技创新等领域取得优异成绩的企业予以奖励。并研究出台《淅川县支持企业发展人才新政二十条》,实施科技创新人才、技能人才等“六大支持工程”,对科学创新团队最高跟补300万元启动资金;创新实施“政聘企用”模式,设立人才专项事业编制,强力助推企业转型升级。
政策、人才与产业链的频繁交汇,让一大批科技成果实现了从“书架”到“货架”的转化。
“以前这款电控悬架系统减振器被国外公司垄断,也只有豪车才配置,通过县里的政策支持,我们不仅加大了研发投入,更引进了190余名海内外知名高校博士、硕士和专业人才,成功突围这一核心技术,让普通家庭轿车就能配置。”南阳淅减汽车减振器有限公司负责人赵志军自豪地说。
将视线放大,这种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的态势愈发明显。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淅川县完成生产总值65.8亿元,增长7.3%,规上工业完成增加值4.4亿元,增长14.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3.8亿元,增长10.4%。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淅川在交通、区位等方面优势都不明显,还有着严格的环保准入条件,缘何引得企业纷至沓来?
一流的营商环境就是最好的“梧桐树”、最大的“吸铁石”。
“淅川在政策、资金以及重要的配套建设上都给了我们相当快速的匹配。”南阳天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许胜虎说。得益于相关部门连续28周风雨不间断、一周一调度,项目实现了当年开工建设、当年投产见效,在国内外同行业中创造了一体化全流程工序项目建设速度新标杆,预计将形成年产值20亿元、年产5万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生产能力。
秉持“筑巢引凤、引凤筑巢”理念,淅川县坚持招引与服务并重,积极推行“一个重点项目、一名牵头领导、一个责任部门、一套工作专班、一张实施时间表”的“五个一”专班推进机制,从项目开办、项目审批到竣工验收提供一站式全流程“代跑”“代办”服务。还迭代升级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方案4.0版,高标准提出政务环境、市场环境等优化路径,全力打造“六最”营商环境。
此外,淅川还实行重点项目“首席金融服务员”制度,2023年以来,累计为重点项目和企业争取中长期贴息贷款超亿元,争取到位中央预算内及对口协作等资金近20亿元,有力支撑了大批重点企业、项目向“新”而行,向“质”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