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

《河南日报》 (2024年06月29日 第 06 版)

  □吴鋆萍

  立德树人是高校办学治校的根本任务,不仅需要思政课程发挥主要阵地作用,而且需要其他课程发挥潜移默化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行业特色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满足新形势下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更多政治素质过硬、理想信念坚定、专业水平拔尖的高素质人才,就需要统筹好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之间的关系,打通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融合的关键环节。

  坚持思政性与专业性相统一,融汇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都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均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为根本关切,共同发挥着对大学生的价值引领作用,是一个“思政共同体”。这就决定了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的首要原则在于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主要抓手在于突出强调各类课程的“思政性”,挖掘阐释包括思政课程在内的各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想信念、价值立场等思政德育元素,为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有力支撑。

  以共同目标任务为指引,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具有不同的定位和特点,彰显着各具优势的专业属性。思政课程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奋斗实践中形成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为专业基石,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政治思想教育的主要阵地和关键课程。课程思政以各类专业课程为依托,旨在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教学各环节和全过程,使学生在进行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增强思想道德素养、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具有拓宽育人途径、丰富育人资源、优化育人效果的重要作用。

  总体来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之间遵循着思政课程普遍讲思政知识与课程思政特殊讲思政知识的辩证关系,意味着进行价值引领不是思政课程的专属,进行知识传授也不为专业课程所独有。

  坚持整体性与侧重性相统一,兼顾学科体系与行业特色

  坚持思政性与专业性相统一,是所有高校开展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行业特色高校因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具有突出的办学特色,不仅具备高等学校的普遍共性,而且拥有行业赋予的特殊个性,所以其在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时应将共性和特性相结合,坚持整体性与侧重性相统一,兼顾学科体系与行业特色,打造更具适应性与针对性的协同育人方案。

  中外高等教育发展历史表明,高校学科综合发展是客观规律。与此同时,新时代“两个大局”背景对高校学科建设提出了综合性要求。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离不开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综合,离不开多学科交叉碰撞产生的“火花”。只有在完整的学科体系中,思政教育才不是“自说自话”,才能从不同学科涉及的理论、观点中获得充足的养分和资源,增强育人体系的生机活力,这是“协同”二字的应有之义。

  行业特色高校不仅需要逐步构建完整的学科体系,而且需要在这一过程中通过知识交流、模式组合、方法借鉴等途径发展壮大自身的特色学科。行业特色高校拥有长时间深耕某一具体领域积淀下来的特色育人载体,包括历史沿革、所处地域、典型风物、行业操守和学科文化等,有利于集中凝练具有代表性的价值认同和精神追求,打造具有品牌属性的思政育人资源库。行业特色高校要在遵循高校整体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行业特色有侧重地探究育人的方式方法,这是“特色”二字的内在要求。

  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平衡学理思考与应用能力

  行业特色高校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的落脚点在于“立德树人”,其对象主体是学生,因而能否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满足学生期待需要是检验该体系有效性的关键标准。

  无论是思政课程还是课程思政,加深学生对理论的认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理论体系、开展具体的知识传授都是其作为课程最为基本的功能。思政课程帮助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用唯物史观分析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从学理上深度理解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使学生经过理性思辨的认识升华后真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牢牢站稳人民立场。课程思政除了从专业角度讲授工具性知识之外,还将价值立场、理想信念等伦理性知识融入其中,做到集专业理论讲解、业务技能培训、价值启发引领于一身,与思政课程协同发力,构建思政大格局。

  理论是灰色的,而实践之树长青。学生对于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受理论是否对现实生活具有指导作用的影响,只有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使抽象的理论讲授与具体的现实应用相关联,在室内和实践课堂中用各种鲜活事例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现实应用价值,让学生在实际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坚定理想信念、找准价值落点、明晰人生方向,才能使学生在学理思考与应用能力上取得平衡发展,成长为既有鸿鹄之志又有过硬本领的新时代奋斗者和生力军。

  (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日报理论 06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 2024-06-29 2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