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河南日报》 (2024年07月26日 第 04 版)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指导和行动指南

  □别荣海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聚焦全面深化改革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精髓,深刻回答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之“问”,创造诠释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之“循”,集中体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科学指导和行动指南。

  深刻回答时代之“问”

  问题是改革的方向,问题意识是改革方法论的逻辑起点,回答时代之“问”是改革方法论的实践指向。在“两个大局”交织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所面临的时代问题更加艰巨复杂多变。习近平总书记科学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准确把握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深刻回答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之问。

  深刻回答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问题。改革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需要在解决问题中不断深化和扩展。我们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新征程上如何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抓手,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时代给出的“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坚决破除影响和制约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旧观念束缚和旧思想藩篱,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社会基本矛盾决定了社会的其他矛盾,而改革是解决社会矛盾的重要动力和手段。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史,就是从中国发展面临的时代问题出发谋划改革,并以改革的方法解决时代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完善上层建筑,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深刻回答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问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既着眼于全面,更突出重点,重点抓得准不准,关乎改革效能的发挥,乃至影响改革的成败。习近平总书记的改革方法论对时代之问的深刻回答不仅体现在对“总”问题的科学洞悉,更体现在对时代重大和关键问题的精确把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许多重要会议和文件都客观分析了影响和制约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问题,主要包括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堵点问题、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热点问题、民生方面的难点问题、党的建设的突出问题、各领域的风险问题等。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问题导向,发现并直面时代问题,善于抓住主要问题,从客观复杂的问题中把握主要矛盾,以重大问题为导向,在对复杂问题的抽丝剥茧中强化问题思维,明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攻方向和主要思路,以点带面,将改革的效能完全发挥出来。

  深刻回答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子”问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仅要找准主要问题,还要抓住制约中国式现代化拓展和深化的若干“子”问题,改革方法论在对时代“子”问题的拆解剖析中,准确把握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问题。一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这个核心问题,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是聚焦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建设。三是着眼于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四是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美好需要,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五是推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六是把维护国家安全放到更加突出位置,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平安中国。七是注重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这七个方面的“子”问题是改革方法论对时代之问的系统剖析,在对复杂繁多的时代之问的深刻回答中,习近平总书记改革方法论的内容更为科学系统。

  创造诠释时代之“循”

  原则是改革的依据,立场原则是改革方法论的逻辑要点,诠释时代之“循”是改革方法论的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从不可避免的利益纠葛中把握改革立场,从关联耦合的重大关系中把握改革规律,坚持运用科学的方法论,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主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核心主题。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历史阶段,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把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面对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应对国内外深刻复杂变化形势,迫切需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注重突出改革的重心重点,牢牢把握改革的价值取向,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式方法,进一步破除妨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以改革到底的坚定决心动真格、敢碰硬,以钉钉子精神解决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促进社会生产力深层次变革、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证。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要牢牢把握改革开放的前进方向。“谁主导改革”关系着一个国家和民族改革的性质、道路和模式,决定着改革的方向、前途和成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和根本。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矛盾叠加,风险隐患积聚,改革涉及范围之广、出台方案之多、触及利益之深、推进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凝聚改革共识难度加大,对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才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不竭动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体力量。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为谁改革”是改革事业方向性、原则性和根本性的问题,体现了改革代表谁的利益、体现谁的意志、维护谁的权利等立场问题。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参与全面深化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尊重人民群众的评价反馈,把人民评价作为改革成效的最终评价,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评价改革成败的最高标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效如何、成功与否,人民的评价最权威,人民的感受最真实。

  系统阐明时代之“法”

  方法是改革的手段,方法革新是改革方法论的鲜明特征。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复杂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系统集成、突出重点与注重改革实效是对全面深化改革实践的理论总结,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的核心特质,改革方法论不仅为全面深化改革指明问题、明晰原则,还以科学方法指导改革,确保全面深化改革有的放矢、发挥实效。

  注重系统集成,加强全面深化改革顶层设计。加强全面深化改革顶层设计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所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是单兵突进、局部改良,而是需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总体谋划,破立并举、先立后破。这要求我们在推进改革时,必须注重系统集成,加强顶层设计,确保各项改革举措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第一,强化全局观念。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科学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思路、总体方案、总体布局。第二,优化制度设计。深入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所涉及的各领域、各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避免改革举措之间相互掣肘、相互抵消。第三,科学宏观调控。建立健全跨部门、跨领域、跨地区的统筹协调机制,加强中央与地方、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确保改革任务得到有效落实。

  突出重点领域,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整体突破。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整体突破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所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通过以重点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带动整体改革向纵深推进,进而激发整体改革的活力与动力,引领各项改革措施向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有序推进。为此,要聚焦关键领域。紧紧围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建设美丽中国、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等关键领域,找准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和深层次矛盾,集中力量攻坚克难。要突破重点任务。针对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高质量发展、教育综合改革、城乡融合发展、法治社会建设等重点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力求在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要强化示范引领。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和行业先行先试,调动地方和基层推动改革创新的积极性,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良性互动,鼓励基层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形成示范效应,带动全国范围内的改革深入推进。

  狠抓改革落地,提升全面深化改革实际效能。提升全面深化改革实际效能是进一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所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着眼于破除制约社会发展的重重障碍,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重点在于深入挖掘潜在的改革空间与机遇,注重措施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确保改革措施精准落地,实现改革与发展的深度融合,产生实实在在的成效。为此,要强化责任担当。建立定期评估机制,对改革进展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估,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完善政策,确保改革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实现全过程改革,真正取得实效。要注重民生改善。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改革促进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改善教育医疗条件、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回应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强化风险防控。加强对各类潜在风险的监测和研判,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对于可能出现的重大风险和问题,提前制定详细的应对预案和措施,确保在风险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有效处置,防止风险扩散和蔓延,为改革顺利推进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系郑州大学党委书记)

  以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刘学侠 吕瑞石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要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这些战略部署和改革举措为新征程上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城乡融合发展的深刻内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农业农村发展的相关部署,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在继承治国理政经验基础上,针对当下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对标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而作出的重大部署,体现了守正创新的改革思想。

  关于城乡融合发展。2007年,习近平在主政上海期间多次就城乡融合发展发表讲话,形成了城乡一体化并不是一样化而是有差别的、正确处理工农关系、城乡共同进步是推动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等一系列重要论断。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2019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明确了城乡融合发展的抓手、目标、重点。2020年和2021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分别从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乡村建设等方面对城乡融合发展工作提出要求,首次提出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

  关于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这一提法源自2019年4月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该文件中将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点,要求城乡要素合理配置。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深化农村改革,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这是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第一次在党的重大会议中提出。2021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指出要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强化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弊端,加快打通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性通道。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破除妨碍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壁垒,率先在县域内破除城乡二元结构。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完善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政策体系,促进城市资源要素有序向乡村流动,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可以看到,从破除妨碍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壁垒,到完善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政策体系,党中央关于城乡要素流动问题的认识持续深化、部署也在不断细化实化。

  关于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这一提法最早可以追溯到2017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2018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全面落实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要求和规范标准,结合推进新型城镇化,进一步提高集中安置比例。同年9月,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坚持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2019年4月,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首次将协调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作为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2021年5月,印发《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指出推动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全面对接,深入探索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创造性地提出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对城乡融合发展重要抓手认识的深化创新,将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乡村全面振兴一道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的最新运用,将进一步拓展城乡融合发展工作的政策空间。

  关于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这一提法最早可以追溯到2011年12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强调,要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大“三农”投入。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业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201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从加大农业补贴力度、改善农村金融服务、鼓励社会资本投向新农村建设等三个方面对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进行部署。此次全会提出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既是对我们党历史上实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一次总结,也是对下一阶段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方向的进一步明确,体现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对于制度建设的高度重视。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逻辑

  由于我国的快速发展及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我国乡村正在经历并联式而非串联式的乡村现代化转型过程。这就需要我们坚持系统思维做好统筹兼顾,从整体上设计乡村现代化转型过程。

  通过改革提高农业生产力。乡村地区要实现现代化,必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是提升我国农业生产力的主要手段。因此,全会提出,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以新型工业化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以基本经营制度改革、土地改革助力适度规模经营,以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变革为城乡融合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夯实经济基础、提供动力。

  通过改革承担好农业剩余人口转移。农业生产率水平的提高意味着农业用工的减少,也将进一步产生农业剩余劳动力。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必须不断提高城镇化的深度,通过推动大量农民向市民转化,确保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平稳有序推进。因此,全会提出,必须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推行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通过这些改革,解决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享受市民权利差异的问题,努力实现农村进城市民公平享有城市公共服务,推动农村进城市民留得下住得好,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通过改革实现乡村现代文明生活。对于留在农村的农民,要让他们过上现代文明生活,就要通过对乡村生活条件、公共服务、生活环境的综合治理,使乡村具备承接这一转变的基础。因此,全会提出,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就是为了通过要素投入,不断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提高留在乡村的农民的收入,推动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相当,推动乡村实现现代文明生活方式。

  进一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举措

  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持续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强农业机械研发,提高农业机械生产效率,降低农业机械使用成本,提升农业生产整体效率;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企业创新中心,打造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注重科技赋能,综合运用生命科学、人工智能、新能源、化学等学科前沿技术,提高育种、种植、养殖等环节科技含量;打造绿色高附加值的农产品,推进农产品深度开发;注重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延长农业生产产业链,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推动文旅深度融合。

  坚定不移推进适度规模经营。适度规模经营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必由之路。深化土地“三权”分置改革,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退出、土地确权与流转、土地综合整治等制度,破除适度规模经营“地”的制度束缚;鼓励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资金、政策、政府服务等方面的倾斜支持,通过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帮助其发展壮大;扎实做好培育职业农民工作,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提高农业技能;加强对农业领域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通过并购等外延式发展和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等内涵式发展做大做强,打造世界有影响力的一流农业企业。

  持续做好农民进城工作。农民进城问题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问题。重点解决农民进城就业、医疗、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权利平等问题;结合当前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这一有利契机,进一步优化完善城市住房保障制度;策略性做好进城农民原有乡村权益保留工作。

  倾斜支持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相当是城乡融合发展追求的重要目标。注重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积极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动形成田园乡村与现代城市交相辉映的城乡融合发展形态;根据实践发展需要,提前谋划自然消亡村土地专包整合工作,并研究以适当的方式引导人口较少、环境恶劣、距离城市较远、交通不便的自然村农民集中居住问题;倾斜支持乡村基础设施,强化水电路气以及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提升乡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重点研究完善依托城市优质的公共服务带动提升乡村公共服务的体制机制。

  建立健全城乡要素平等流动机制。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点。深入推进乡村各要素确权,明确农民和集体相关要素的权属,为要素平等流动奠定基础;统筹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建立完善流动渠道和平台载体,在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同时,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健全支持农业发展的资金投入机制,探索设计引入社会资本支持农业发展的相关制度,持续为乡村现代化提供资金支持;进一步探索优化户籍制度,试点放开城镇户口转农村户口限制;研究建立健全乡贤返乡与城市教科卫体等工作人员服务乡村的激励机制,支持引导城市人才资源支持乡村发展。

  [作者分别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博士生]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

  □刘须宽

  改革的伟大巨椽擘画着新时代的中国华章,开放的宏伟进程刻画着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中国的伟大历史进程表明,每一届党的三中全会总要在历史的关键处落笔,在重大的历史节点作出郑重的政治宣告,在变局中发出接续奋斗的时代动员令。从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再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又行进到关键节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行总体性战略谋划、全景式系统布局、耦合性协同推进,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宝库、集成了党的创新理论的最新智慧、铺成了将改革进行到底的最美蓝图。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也是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时期。全会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要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聚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聚焦建设美丽中国,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聚焦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到二〇二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八十周年时,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这个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为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本次全会通过的《决定》必定是又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书、向改革纵深全面推进的时代号角。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全党破桎梏、治弊端、拆藩篱、聚动能、严党规、强党纪,对于建立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对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广泛的实践意义。

  深刻理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贯彻的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保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高度自觉,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不断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必须坚持党中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我们推进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这是历史唯物主义所揭示的历史真谛。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的力量源泉。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是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改革不断顺应人民期待、满足群众需求,努力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坚持守正创新。改革开放是守正与创新的有机统一,这是确保改革开放事业行稳致远的辩证法,也为我们牢牢把握改革开放的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的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该改的、能改的我们坚决改,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既不能为迎合某些人的“掌声”而自毁长城,也不能盲目强调“祖宗之法不可变”而陷入陈旧的窠臼。无论改什么、改到哪一步,都要坚持党的领导,确保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只有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我们必须把该改的、能改的改好、改到位,始终保持创新这一不竭动力的持续供给。发挥举国体制优势,不断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努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制度是我们行稳致远的根本保证。新时代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轴,增强以改革推进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自觉性,突出制度建设这条主线,把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深化各领域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优化治理效能。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以良法善治护航美好生活,以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改革伟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不断开创全面依法治国新局面,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人民民主专政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推进各项事业的根本政治保证。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让公平正义的阳光普照人民心田、让法治根基擎起“中国之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规定。

  坚持系统观念。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系统观念,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总结,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要求。面对突出矛盾和问题,仅仅依靠单个领域、单个层次的改革难以奏效,必须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谋划,增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协同性。改革中力求使各项改革举措系统集成,各个领域、各个部门之间协同配合,提高改革的关联性和耦合性,真正激发改革合力。改革越深入,越要注意协同,既抓改革方案协同,也抓改革落实协同,更抓改革成果协同。

  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

  全党必须深入领会全会精神,深刻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重大原则、重大举措、根本保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

  深刻理解全会的划时代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全新局面。中国共产党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啃硬骨头、涉险滩、破藩篱、通梗阻,基本确立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同样是划时代的。不但要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完善为中国式现代化保驾护航的社会主义法治、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夯实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安全基础、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进一步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还要积极防范和化解风险、有效应对外部风险挑战、主动塑造有利外部环境、广泛参与全球治理、拓展和平发展道路等等。这些划时代的使命,定能造就划时代的新未来。

  深刻理解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时间不等人,历史不等人,世界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不实行改革开放死路一条,搞否定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开放也是死路一条。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对于人口规模巨大的国家而言,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深刻理解广泛凝聚改革共识的迫切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发出了向着二〇二九年、二〇三五年、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的动员令,宣示了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的决心和信心。学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全党上下要齐心协力抓好《决定》贯彻落实,遵照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动纲领落实各项举措,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和现代化建设能力。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道理,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确保党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

  □巫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号角,提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次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了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在健全推动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方面,提出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包括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既是我国未来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支撑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理论内涵

  实体经济是以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的生产、销售及相关服务为主体的经济活动,主要是指国民经济中直接创造物质财富的工业部门,同时也包括提供实际服务的服务业部门,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主体。实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充足的物质条件,也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的国力支撑。

  数字经济是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取得突破后,向经济社会各部门逐步渗透并得到充分应用后形成的全新经济和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在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之后进入的崭新历史阶段。数字经济包括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和数字化治理四个部分,其涵盖范围已经突破经济活动范畴,对社会运行、政府治理等多个方面均产生重大影响。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决定》提出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不仅是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两个词表述的次序调整,对两者深度融合的制度建设提出更加明确的要求,而且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进一步深入挖掘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理论内涵;在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框架下,进一步深刻阐释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科学规律。从“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转变为“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是对我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模式的一次重大创新,也是对现有主流经济理论的一次重要拓展。

  无论是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还是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都强调在新型数字技术的驱动下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相互渗透和促进,承认两者之间存在深度融合的自然趋势。数字经济以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实体经济则为数字经济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和需求市场。两者的深度融合,既包括数字经济向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也包括实体经济向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都能够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基本逻辑

  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指引导向。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具体到数字经济领域的科技创新,我国已经走在全球前列。例如,全世界人工智能大模型已经形成美、欧、中三足鼎立的格局。但新质生产力的“新”,关键在于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即要以创新链上游的科技创新高效支撑创新链下游的产业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全新范式,就是要求我国数字经济领域科技创新的新发现快速应用到产业创新中,转化为产业创新的新成果,成为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是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根本力量。实体经济是根基,是数字技术发挥作用的主战场,是数字经济扎根成长的土壤。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就会自然产生对数字经济发展的牵引动能。例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必然首先要求在微观企业层面上,采用数字化手段打破企业内部的信息壁垒,消除不同部门形成的信息孤岛;然后要求在产业链供应链层面上,上下游企业充分共享信息和数据,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交流,通过高效的信息反馈来支撑上下游企业的高效互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整体效率和韧性安全。

  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是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助力。从2014年到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数字经济年均增长率超过13%,从16.2万亿元增长到超过50万亿元。目前,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经稳居世界第二,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必须将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一方面,推动数字技术加快产业化应用,使得创新成果能够落地实施,实现商业化运营。无论是生产新型数字装备、数字产品,还是提供新型数字服务,都成为实体经济的全新组成部门。另一方面,推动产业数字化进程,加快实体经济中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要主动拥抱新型数字技术,用数据化、平台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方式,重塑企业的经营思维,重构企业的商业模式。这将促使原先的实体经济部门焕发出全新的面貌,呈现出全新的动能。

  推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体制机制改革

  围绕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决定》分别阐述了壮大实体经济和促进数字经济两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举措,这与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基本逻辑相一致。只有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都能发展壮大,它们深度融合的吸引力才会自然生成,并内生性地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

  壮大实体经济包括三方面的体制机制重点改革任务,分别是健全提升优势产业领先地位体制机制,优化重大产业基金运作和监管机制,建立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投入机制。促进数字经济也包括三方面的体制机制重点改革任务,分别是健全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制度,加快建立数据产权归属认定、市场交易、权益分配、利益保护制度,建立高效便利安全的数据跨境流动机制。这六方面的体制机制重点改革任务都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直接面向当前我国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各自发展中的堵点和卡点。

  健全提升优势产业领先地位体制机制,要求从体制机制上先发挥我国完备产业体系的优势,再巩固现有优势产业的领先地位;塑造优势产业领域的全产业链优势,为我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推进这方面政策设计与实施改革,应以推动我国优势制造业的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应以强化我国优势服务业的模式创新为主攻方向,充分将数字化技术融合到服务业中去。

  优化重大产业基金运作和监管机制,要求对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产业基金加强顶层设计,提高立法层级,加强监管协作,避免监管重叠,推行分层管理。从制度设计源头考虑政策性和盈利性的平衡,对重大产业基金投资方向、收益率作出合理的规定,并充分按照市场化方式来设计这类基金管理人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进一步拓宽重大产业基金的退出渠道,鼓励多渠道退出。

  建立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投入机制,要求围绕保持我国制造业合理比重这一目标,从投入角度强化制造业投入在全社会投入中的地位。进一步增加我国对制造业的研发投入,尤其要加强先进制造业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优化研发投入结构,鼓励龙头企业和中小型企业联合投入并开展协同创新。进一步减轻企业经营成本,加大对各类违规收费的持续治理力度。鼓励制造业企业开展在职培训,同时政府牵头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力度,提高职业培育质量。

  健全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制度,要求我国在对平台型企业的治理进入常态化监管阶段后,重点针对平台经济中的企业垄断行为,尽快完善和细化反平台垄断的法律制度和框架细则。在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流程监管中,鼓励平台型企业建立自我规制、自我约束的机制。积极适应平台、数据和算法的三位经济结构,设置与平台经济相适应的事后监管机制,创新平台经济下的相关市场界定方法。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监管体系,提升监管机构与执法人员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加快建立数据产权归属认定、市场交易、权益分配、利益保护制度,要求综合考虑数据类型、属性、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完善多维度的法律规制和政策措施。在数据产权归属认定中,要明确数据类型,区分个人数据和非个人数据。基本个人信息的数据归个人所有,伴生个人信息和预测个人信息的数据归个人与信息企业共有。非个人数据则更为复杂,要分不同情形配置数据所有权、经营权和资产权。在数据市场交易中,要建立规范的数据交易平台和市场主体,培育多层次数据要素市场体系,重点提高数据市场交易的透明度,促进公平交易。在数据权益分配中,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初次分配中的效率导向功能,让数据要素生产者按贡献程度获得合理报酬;再分配要采用征收数字税等方式,使全体居民共享数字经济发展成果。在数据利益保护中,要重点保护数据财产、个人隐私等相关利益,明确侵犯个人信息、违反合同约定的数据交易的责任以及责任认定机制。

  建立高效便利安全的数据跨境流动机制,要求在开放条件下,构建兼顾效率和安全的数据跨境流动规则。根据数据的敏感性和重要性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建立快速透明的跨境数据审批流程,对个人数据、商业数据、特种行业数据等制定不同的跨境流动监管要求和审查机制。提供多种合理的数据跨境流动渠道,包括但不限于直接传输、加密存储、云服务等方式,以满足不同场景下数据跨境流动需求。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推动形成统一兼容的国际数据流动规则;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打击跨国数据犯罪和保护数据安全。

  (作者系南京大学江苏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

  策划:刘雅鸣 孙德中 统筹:万川明 

  执行:杨晓东 王华岗 王丹

  责任编辑: 李力 贺新 美编:张焱莉

河南日报理论 04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2024-07-26 2 2024年07月2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