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

《河南日报》 (2024年08月02日 第 07 版)

  □谢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围绕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提出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同时围绕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提出完善产权制度,依法平等长久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面向未来,河南应当积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经济社会行稳致远。

  知识产权是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桥梁和纽带。知识产权是创新和市场之间的桥梁。通过知识产权的许可、转让等方式,创新成果可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这种转化过程,既实现了创新者的经济价值,也推动了社会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的作用,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的支撑作用,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的保障。

  开展知识产权全链条协同化保护。知识产权保护不仅是法律问题,更是涉及经济、技术、社会治理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因此,我们必须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开展知识产权的全链条协同化保护。首先,我们应当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以推进知识产权地方立法为牵引,强化知识产权促进与保护的相关立法工作。着重加快制定新领域、新业态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为河南实施换道领跑战略提供坚实基础。其次,促进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的衔接配合。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行政保护部门和司法保护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协调会商机制和诉调对接机制,既发挥行政保护的高效便捷特点以迅速查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又发挥司法保护的权威性和公正性以依法解决知识产权争议。最后,强化社会共治是保护知识产权的长远之计。应当建立起由企业、社会组织、公民等多元主体参与的知识产权社会共治体系,促进知识产权治理过程的透明、公正和高效,不断提升知识产权的治理效能。通过知识产权宣传活动、知识产权领域诚信体系建设等形式,增强全社会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使每个主体都能成为知识产权的守护者和推动者,形成人人尊重知识产权、人人参与创新的良好氛围。

  优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优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能够为营商环境带来质的提升,吸引和聚集创新资源,促进科技成果的顺利转化,从而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一是要完善技术设施与公共平台建设。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手段,不断提升知识产权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信息平台,实现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管理,为知识产权的查询、申请、保护等提供一站式服务。二是要强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保障。通过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将知识产权转化为可融资的资产,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保险和证券化,通过多样化的金融服务方式降低企业的融资门槛,提高融资效率。三是要加强企业海外知识产权服务。强化公共服务机构的专业人才配备,通过引进和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专业素养的知识产权人才,提升公共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为企业提供海外知识产权的布局、预警、维权等服务,助力河南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

  打造独具特色的知识产权品牌。知识产权保护应当因地制宜,依托河南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探索制定河南传统特色产业、重点产业、优势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在专利保护方面,应聚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等重点领域,建设国家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为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提供有力支撑,推动专利的转化与应用。在商标保护方面,重点围绕机械制造、食品加工、文旅文创等特色产业,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商标品牌,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在版权保护方面,借助河南“兴文化”工程契机,大力启动版权兴业工程,凸显中原文化特色,打造版权精品。在地理标志保护方面,实施地理标志促进运用工程,充分利用“名优特农”等优质资源,培育一批诸如信阳毛尖、西峡香菇等质量上乘、口碑良好、影响大、价值高的地理标志品牌,促进农产品的品牌化、产业化发展。针对种业领域,制定和完善知识产权促进与保护政策,结合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的建设,针对生物育种等前沿技术和重点领域,加快培育优质农作物和植物新品种,确保种业安全与创新发展。

  推动知识产权成果转化落地。知识产权得到有效转移转化是科技成果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省知识产权转移转化率明显提升,目前已建设了22所高校知识产权运营管理中心,3家国家级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平台),释放知识产权供给的源头活水。围绕知识产权成果转化落地,未来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着力。一是积极梳理盘活高校、科研机构的存量专利,打通专利转化运用的关键堵点,加大对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的扶持力度,推动高价值专利的产业化,加速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二是应当建立健全合作机制,引导高校和科研机构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强与市场的对接和互动,深入了解市场现状,推动知识产权成果与市场需求有效对接。三是完善知识产权转化的激励机制,加大知识产权转化考核力度。合理提升高校、科研机构在职称评审和晋升考核中对知识产权转移转化业绩评价的权重。同时,政府通过税收优惠、资金扶持等措施,持续激发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创新活力。 (作者系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副院长)

河南日报理论 07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4-08-02 2 2024年08月0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