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园环境优美。
□明泽
7月28日,信阳工程职业学院产教融合服务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学校学术交流中心举行。推进会期间,还举行了信阳工程职业学院揭牌仪式。现场,来自省教育厅、信阳市等全省近40位领导专家学者,共同庆祝和见证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信阳工程职业学院是2024年4月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专科层次高等学校,明确“扎根固始、立足信阳、面向河南、辐射中原”的办学定位,突出办学特色,培养高水平技术技能型人才,服务省市主导产业发展。学院的揭牌,标志着学校迈进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对于我省职业教育、信阳乃至河南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立足时代 把握机遇
为老区更好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信阳工程职业学院的设立,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个更好’殷殷嘱托,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的需要,是我省高校‘三个调整优化’的重要成果。”揭牌仪式上,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南信阳时指出,“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为加快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职业教育作为与地区经济发展关系紧密的“类型教育”,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久前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进一步凸显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殷切期望,也体现了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高标准,以及推进产教融合的重要性、紧迫性。
进入新时代,随着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成为广泛共识。老区人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没有本土高等院校的加持赋能、没有本地专家学者的智力支撑,科技创新、发展提质终是举步维艰。
2020年12月,固始县委、县政府把握时势、果断决策,着手实施职业学院建设项目,正式踏上了固始高等院校筹建申报之路。三年时间过去,在省市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基本完成了职业学院一二期项目工程建设,一所占地面积565.6亩、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的现代化高等职业院校在豫东南大地拔地而起。学院还先后与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工程学院、信阳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开展合作,设立大别山食品产业学院、纺织服装产业学院、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固始校区等,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中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2024年4月,经河南省人民政府审批,报教育部备案,信阳工程职业学院正式获批成立,并开始招收2024年新生。
潮起海天阔,扬帆正当时。信阳工程职业学院的成立,是信阳市推进教育强市建设,优化职业教育布局结构的重大成果,也是固始县委、县政府把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殷切期盼转化为“大有作为”的深度实践,标志着学院建设发展迈上了新台阶、步入了快车道,将为实现大别山革命老区“两个更好”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赓续前行 创新探索
助力学院发展迈上新台阶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举办信阳工程职业学院的河南世纪教育科技集团,起步于培训学校,成立25年来,一路前行,一路感恩,逐步发展为集学历教育、技能技术教育、教育投资于一体的教育科技集团。厚重的发展历史,创新的发展理念,为学院锻造了一支敢于作为、富有经验的管理团队,打造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为社会输送了近10万名优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和社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得到了各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经过艰辛的努力和长期的积累,如今集团办学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正式迈上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历程,为学校在新时代更高层面、更大范围内参与职业教育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据了解,学院运动设施齐全、通信网络全覆盖,设置18个校内仿真实训中心、20个校外实习和就业基地,建有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等现代化设施。目前,学校图书馆、学术交流中心、教学楼、办公楼、师生公寓、食堂等已全面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为迎接2024年新生的到来做好了充分准备。
学院确立“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放心,让社会认可”的办学理念,设立了“器身动时”的校训,制定了“三年打基础,五年升‘双高’,十年创本科”的奋斗目标,提出了“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主导产业、突出特色”的办学思路。学院今年招收纺织机电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电子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跨境电子商务5个专业,其中纺织机电技术、跨境电子商务为学院特色专业。纺织机电技术专业配备22台全自动电脑横机设备和剑杆织机、倍捻机、整经机等纺织设备,校内建设的大别山差别化纤维技术研发中心,能够全面满足纺织机电技术专业教学科研需要。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则拥有5个跨境电子商务实训室和1个建筑面积1130平方米的电商直播大厅,满足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实训实战需求。
正式获批成立后,信阳工程职业学院加快创新改革步伐,积极探索职业教育办学新模式。一方面,注重内涵建设,提升办学质量。实施人才强校工程,举办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帮扶信阳工程职业学院教师培训班,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专业能力,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队伍。另一方面,注重开放办学,深化校企合作。依托双方优势资源,学院与吉利汽车集团开展多学科、多专业的合作,通过订单培养等方式,为企业量身定制人才,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见行见效,建立校企人才培育联动机制,创新发展产业学院,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对企业的人才供给能力。
聚焦育人 服务社会
培养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尽在征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信阳工程职业学院将重点推进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社会培养大批高素质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二是强力推进专家治校、人才强校工程。面向全国招聘具有高校管理经验的专家、教授组成学院行政管理团队,根据学院章程给予管理团队充分的管理自主权。聘请省内知名专家组成学院战略发展专家委员会,为学院谋发展定方向编规划,探索专家治校、教授治学的工作机制。把人才作为办学的第一资源,把教师作为办学的根本,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加强高水平“双师型”教师的培训,以优厚的福利待遇、优越的生活环境、优良的工作条件和大有作为的视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打造人才聚集高地,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四有”好老师,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三是深度强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立优秀企业与学院联合办专业的模式,实现校企联合,培养企业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优化升级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建设校企协同的现代产业学院等办学模式,把学校放在园区里,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把课堂搬进企业车间,探索创新的人才培养机制,不断提升学院教学质量和就业率。
四是实施特色专业群和品牌专业群建设工程。以信阳革命老区振兴对人才需求为导向,全力服务地方经济,进行省级示范性专业点建设,构建以纺织工程、食品工程为特色的专业群,开设机械加工、电子信息新能源等主导产业,打造品牌专业,服务全省万亿级主导产业。
五是持续加大投入,保障学院持续发展。加大投入补短板,配置先进的教学实训设备,保证一流的教学条件,保证一流的教学水平。加大投入高薪聘请管理团队,保证一流的学校管理。
六是合理构建大安全观工作体系。严格执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安排,牢记安全工作是学校生命线的要求,牢固树立学校大安全观,坚持底线思维,建立集人防、物防、技防于一体的校园安全防控体系,强化与属地有关部门协同,确保实现政治安全、文化安全、网络安全、财产安全和学生人身安全、心理安全。
砥砺奋进新时代,策马扬鞭启新程。信阳工程职业学院理事长、学院举办人黄红表示,学院将以此次揭牌为契机,立足信阳、面向全国,进一步凝聚共识、汇聚合力,瞄准产业发展最前沿,紧跟技术变革新趋势,在学科发展、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平台、产教融合等多维度持续发力,推动学院前沿专业与市县主导产业深度衔接,产出更多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成果、一流人才,把学校打造成引领改革、支持产业发展的区域性高水平特色名校,为加快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