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平 通讯员 化红军 康晓灿)机器人挥动“手臂”,自动抓取、组装各种零部件……8月8日,禹州市恒利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包芯线加工车间一派繁忙生产景象。
“我们生产的包芯线是高端装备制造业必不可少的材料,能够大幅提高铸件在极端环境中的性能,降低铸件生产成本。”指着车床上一根根长长的包芯线,恒利来公司董事长王迎战说,“得益于对研发的持续投入和过硬的产品质量,企业订单已经排到年底。”
恒利来公司是一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生产研发的包芯线、冒口套、球化剂等铸造用改性新材料,广泛应用于高铁、汽车等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当前,该公司产品在全国行业市场占有率达15.5%,包芯线销量居全国第一。
禹州市以制造业为核心,大力推进实体经济发展,“智造”引领、创新驱动,推动企业从粗放型、传统型向高、精、新、尖和集约型转变,由“小而散”向“优而强”发展。
截至目前,禹州市拥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63个,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14个、高层次人才124人,全市规上工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超过85%,有效推动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成为产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立秋时节,在禹州市鼎丰集团新型板材项目建设工地,施工人员正在加班加点赶进度、抢工期。
“目前,深加工、刨片、燃料车间已经建成,主车间正在施工,预计今年10月份建成投产。”该项目负责人余俊杉介绍,鼎丰板材项目总投资12亿元,主要以农林木材“三剩物”(采伐剩余物、造材剩余物、加工剩余物)为原料,研发生产新型建材产品,项目达产后可年产60万立方米超强精品刨花板,实现年销售收入8亿元以上。
项目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源、活力之本。禹州市坚持“项目为王”,按照“先手谋划、当下开工、快步推进、长远储备”的思路,紧盯新材料、装备制造、医药健康三大主导产业,加快恒利来高档孕育剂生产研发、鼎丰新型板材、世邦精铸产业园、天源药业中药配方颗粒等重大项目建设,推动经济发展“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快速增长。
今年前5个月,该市155个年度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85.3亿元,超额完成预定投资。
为进一步优化环境,禹州市以“万人助企联乡帮村”活动为抓手,健全完善领导分包、项目攻坚、专班推进等工作机制,“一企一策”为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把脉问诊”,不断提高服务的针对性、精确性、实效性,通过数智赋能推动制造业发展。
如今,禹州市涌现出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1家、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企业70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34家,一幅以“数”领航、以“智”取胜的产业升级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实践者说
数字化转型是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快推动新型工业化、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禹州市将坚持项目为王、科技为要、转型为纲,向“新”而行、提“质”转型,聚焦优势主导产业持续延链补链强链,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不断增强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的硬核实力。
——禹州市委书记、市长 陈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