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刘禹辛正在对MES界面储能单元进行信息实时监控。郭丽鹏 摄
8月15日,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口腔科主任孙舒寒在为患者讲解口腔卫生保健知识。本报记者 聂冬晗 摄
8月12日,郑州博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实验室,生物工程技术人员邢玉宛正在进行酶免实验。本报记者 王铮 摄
8月12日,郑州博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工人正在生产相关产品。本报记者 王铮 摄
储能电站运维管理员
新型储能风口上的“绿领”
□本报记者 王小萍 王雪红
8月8日上午11点,三门峡市湖滨区诺能储能电站内,一排排储能电池装置就像一个个巨型集装箱,整齐排列,运维管理值班长刘禹辛和同事杨沂颉穿梭其间,认真巡查。
“天气预报显示中午有雷阵雨,这次巡检时,我们特别检查了电站的排水防水是否正常,确保储能站的安全运行和设备的完好性。”刘禹辛说。
诺能储能电站于2024年6月24日正式投运,是三门峡市首个成功并网的独立储能电站,刘禹辛和杨沂颉也成为第一批上岗的储能电站运维管理员。
听惯了“白领”“蓝领”,“绿领”是啥?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今年5月份公布的19个新职业中,储能电站运维管理员就被标识为绿色职业。
从一名“蓝领”到一名“绿领”,刘禹辛用两年多的时间顺利实现了职场转型。
“从事这一行业专业性很强,对电学类的知识要求比较高。”刘禹辛说,他大学毕业后,在打工时认识了一位电工师傅,觉得师傅有技术,工作也轻松,就开始自学与电有关的知识,陆续考取了高、低压电工证,登高证等特种作业操作证,去年还取得电气工程助理工程师职称。
刘禹辛介绍,储能电站主要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类似于“充电宝”。在城市用电低谷时,对储能电池进行充电蓄能;用电高峰时,电池释放电能填补城市电力缺口。以诺能储能电站为例,每次充电可储存消纳新能源电力10万千瓦时,每年可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6000万千瓦时,给社会提供发电量5200万千瓦时,可满足2.6万户居民用电需求。
在储能电站中控室,“00后”杨沂颉熟练地讲解着储能电站的工作流程,他在大学学的是供用电技术专业,毕业后从事了一段时间的光伏发电工作,2个月前应聘到该储能电站当了一名运维管理员,对目前的工作比较满意。
近年来,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绿色产业对具有绿色技能的人才需求显著增长。储能项目作为电网安全运行的“稳定器”“调节器”,正处于高速增长期,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上半年,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40%,对储能电站运维管理员的需求也持续攀升。
杨沂颉果断跳槽,就是看好新型储能这个朝阳产业的发展。“新能源一方面是接入电网的电流不稳定,另一方面新能源用户用电不稳定,因此保障储能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需求非常迫切,未来储能电站发展前景广阔,储能电站运维管理员大有可为。”杨沂颉说。
“电网调令一出,储能电站的响应是瞬间的,各项设备同步启动,这就要求运维管理员知识储备丰富、技术操作过硬。”刘禹辛说,为了更好匹配这个岗位,他带领同事们一直不断地通过专业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弥补知识和技术上的短板。
口腔卫生技师
守护健康的第一“关口”
□本报记者 翁韬 实习生 佘怡佳
8月15日下午4点,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口腔诊室门口坐满了等待就诊的患者,口腔科主任孙舒寒医生在几个诊室间来回穿梭,忙得不可开交。
在孙舒寒的工作清单里,除了牙科临床疑难杂症的诊疗之外,一些相对基础的洁牙、涂氟、窝沟封闭等简单的口腔保健工作也需要他亲力亲为,占据了他相当大的精力。而在未来,这些占据他总工作量将近30%的基础工作会被一个全新的职业——口腔卫生技师所替代。
5月24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示了19个新职业,其中,在医疗健康领域新增了口腔卫生技师,其主要工作任务共有9项,包括口腔洁治或刮治、清除口腔牙菌斑、口腔防龋和窝沟封闭、进行口腔健康咨询和口腔保健科普宣传等。
“在西方一些口腔医学发达的国家,是有专门从事口腔卫生工作的岗位,叫口腔卫生士,而国内在这方面此前仍属空白。”孙舒寒为此还特意咨询了在国外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据孙舒寒介绍,目前在国内口腔诊疗领域,具有口腔临床操作资质的职业口腔医师培养周期很长,客观上造成了诊疗资源的紧缺。而临床实践中,大量的口腔卫生、疾病预防和口腔知识科普等工作,由于临床操作资质的限制,这些基础的口腔预防保健工作大多数还是由口腔医师亲自完成的。
一方面是临床口腔医师资源十分紧缺,一方面又是大量的口腔医师在从事一些简单的临床基础操作,无法腾出有效的诊疗力量。多年来,这种诊疗资源错配、无法满足各层次患者需求的现实正在成为口腔诊疗行业的一大“痛点”。
“而口腔卫生技师的出现,可以把基础的口腔卫生、预防保健、科普宣讲等工作承担起来,未来也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孙舒寒说,仅以口腔牙周病预防的基础工作牙齿洁治为例,按照相关口腔保健标准,成人每人每年需要洁治牙齿1次到2次,仅此一项所需要专业口腔卫生技术人员的数目就不容小觑。
在孙舒寒看来,口腔卫生技师的出现,除了能够减轻口腔医生的工作负担之外,还能够发挥好口腔疾病预防、科普宣教的重要作用,守好群众健康的第一道“大门”。
“最好的治疗其实是预防。”孙舒寒表示,实际工作中,口腔医师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疾病的诊治上,很多时候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做好口腔疾病的预防、科普宣教工作。而口腔卫生技师的出现,能够帮助医生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口腔健康体检、口腔科普等工作,这对于提高全民口腔健康意识意义深远。
“作为医院的口腔科主任,我是非常欢迎设立口腔卫生技师这一职业的。”孙舒寒说,有了口腔卫生技师这一职业,医生可以分流一部分基础工作,解放出更多精力投入到难度更大、专业性更强的临床治疗当中。如此一来,各个岗位都能够各司其职,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中精雕细琢,也就能更好地满足患者多层次的需求。
“口腔卫生技师目前还是一个全新的职业,未来肯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孙舒寒表示,相信未来国家会出台后续的配套政策,逐步完善专业人才培养、资质认证等问题,让这一新兴职业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口腔健康服务。
生物工程技术人员
让生物技术更好造福人类
□本报记者 赵大明
8月12日,记者来到位于郑州经开区的郑州博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赛生物”)生产车间,透过玻璃窗可以看到,一群身穿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正在密闭环境中忙碌。除了生产设备嗡嗡作响,整座大楼显得很安静。
“这是在进行微生物检测培养基灌装工序,属于生产技术的环节。”博赛生物生产部经理邢玉宛向记者介绍,按照近日发布的19个新职业的相关定义,这些从业者都属于其中的生物工程技术人员。
成立于1988年的博赛生物,主营体外诊断试剂的技术开发、生产、销售。它有着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河南省结核病诊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抗体工程研究中心、中国河南留学人员创业园优秀企业等亮眼头衔,是国内IVD(中文译名为体外诊断产品)行业的先驱品牌。
“所谓体外诊断,指的是通过对人体样本如各种体液、细胞、组织样本等进行体外检测,以达到疾病预防、诊断、治疗监测、预后观察、健康状态评价等目的。”邢玉宛介绍,早孕检测试纸条、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等,都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体外诊断产品。
而博赛生物的代表性产品主要有临床微生物检测培养基、肺炎支原体检测试剂、生殖道检测系列、肿瘤标记物检测试剂(酶联免疫法)等。公司现有生物工程技术人员25人,主要分布在试剂研发、生产技术、质量检测、售后技术支持等部门。
科研无捷径,无论是根据临床疾病发病原理研发准确、简便的检测试剂,还是调整生产工艺、确保产品达标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乃至在产品上进行生物反应、把控产品质量,都需要专业人员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由于科学实验周期的不确定性,像邢玉宛一样的从业者,晚上或周末加班就成了家常便饭。
“想成为一个合格的生物工程技术人员,除了需要较强的钻研能力,还要善于观察。”邢玉宛举例,有时候两家公司生产的试剂性能完全一致,颜色却有微小差异。颜色越鲜亮,临床使用时的效果也就越直观、准确,这就要求从业者从原料、工艺等各方面找原因,为此可能需要连续做好几个月实验才能得到答案。
“我国体外诊断试剂产业的市场潜力很大。除了原本数量不小的医院、血站,体检中心和独立实验室也如雨后春笋般异军突起,为体外诊断试剂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谈及这个职业的前景,邢玉宛说,进口试剂及诊断仪器的垄断优势正被国内产品打破和制约。而随着生活标准的提高,人们对健康和医疗品质又有了更高的需求,准确、快捷、便于家庭自测的体外诊断试剂将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主流需求。
“行业在壮大,对从业人员的需求也会与日俱增。”邢玉宛认为,生物工程技术人员成为一种新职业,会激励高校、社会培训机构等建立一系列针对性较强的培养机制,推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与社会需求和企业生产实际相适应。而对于择业者来说,这也为他们提供了很好的专业导向和求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