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孟向东 通讯员 庞磊 王倩)“24小时不间断工作、智能化实时监控食材状态、覆盖内乡聚爱优选在城区的19个门店……”8月26日,在内乡县城区,科技感满满的聚爱无人配送车穿梭于大街小巷,成为一道新的风景线。
聚爱无人配送车是由河南盛达专用车辆有限公司生产的新产品,也是该县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成果。
近年来,内乡县锚定工业强县目标,转型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牧原集团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向新前行、逐新而进,以含新量提升含金量,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向上突围。
引进一个产业,培育一个龙头,造就一个链条。发轫于内乡的牧原集团是全球最大生猪养殖企业,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头部企业。该县全力支持牧原发展,拉长拓宽产业链,奋力打造华夏生猪产业第一县和中国农牧装备之都。
聚链成群,传统产业“脱胎换骨”。眼下,走进该县农牧装备产业园,河南融创新合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化生产线高速运转,正在为牧原赶制智能饲喂控制器订单。
该县通过科技创新加持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快速壮大农副产品加工和装备制造产业。作为农牧装备产业集聚地的农牧装备产业园,聚焦智能化方向,重点招引牧原集团的供应链企业轻资产入驻,已入驻企业38家,年产值达60亿元,在内乡县注册上下游企业近3000家。
走进牧原肉食产业综合体楼房式猪舍,目之所及布满“高科技”,智能声音采集器、智能饲喂、猪舍里空气密闭循环净化等实现了养猪“吃喝拉撒”一键式管理。截至7月底,牧原已研发“种、料、康、养、智”等20大技术,累计申请专利2376项。
开辟新赛道,掘金新产业。该县在科技创新的赋能下,阔步向新能源、合成生物、生命健康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再出发,使内乡成为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地、集聚地。
总投资17.4亿元的合成生物产业园项目用淀粉等合成氨基酸替代豆粕,在全国养猪行业推广使用每年可减少使用大豆2000万吨;拥有国内独家“从猪内脏提取源头到终端制剂”全产业链技术的千红制药与牧原合资的千牧肝素钠项目,为内乡乃至全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注入新活力;联牧兽药制剂项目以智能化、绿色化打造国内一流的自动化药品生产车间,所生产的药品用于猪、牛等动物,产能位居全国前列。
如今,该县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性发展,链式经济、循环经济和新质生产力迭代升级,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培育。
实践者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内乡县发挥牧原集团头部企业带动作用,坚持传统产业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并重,延链补链、集链成群,扩大产业量级、提升产业能级,强企兴业,突破创新,开辟新能源、合成生物和生命健康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赛道,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内乡县委书记 张智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