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体义 见习记者 刘曈
8月28日下午,郑州博物馆“中原象踪”展厅里,有观众戴上AR眼镜,“穿越”至纳玛象活跃在中原的史前时代,尽情享受一次沉浸式文化探索之旅。与此同时,博物馆内的“智慧大脑”正悄无声息地运作,依托物联网技术,精准捕捉整理展厅里的各项数据,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在控制中心电子大屏上。
8月26日,郑州博物馆“数字郑博”智慧博物馆案例荣获第十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数智化专题展区最佳数字展示案例。今年6月8日,国家文物局公布2023年度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推介案例名单,郑州博物馆申报的“以新质生产力提升管理效能 推动智慧博物馆实现新跨越”项目上榜“2023年度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入围案例”。
郑州博物馆围绕智慧服务、智慧保护、智慧管理,以智慧化手段重塑博物馆“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的关系,从底层搭建起智慧博物馆建设架构。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成果突出。
以“智慧”应“需求”
步入规模宏大的博物馆,清晰的观展路线成为刚需。
“我们在郑州博物馆公众号上开设了场馆数字地图导览,游客设置游览的起点和终点,数字地图会自动规划线路,这是郑州博物馆智慧服务最有效的项目之一。”在郑州博物馆一楼大厅,信息资料部主任邵帅向记者介绍。
VR、AR、裸眼3D、AI机器人、全息投影、智能AR导览眼镜、文物知识图谱等新技术和新产品相继落地,给郑州博物馆增添了不少科技感和现代感。郑州博物馆和北京大学合作推出互动装置“向历史招手”,游客站在地面上代表不同年代的区域招手,屏幕则显示出对应年代的馆藏精品。AI讲解员听得懂、答得出、懂得多,游客可根据场馆里的展品直接与其对话,智慧博物馆的互动体验让观众可视、可感、可参与。
“郑州博物馆的AI讲解员如同一位专属于自己的贴身导游,让人感到和历史的距离更近了。”一位游客感叹道。
从扫码入馆到线路查询,从展览推送到需求反馈,一部手机便可畅游博物馆,这是发生在郑州博物馆的真实日常。
“智慧大脑”通过大数据分析掌握观众偏好;舆论监督系统实时捕捉并分析互联网平台上的相关信息,为博物馆优化展览布局与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郑州博物馆积极回应观众需求,改善自身服务。
为博物馆拍“CT”
当前,国内很多博物馆的智能化以展示为主,而郑州博物馆则将数字系统全面打通,把博物馆作为一个整体来做智慧化建设,推动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
实现场馆的高效运营是摆在郑州博物馆智慧化项目团队面前一道急需解决的难题。在监控中心,通过技术人员的操作,记者看到郑州博物馆内部错综复杂的设备管线精确映射至屏幕上,构建出三维立体模型,如同为博物馆进行了全方位的“CT扫描”。系统能精确追踪每台设备的运行状态,实现远程监控。一旦设备出现异常,系统将立即发出预警,工作人员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迅速进行处理。
“团队用5年时间,打通14个分散孤立的子系统。来自楼宇控制、动环系统、多媒体集控系统、信息发布系统的数据沿着看不见的物联网汇集到一起,数据实时更新,像人体中的血液在血管中流动,任何地方发生的问题都清晰可见。”郑州博物馆设备部巡检组长张留涛介绍。
数据跑起来,调度更高效。系统运行以来,工作效率显著提升,设备连续几年运行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影响时间缩短50%。精准管理还带来节能减排的实际效果,场馆用电支出下降13.9%,绿色发展效果初现。
化危机于无形
展柜、陈列展览区和藏品库区等藏品存放地点设置温度湿度及有害气体浓度数据采集点,对文物及其储存环境进行实时监控;藏品库房设置漏水报警系统,及时消除漏水隐患;某个展厅观众人数突然急剧增加,有发生踩踏的风险,客流监测系统便会及时报警,工作人员迅速赶到展厅进行应急疏散、限流……应对各种紧急突发事件,郑州博物馆通过数字化系统迅速处置,将危机化于无形。
“我们不仅要保证文物的安全,更要保障观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现在有了‘智慧大脑’,我们的工作更加高效、更加有序了。”保卫部职工邵鹏飞说。
副馆长郭春媛表示:“博物馆智慧化建设是一条没有止境的路。它不仅提升了管理效能,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原有工作流程。我们希望在未来能越做越深,持续推动博物馆领域的智慧化进程迈向新的高度。”
近年来,我省以郑州、洛阳等地的重点博物馆作为智慧博物馆建设试点单位,探索河南省智慧博物馆的建设模式,取得明显成效。郑州博物馆以可视化应急管理为核心的平台建设,为借助科技手段创新博物馆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效能提供了有益探索。在此基础上,今年3月,以郑州博物馆为依托,联合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等单位,建立了河南省博物馆智慧化创新应用实验室。河南省文物局博物馆处负责人表示,目前,正在对全省博物馆智慧化建设发展现状开展调研。今后,将充分利用这一平台,更好地指导全省智慧博物馆的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