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思政课教师+”模式 提高思政课育人效果(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河南日报》 (2024年09月08日 第 07 版)

  □赵语慧

  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上好思政课的关键在教师,推动“大思政课”建设的关键在大师资,构建“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先进模范”“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的“思政课教师+”大师资模式,是推动“大思政课”建设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思政课守正创新的重要途径。

  构建“思政课教师+”模式的目标指向

  当前,思政课教学中教学内容往往具有普遍适用性,但与学生专业联系紧密度不高,缺乏与社会现实的有机结合,学生获得感不强,学习兴趣不高。构建“思政课教师+”模式,发挥育人主体协同优势,是适应新时代大学生特点,满足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需求与期待的重要举措。

  以大师资作为推动“大思政课”建设的主要抓手,有效整合教学要素和教学资源,旨在实现不同育人主体的优势互补,从而提高“大思政课”育人效果。

  促进思政课教学与专业人才培养相融合。推动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实现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双同”规律的体现。“双同”规律既要求专业课程深挖潜在的思政元素,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功能,又要求思政课教学吸收专业课程的知识内容,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思政课以向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任务,其最大特色就是价值引导,如果没有专业知识的支撑,思政课传达的价值观会让学生感到内容空洞、观念抽象,难以关照自身,从而产生排斥情绪。因此,在思政课教学中应吸收专业知识,让专业知识承载价值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这样的思政课才真实不抽象,才能真正体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时效性。

  坚持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统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认识发展的必然规律,也为思政课提供了根本遵循。思政课的理论性要求思政课要传播真理,培养具有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理论性人才。但抽象的理论需要与丰富的实践相结合,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理论教育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实践教育要以理论为方向和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思政课改革创新,必须将课程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将思政课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增长才干、全面发展、奉献社会。

  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2022年8月,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指出,要坚持开门办思政课,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是由思政课的本质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所决定的。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所谓“讲道理”,就是讲清楚事物发展变化的逻辑,要讲清楚这个逻辑,既需要在思政小课堂以透彻的学理分析服人,也需要在社会大课堂中以鲜活生动的事理服人。学生带着思政小课堂的理论问题走进社会大课堂进行实践检验,再带着社会大课堂中的现实问题回到思政小课堂寻求理论指导,在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中不断明辨是非、解疑释惑。

  构建“思政课教师+”模式的路径指向

  大师资是“大思政课”建设的关键环节,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各行各业先进模范、辅导员,是大师资的重要主体。立足“大思政课”的本质要求,探索构建以思政课教师为核心的“思政课教师+”模式,提升“大思政课”育人主体的协同性,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

  “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协同提高思政课教学针对性。组建课程思政教学团队,一方面充分发挥思政课程对课程思政的引领、示范作用,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增强专业课程育人功能;另一方面开展形式多样的专业认知活动,充分发挥专业课程对思政课程的拓展、延伸作用。马克思主义学院可以邀请学校专业带头人为思政课教师开展专业认知讲座,带领思政课教师到各专业实验、实习、实训场地参观、调研,并通过召开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面对面交流的座谈会等多种形式,让思政课教师对专业情况、专业特点、职业要求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全方位了解,并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安排,为推动思政教育和专业培养有机融合奠定扎实的基础。

  “思政课教师+先进模范”,协同打造思政课实践教学新课堂。根据思政课实践教学需求,进行社会考察调研,选择确定具有典型代表性、示范性的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基地,拟定现场社会实践教学主题。在组织学生现场参观的基础上,由实践教学基地典型代表人物或群体与思政课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共同担任主讲,打破传统的“一堂课一个老师”的模式,打造思政课“实践教学新课堂”现场讲座,实现实际与理论相融合、现场与教材相融合、参观与教学相融合,为思政课实践教学赋能。

  “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协同推进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融合。学生的思想困惑往往是社会现实问题在学生头脑中的投射,是连接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重要桥梁。辅导员作为高校中与学生距离最近的人,与学生接触时间长,更容易发现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构建“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模式,通过聚焦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困惑和痛点,在校内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思政课教师充分参与其中,与辅导员班主任一起将思政课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融合,帮助学生辨别社会生活中的假恶丑、体验社会生活的真善美,让学生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中实现思想成长。 (作者单位:焦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南日报理论 07构建“思政课教师+”模式 提高思政课育人效果(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2024-09-08 2 2024年09月08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