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晓荷
在洛阳市伊川县江左镇周村,有座原工程兵五十四师光辉历程纪念馆,馆内展板上的老照片、展柜中陈列的600多个老物件,记载着原工程兵五十四师21年间投身国防工程建设的重要贡献。这些展品都是由馆长郭武军四处奔走征集而来,承载着这位“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对曾服役过的老部队的深厚感情。
“我当时所在的工程兵五十四师是一支担负着重点国防工程建设任务的部队。”暑假期间,郭武军热情地向一批批前来研学的孩子们介绍这支部队的光辉历史。从20世纪60年代在洛阳组建以来,原工程兵五十四师转战祖国西北、西南、华北地区,在人烟稀少的戈壁沙滩、风雪高原、崇山峻岭间,出色地完成了国家“两弹一星”工程建设和三线建设等任务。“我们为祖国作出了贡献!”这位老兵一脸骄傲。
1973年,18岁的郭武军怀着从军报国的理想应征入伍,进入原工程兵五十四师。其间,他参与了816工程建设。“我们开挖洞体,用风钻和钢钎凿开岩石,打眼装进炸药爆破,再把碎石装进斗车拉出洞外……”郭武军回忆道,作业现场地质复杂,充满危险,战友们的手、肩膀常受伤,但大家干劲十足,没有一个人喊苦喊疼。
随着我国部分重要国防工程完成光荣历史使命有序解密,这支部队“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功勋也逐渐为人所知。
曾是其中一员的郭武军退役不褪色。这位已离开部队47年的老兵,创办了企业,在当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指导下,他牵头成立了伊川县洛成退役军人服务协会,旨在帮助困难战友、困难群众,用心用情开展拥军优属活动。
郭武军一直有个愿望,为老部队建座纪念馆,把这隐秘荣光传承下去。2021年,由他自费建设的原工程兵五十四师光辉历程纪念馆开馆。
在馆内展品中,有一张属于郭武军的请假条。“那是1975年春天,老父亲生病在家,我很牵挂,就请上级批准我出差后回家探亲。可真到差出完了,我又改主意了。”郭武军娓娓讲述着,“我知道当时工期紧、任务重,组织理解我、照顾我,我不能不考虑组织需要,火车到了洛阳站,我硬是没下车,直接回了部队去参加施工大会战……”
红色基因,传承赓续。新兵入伍前在这里接受精神洗礼,退伍老兵在此追忆峥嵘岁月,青年学子也纷纷来此研学。截至目前,纪念馆先后接待访客数万人。
郭武军也成了国防教育宣传员。“有一次,我给伊川县滨河高中的学生讲国防教育课,不少学生和老师深受触动,孩子们向我敬礼,他们说,‘现在的幸福来之不易,一定要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长大参军保卫祖国’,这些话让我觉得很欣慰。”
这段时间,郭武军正在策划拍摄纪录片《重走光辉历程路》。他介绍,这部纪录片主要反映原工程兵五十四师的辉煌历程。“我想尽己所能,让隐秘荣光广为传颂,成为大家携手奋斗的精神力量。”郭武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