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风劲破浪行(礼赞新中国 出彩大中原·漯河篇)

《河南日报》 (2024年09月10日 第 10 版)

  中国(漯河)食博会已举办二十一届,成为国内食品行业“风向标”。图为主会场漯河市国际会展中心。 焦海洋 摄

  漯河市开展多场“双招双推”活动,通过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推介漯河城市、漯河产品,实现招才引智新突破。

  漯河市政务服务中心荣获全国政务服务“模式创新提升优秀案例”。 张松涛 摄

  漯河市在全省率先完成市级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漯河市委宣传部供图

  □本报记者 李宗宽 本报通讯员 王涛 黄伟伟

  历史见证壮阔的征程,时间镌刻奋斗的足迹。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科学谋划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作为曾经的省办内陆特区,漯河有着敢为人先、开放超前的优秀基因,始终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改革攻坚力度不断加大,发展动力更加强劲。

  继连续3年经济增速稳居全省前两位之后,今年上半年,漯河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8%、居全省第1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1%、居全省第1位;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5%、居全省第5位……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居全省第一方阵,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全面领先、持续领先的良好态势。

  加大改革力度 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

  不久前闭幕的漯河市委八届六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漯河市委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 加快现代化食品名城、创新之城、幸福之城建设的若干举措》,提出了9个方面37条改革措施,为指导现代化漯河深化改革明确了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

  新蓝图振奋人心,新征程催人奋进。当前,全市上下掀起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热潮,围绕影响漯河高质量发展的难点、堵点、痛点攻坚克难,以改革破解难题,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

  以改革明晰方向。坚持“文化点亮城市、产业彰显特色、创新引领未来”,在传承弘扬贾湖文化、许慎文化、商埠文化、食品文化“四大文化”中增强自信自强底气,以创新赋能食品工业、食品文化、食品品牌、美食名城建设“四篇文章”,推动产业、创新、文化“三大基座”更富时代性、更具黏合度、更有竞争力。

  以改革赋能态势。更加注重投资、消费、出口、物流“四个拉动”协同发力,聚人气、聚活动、聚品牌、聚业态、聚服务,发展城市经济。围绕创新和开放创造增长点,不断壮大“六个增长点”,深度拓展“十大增长领域”,谋划和培育具有战略意义的增长点,塑造优势,保持加速度,努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以改革强化支撑。统筹外部招引与内部生成,“硬投资”与“软建设”叠加,抓大牵新不放小,推动更多“老树发新芽”“新苗成大树”。“三个五百亿”项目(5个以上投资100亿元以上的项目,10个以上投资50亿元以上的项目,100个以上投资5亿元以上的项目)着力增高度、增内涵、增支撑、增后劲,在创新引领、优势再造上树标杆;民生项目着力提升功能,让人民群众可感可及;文旅项目着力创意集成、促进消费、支撑发展;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着力提升城市能级、更好融合资源。坚持以正确政绩观引领项目,规划、建设、运营一体化推进,做到“干一个成一个”。

  以改革增添后劲。统筹发展和安全,完善大安全大应急框架,推动全链条、全领域、全覆盖防范化解风险。树立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努力把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以工作的确定性应对风险的不确定性。

  释放改革红利 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1%,居全省第1位;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2%,居全省第3位;休闲食品、预制菜、新材料3条产业链负责人在全省重点产业链培育工作推进会议上发言……今年上半年,漯河市产业发展捷报频传,产业链群发展势头强劲、特色鲜明、亮点纷呈。

  改革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漯河瞄准营养健康、食药同源、未来食品三大主攻方向,深化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价值链、制度链“五链”耦合,大力度推进“11+8”重点产业链(现代食品、新材料、先进制造三大市级先进制造业集群11条产业链,县区级8条特色产业链)培育工作,建立“双长制”等工作机制,逐链明确“方案+图谱+清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立足新发展阶段,漯河用好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全市上下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重点突破,聚焦制约漯河现代化建设的突出问题,冲破思想观念束缚、打破利益固化藩篱、突破体制机制障碍,让食品名城更具发展胜势。

  释放改革红利,重点产业链群持续壮大。漯河市现代食品产业集群入选河南省十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双汇、卫龙成为全省重点产业链盟会长单位;新材料产业链的龙头项目金海300亿级氟硅新材料项目开工;先进制造产业链的头部企业利通超高压流体技术产业园部分投产,加速向“先进制造+创新服务”升级。三大主导产业集群规模超2400亿元。预制菜产业规模突破20亿元,宠物食品被誉为“漯河新特产”,临颍县铜基新材料、召陵区鞋革制品等特色产业链迅猛发展。

  释放改革红利,建设全国食品“两个高地”。近年来,漯河以中原食品实验室为核心,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加快建设全国食品创新高地和全国食品创新人才高地。全面落实高层次创新人才“六可选”服务保障政策,即为高层次创新人才来漯河推出人才住房、子女入学、薪酬模式、就医保障、编制服务、资金支持等六种自主选择支持模式;创新推出进一步加快全国食品创新人才高地建设35条举措,实施“柔性引科学家、刚性引团队”和“政录企用”模式……创新之才发展有舞台、创业有保障、创新有收益,“两个高地”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释放改革红利,激励科研成果转化。以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金标准,推出激励导向的分配政策,支持科学家边创新边创业。中原食品实验室成果转化如雨后春笋,以王兴国教授特医食品为代表的一批标志性成果成功落地孵化园,功能性益生菌“快乐酸奶”、护肝固体饮料等30余款新品引爆市场。

  坚持改革为民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我从武汉市过来办理不动产方面的事项,感受到窗口人员专业、细致的态度,整个过程轻松又高效!”前不久,漯河市政务服务中心不动产登记窗口收到了一封武汉市民尚女士热情洋溢的手写感谢信。

  方便群众、提升群众办事体验感是改革的落脚点。去年以来,漯河启动“一把手走流程”活动,漯河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由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坐班,“一把手”在坐班中聚焦企业、群众高频办理事项和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减环节、压时限、并流程,推动政务服务流程再造、服务优化升级。

  既要优化政务服务,也要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在漯河,12345便民热线已经成为高效规范的政务服务“总客服”。热线以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为导向,把热线工单当服务订单,通过开展“民生热线局长接”活动,让“民生”跟着“民声”走,有效化解基层治理的“末梢”困境,让热线服务有速度、有力度、有温度。

  据了解,12345便民热线按照市政府“一体统筹、平台共享、多级联动”的要求,推动存量系统整合融通,话务座席规模扩充至80个,水电气暖热线企业便民服务打包入驻,税务、市场监管、移民热线整合进入,24小时全人工受理企业、群众诉求,形成了电话、市长信箱、政务公开、建言献策、互联网舆情监测、短信、微信、手机APP等多渠道受理,12345“一号响应”,三级责任单位协调联动高效便民的工作机制,实现了服务型窗口平台的数字化、智能化、规范化、标准化体系运转。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暑假期间,孩子经常在社区参加科普和文化活动,受益匪浅。”今年暑期,郾城区孟庙镇五里庙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场亲子手工花馍制作活动正在进行,社区居民田先生看着孩子乐在其中,连连点赞。

  五里庙社区是漯河市首批幸福社区建设试点,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壮”,布局养老服务、儿童托育、创客中心等9大功能区,设置邻里议事、红色驿站等32个功能室,持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持续推进“五医联动”、深化养老服务改革、持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日前,漯河市印发2024年全面深化改革重点任务,一桩桩民生“小事”成为改革发力点,持续提升民生温度、增进民生福祉。

  今年上半年,漯河先后获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预制菜专项监测试点、学龄儿童膳食营养与食品风险监测试点2个国家级试点,“乡村一体化管理和完善待遇保障”政策试点、全省个体工商户保险保障工作试点等7个省级试点。

  改革潮涌,击鼓催征。锚定“两个确保”、持续实施“十大战略”,漯河系统谋划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食品名城、创新之城、幸福之城的新蓝图,全市上下正以“人一之、我十之”的竞进姿态,加快推进新时代漯河“二次创业”,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漯河实践新篇章。

河南日报特刊 10改革风劲破浪行(礼赞新中国 出彩大中原·漯河篇) 2024-09-10 2 2024年09月1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