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山淮水风光好 息州大地满目新(礼赞新中国 出彩大中原·信阳篇)

《河南日报》 (2024年09月14日 第 32 版)

  龙湖公园靓息州。王长礼 摄

  丰碑高耸砺后人。王文 摄

  濮公山下换新颜。

  城市绿肺沁心脾。

  ①一桥飞架富老区。

  ②大坝横亘锁“蛟龙”。

  ③昔日矿坑变公园。 黄玲 摄

  ④引来清泉润万家。

  □余江 胡译丹

  这是一组振奋人心的数据:2023年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4%。

  这是一条逆势上扬的曲线:2023年18个省重点项目、77个市重点项目分别完成年度目标的156.7%、182.8%。

  这是一幅热火朝天的画卷:淮河闾河口港正式开航运行,息县至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发货量突破4万标箱。

  数据、曲线、画卷,共同勾勒出息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轨迹,一起拓印下了息县牢记嘱托、实干争先的印记。

  高楼拔节、路桥速生,产城共长、城乡同兴,教育增智、医疗强身,矿山变公园、大坝锁长龙,生态优先绘美景、绿色发展惠民生……近年来,濮山淮水间充盈着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息州大地上铺陈着新时代奋进的崭新画卷。

  颜值气质“兼修” 释放城市新魅力

  初秋时节,漫步位于息县城东新区的来山公园,小路蜿蜒,树影婆娑;登高望远,满目苍翠。

  原本无山,堆土成山。来山公园是息县采用新区项目多余土方综合利用堆积而成的山体公园,也是继龙湖公园、息州森林公园之后,息县打造的又一个美丽城中公园。

  推窗可见绿,移步皆是景。遵循“让公园走进城市、让乡村拥抱广场”的理念,息县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补齐民生短板,全力构建一个环境更美、品质更好、功能更全、服务更优的美好息县。

  城市的巨大变化,群众看在眼里——“一路一巷两园”精品示范工程,淮河新区户外营地等一个个独具匠心的项目变为美好现实。

  城市的巨大变化,群众感受深刻——贯通多处“断头路”,有序开展破损道路修复,新建改建道路绿化带、城市绿廊,建成各类公共绿地、口袋公园近30处,城市路网新格局正加速形成。

  城市的巨大变化,群众拍手称赞——一批批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持续推进,城市发展中的短板得到补齐,城市变得更加宜居宜业。

  美丽城市,三分建、七分管。息县坚持以景区标准建设县城,以游客的眼光管理县城,在环境洁净、交通畅通、绿化亮化等方面狠下“绣花功夫”。精细谋划、抓好细节、提升水平,不断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和竞争力。加快公园提升、环境整治等工作进度,突出建设实用性、兼顾协调性,通过优化设计、景观美化、文化融入,做到一园一特色,让群众有更多的休闲好去处。

  “我们坚持以建设宜居宜游宜业的山水园林城市为总目标,把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和园林城市作为推动绿色发展、科学发展、造福百姓的一把手工程,做到城市‘颜值’和‘气质’兼修。”息县城管局局长丁新建说。

  穿行在息县城区的大街小巷,一条条宽阔整洁的道路、一座座精巧别致的“口袋公园”、有序顺畅行驶的车辆、徜徉于公园广场的人群,构成一幅幅色彩灵动的流动画面,彰显着这座城市带给人们的舒适与惬意,传递着城市蓬勃向上的力量。

  “一湖碧水穿城过,几处流水几处桥。舟船往来,鱼翔浅底,渔歌互答,此乐何极……”魅力息县,正在濮公山下、淮河岸边悄然崛起。

  产业集链成群 厚植发展新动能

  8月29日,第四届郑州·中国好粮油交易大会举办,来自全国21个省市的400多家企业参展。作为此次展会的冠名商,河南豫道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展台前围满了前来品尝和交流的客户。

  “豫道酸辣粉累计热销8亿桶,荣登2023年酸辣粉类目全国销量第一品牌。豫道黑金酸辣粉长期荣登抖音速食榜第一名,复购率在55%以上。”80后的豫道农业董事长赵豪从郑州回到老家息县创业,历经10年的沉淀,创造了一个行业传奇。

  一块红薯,撬动一条大产业链。总部位于息县产业聚集区的豫道农业,依托当地20万亩红薯种植的资源优势,构建了红薯研发、育苗种植、储存、精深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并围绕红薯原材料生产酸辣粉、粉面类、红薯休闲品等产品,带动当地40000多农户增收、8600名农民就业。

  “我们正全力打造中国红薯研发基地和红薯小镇、中国酸辣粉创新基地和酸辣粉小镇,力争在5年内实现年产值50亿元、10年内打造出百亿级产业集群,带动更多群众在红薯产业链上增收致富。”息县县长郑春介绍,目前酸辣粉小镇一期项目已经投产。

  和赵豪一样,带着生意从浙江回到老家息县创业的许伟铭,靠着做帐篷也实现了事业腾飞。

  车尾帐篷、充气帐篷、胡萝卜造型的帐篷……许伟铭的公司展厅内,各式各样的帐篷琳琅满目。2018年刚回息县时,许伟铭仅为一些国外知名户外品牌做代加工服务。从2021年开始,户外休闲需求增加,他生意越做越大,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并打造了品牌黑骑士。

  “2022年我们300多名工人几乎每天加班赶订单,产品供不应求,公司的销售额翻倍增长。”许伟铭介绍,在抖音平台,公司产品日销售约400件,日营业额约8万元。

  工业强,则县域兴。踏着高质量发展的强劲鼓点,息县不断发挥优势资源,挖掘发展潜力,催生新动能,形成新业态,集链成群,集群成势,在迈向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上蹄疾步稳。

  围绕绿色食品、预制菜、生物医药产业链,依托豫道农业、宏升粮食、春达食品、尧舜粮油、祥润面业、哆吃食品、新厨帮、豫金宏、息半夏等龙头企业,持续实施“中国生态主食厨房”战略,打造百亿级食品大健康产业集群。

  围绕户外用品、纺织服装产业链,支持泰普森、尚莱户外、行嘉户外、天创、德永佳、阿尔本等建好用好产业联盟,推动产品高端化、品牌化,打造百亿级纺织户外产业集群。

  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产业链,依托九如科技、瑞航船舶等龙头企业,吸引关联企业集聚,打造50亿级电子信息制造产业集群。

  秋日的息州大地,高耸林立的塔吊传递着发展信心,接连落地的项目激发出奋进火花,广袤的田野孕育着丰收希望,一幅高质量发展的灿烂图景正在加速绘制。

  民生持续改善 标注幸福新尺度

  又到金秋,息县淮水之滨的信阳师范大学淮河校区,迎来新一年的开学季。2024级莘莘学子从五湖四海踏歌而来,激情奔涌、青春激荡的校园勃勃生机。目前,淮河校区实有在校师生已近万人,县域办大学的道路在息县越走越宽。

  办好教育是息县高质量办好民生实事的缩影。民生跟着“民声”走,息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交出亮丽的“民生答卷”。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大力实施“教育振兴”工程,坚持将人力、物力、财力向教育倾斜,把最好的资源给教育、把最好的教育给孩子,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该县建成了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职教、大学在内的全学段公办优质教育,实现了从深水突围迈向长足发展,从质量落后迈向提质增效,教学成绩更是屡创佳绩。“2023年,全县中考前200名学生基本选择了在县内就读,极大地改变了往年优生外流的囧状。”息县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付超峰说。

  从“饮水难”到“喝好水”。8月1日,息县淮河城市供水工程宣布正式运营,标志着息县人民从此能够喝上淮河的“放心水”,彻底告别了“守着淮河没水喝”的尴尬局面。“淮河水,润万家。”息县淮河城市供水工程是河南省大别山革命老区引淮供水灌溉工程的配套工程,设计规模为日供水18.5万立方米。随着大别山革命老区引淮供水灌溉工程的投用,将解决沿淮103万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问题,灌溉息县、淮滨35.7万亩农田,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涵养淮河水源、改善流域生态环境。

  从“看病难”到“放心治”。作为国家试点县之一,息县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培训家庭医生团队11个、基层卫生技术人员700名,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确保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全面达标,县域就诊率达90%以上。“通过医共体改革,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卒中中心救治单位延伸到乡镇,实现了远程心电、远程影像和远程会诊。乡村急难危重病人更可通过绿色通道直接入住县医院,实现了上下联动、无缝对接,为救治病人赢得了宝贵时间。”息县第一医疗健康服务集团总院长叶梅说。

  从“远方游”到“近郊游”。息县自古风光秀美,东有古赖国文化园、南有濮公山景区、西有古息国遗址、北有息州杉海景区、美丽的龙湖公园居中,揽山入怀、纳河入城。该县立足资源禀赋、深挖文化内涵、提升城市品质,加快文旅产业升级,拓宽文旅发展空间,聚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乐的城市品牌,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文旅融合发展之路,叫响了“美好息县·淮上明珠”文旅品牌。如今,越来越多的息县市民相中“家门口”风景,不出远门就近观光旅游。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息县用一项项惠民暖政,创造更加美好生活,托举起全县人民“稳稳的幸福”。

  淮河奔涌,风帆高悬。

  息县,这个千年古县,正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楫扬帆、乘风破浪。“我们将牢记‘两个更好’嘱托,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作风,埋头苦干、闯关探路,走好脚下的每一步,干好当下的每件事,在加快老区振兴上奋勇争先,在加速绿色崛起上更加出彩,奋力谱写新时代息州大地更加绚丽的新篇章。”息县县委书记管保臣满怀信心地说。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息县县委宣传部提供

河南日报特刊 32濮山淮水风光好 息州大地满目新(礼赞新中国 出彩大中原·信阳篇) 2024-09-14 2 2024年09月1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