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胸科医院。

省胸科医院党委书记袁义强获聘河南省首届无偿献血公益形象大使。

①袁义强带队在新疆喀什地区对先心病患儿免费义诊。

②医师节,省胸科医院院长杨继峰慰问一线医护人员。

③省胸科医院内的医务社会工作站。
□杨蕊
今年8月底,备受瞩目的2024华中心胸大会在郑州召开,成为医学界的一大盛事。
此次大会,数十位国内心胸领域的领军人物齐聚一堂,针对心胸疾病的最新科研进展、技术创新及未来趋势展开了深入交流与研讨,共同助力我国心胸医学的蓬勃发展。
而位于郑州市纬五路1号的河南省胸科医院(郑州大学附属胸科医院),作为此次大会的主办方,再次彰显了其在心胸疾病防治领域的领先地位。
回溯历史,从1978年初创立的河南省结核病防治研究所,到如今蜕变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三级甲等医院,河南省胸科医院,以纬五路1号为起点,不断解码医疗变革,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大医院的使命与责任。
以爱补“心”:点亮患儿生命之光
在省胸科医院门诊二楼,一个很显眼的位置,是省内首家“医务社会工作站”,这里是专门为困难先心病患儿、困难结核病患者提供爱心救助的地方。
先心病是一种严重威胁儿童生命健康的心脏先天发育畸形的疾病,居出生缺陷首位。尽管其发病率高,但群众对先心病的认识有限,再加上高昂的手术费,让不少孩子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这一情况让省胸科医院医护人员感到焦急和痛心。
救治一个先心病患儿,就意味着挽救了一个家庭。因此,2004年,省胸科医院毅然决定自筹资金,开启对困难患者减免活动,随后,这一善举得到了社会爱心公益资金的积极响应。
爱佑慈善基金会、国家能源集团公益基金会、顺丰公益基金会、河南省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近10个爱心公益组织相继加入省胸科医院的减免活动,共同为先心病患儿铺就了一条免费救治的希望之路。
来自青海的轩轩(化名),出生仅五天便被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狭窄和房间隔缺损,急需手术治疗。
面对传统开胸手术的风险与高昂费用,轩轩的父母深感焦虑,后来,经网络无意间了解到河南省胸科医院心血管外科九病区彭帮田主任擅长先心病微创手术,便带着希望前来求医。
入院后,7个月大的轩轩被确诊为特殊筛孔型房缺,彭帮田决定采用微创手术,在其右腋下开约3厘米的小口进行修补,以减轻对患儿的创伤。
“手术非常成功,不仅解决了轩轩的心脏问题,我们的医务社工还积极介入,通过医院减免政策及慈善基金支持,轩轩的先心病得到了全免费救治。”省胸科医院党委副书记魏翔说。
随着口碑的传播,越来越多的先心病患者慕名来到省胸科医院寻求救治。医院接收先心病患儿的床位也逐步增加。
而爱心救治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和延伸——2019年,38名贵州先心病患儿在这里得到了免费救治;2020年,15名西藏先心病患儿得到了及时救治;2014年至今,31名新疆哈密患儿、137名新疆喀什地区先心病患儿在这里成功实施了全免费手术……
“我现在身体很好,体育课也能上。”去年刚做完手术的麦吾兰江常常给他的主治医生彭帮田微信汇报自己的近况,他满怀感激地表示,自己要努力学习,争取考上郑州大学,再次回到让他感到温暖的河南郑州。
值得一提的是,不光在国内,省胸科医院的爱心救助已跨越国界,扩展到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今年3月,10名吉尔吉斯斯坦先心病患儿在省胸科医院开启了他们的免费“修心”之旅。这次跨越国界的医疗援助行动,正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人道主义精神的生动体现。
救治先心病儿童的爱心工程,已成为省胸科医院公益行动的一张闪亮名片。截至目前,医院累计救助了15000多例先心病患儿,救助金额达1.6亿元。
而这份爱心还在延续。
9月19日,省慈善总会·省胸科医院“心曙光”基金项目正式启动,爱心救助基金队伍中又多了一员。该项目以省内患有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及心律失常疾病的困难家庭为救助对象,通过资金帮扶,托起他们的新希望。
“作为公立医院,积极投身公益事业,这是我们的义务,更是我们的使命。”省胸科医院院长杨继峰说,未来,医院将继续秉承“不拒收一个病人,不放弃一个病人”理念,坚持公益之心,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走在健康中国的道路上,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带去温暖与希望。
技术创新:引进人才打造科研高地
在省胸科医院,担当精神不仅流淌在每一次公益行动的血脉中,更深深融入医院发展的每一个细微之处,这股力量同样驱动着医院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作为一所专注于心血管疾病与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的省卫生健康委直属三级甲等医院,省胸科医院凭借心血管内科、心血管外科两大国家级重点专科,以及胸外科、呼吸科、结核科等8个省级重点学科和传染病科、肿瘤科等4个省临床重点/培育专科,稳居行业前列。医院不仅是国家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全国(CDQI)河南省区域中心,还是国家级心衰中心、房颤中心、胸痛中心、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以及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等。医院的CMI(综合技术难度系数)和RW值(病种难度系数占比)连续多年在全省医疗机构中保持领先地位。
在心血管内科,经导管二尖瓣三尖瓣置换术、高危冠脉病变患者介入治疗、ECMO辅助下的心血管介入治疗等多种高危、高难度手术方面,数量和质量均居国内领先水平。而心血管外科在复杂先心、联合瓣膜病、重症冠心病等多种复杂、重症心血管外科治疗技术上填补了省内或国内的空白,手术种类、数量及成功率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其中大血管外科已成为全省最大、全国较大的大血管诊疗中心。
作为河南省胸痛急救网的核心成员,省胸科医院构建了覆盖全省的胸痛急救网络,为急性心梗、主动脉夹层、急性心衰等患者开通了绿色救治通道。这一举措实现了急诊转运、救治和入院手术的无缝衔接,显著提升了急性胸痛患者的救治效率,充分彰显了医院在胸科疑难危重症领域的卓越专科实力。
从河南首例应用食管牵开球囊导管保护的房颤射频消融手术,到中原地区首例人工心脏术(LVAD)后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再到全国首批应用脉冲消融+无导线起搏器植入一站式手术……2024年1月至今,省胸科医院在高精尖技术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用实力诠释了技术创新的力量。
这些成就的背后,是医院对技术创新的执着追求,也是对引进人才、打造科研高地的坚定信念。
“未来,医院将继续加强在临床技术上的探索与创新,力争在更多领域保持领先地位。”省胸科医院党委书记袁义强表示。
科研创新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为了强化科研团队力量,省胸科医院制定了梯度人才引进计划。“今年,医院已经招聘了16名博士,并计划在未来3至4年内引进100名博士。”袁义强说。通过这种建设,医院力求打造一支既具备丰富临床经验,又能进行科研创新的专业团队。
为了进一步提升科研水平,医院正在积极筹建一个综合性的科研平台——中心实验室。同时,医院还计划引入更多高端科研设备,为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提供更加优越的科研环境,确保科研成果能够快速转化为临床应用。
通过人才引进、科研平台建设和广泛的科研合作,省胸科医院正稳步迈向科研与临床相结合的创新高地。
便民就医:全面开放集中预约系统
想象一下,当你步入一个现代化的智慧医院,从挂号到就诊,再到检查、缴费、取药,每一个环节都被无缝衔接起来。
过去那些漫长的等待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快速响应的信息系统——仿佛一个看不见的助手,在后台默默地为你安排好一切。
这样舒心的就医流程,已经在省胸科医院成为现实。近年来,省胸科医院围绕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以群众健康为中心,从关键小事入手,通过一系列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优化就医流程。
针对患者就医中“最头疼”的排队检查问题,省胸科医院加强信息化建设,引入人工智能,并于今年6月全面启用智能检查预约系统。
该系统打破了以往“哪里检查、哪里预约”的旧模式,将不同检查科室、不同院区的医疗资源进行了集中统筹管理,通过系统智能匹配预约资源,为患者提供“集中预约”的省心服务。患者只需一次操作,即可搞定所有检查项目的预约,极大地便利了患者就诊。
以跨院区就诊的患者为例,在系统上线之前,患者需要在不同院区之间多次往返才能完成预约和检查。而现在,患者只需跑一趟,所有检查即可全部完成,并且检查结果会及时反馈给患者,大大提升了患者的就医满意度。
为解决窗口分散问题,省胸科医院整合了医务、医保、财务等门诊窗口功能,设立了门诊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此外,门诊综合服务台不仅为患者提供咨询导诊、预约挂号、轮椅租借、检验报告代邮寄等便民服务,还为老年人就医建立了“绿色通道”,为老年患者提供全程陪同服务。
“病房楼怎么走?”“检查在哪儿做?”进了医院就“迷路”往往成为困扰患者的一大难题。如今,省胸科医院上线了智能导航系统,患者就医再也不会“找不着北”了。据统计,该系统投入使用后,月均使用已超4000余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护士站变身为“结算窗口”,实现了出院入院手续的床旁即办。“不用跑上跑下办出院,这个措施很人性化。”9月6日,正在办理出院手续的刘老先生对这一举措连连称赞。
除此之外,省胸科医院还推行了日间(手术)医疗服务、会诊转诊一站式服务、非急救医疗转运服务、门诊患者医技检查24小时内完成服务、诊间支付服务、医保电子凭证全场景应用服务等一系列便民措施,更好地满足了群众的就医需求。
一切为了患者,是省胸科医院的不懈追求。为了进一步改善诊疗服务环境,历时一年半,一座新的内科综合楼已然拔地而起,今年7月底封顶,预计明年下半年可正式投入使用。
这不仅是该院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更是河南扩容三甲医院优质医疗资源、提升健康河南服务保障能力的重要体现。
未来,内科综合楼投用后,医院基础设施条件将大大提升,其疑难重症专科服务水平和能力也将再上新台阶,更好地造福广大患者。
携手共进:构建医疗协作新生态
作为一家三甲专科医院,省胸科医院深知自身作为行业领头羊的责任与使命。为此,该院主动担当,牵头成立多个专科联盟,并通过建立紧密的协作医院关系,全面推动医疗服务网络的优化与升级。
迄今为止,河南省胸科医院已与155家医院签署了心脏血管联盟、胸部疾病专科联盟合作协议,并与102家医疗机构构建了结核病专科医联体。
“联盟单位与协作医院的共同发展,我们必须坚持互利共赢的原则,时刻关注对方需求,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这才是长久发展的根本。”袁义强深知,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面对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单打独斗已难以应对所有挑战,唯有携手同行,方能更好地服务患者。
以河南胸部疾病专科联盟为例,该联盟通过构建完善的专科人才培新体系、业务指导机制、分级转诊制度以及远程会诊中心,实现了上下联动、优势互补、互联互通。这使得基层患者能够在“家门口”享受到省级医院同质的诊疗服务,真切感受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所带来的便利。
在日常工作中,省胸科医院的专家团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联盟单位和协作医院的同行开展远程会诊。特别是通过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实现实时线上会诊,及时解决临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显著提升了联盟单位和协作医院在疑难、复杂病例方面的诊疗能力。
同时,省胸科医院积极发挥其在全省乃至华中地区的引领作用,向全省75家协作医院派遣专家团队,构建起覆盖全省、辐射华中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通过派驻团队、专家坐诊、查房带教、专科培训、手术示教以及基层医护人员来院进修学习等多种途径,省胸科医院大力提升了基层医院的救治服务能力。这使得许多原本需要外转的患者现在能够在当地得到有效治疗,为真正实现“大病不出县”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2年上半年,禹州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荣获国家规范化建设二级医院优秀单位,并顺利通过二级甲等医院的评审工作;2023年,该院的胸痛中心又一次性顺利通过了国家胸痛中心的验收……值得一提的是,自2020年年底禹州市中心医院成为河南省胸科医院的协作医院以来,在省胸科医院专家的悉心指导和支持下,禹州市中心医院在心血管专业冠脉介入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已能够独立开展多项诊疗技术。这一成果标志着省胸科医院在助力分级诊疗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突破,也为未来医疗协作新生态的构建提供了宝贵经验。
历经四十余载风雨,河南省胸科医院正在昂首迈入发展的“快车道”。
“追、赶、超”,似乎是省胸科医院一种独特的气质,滋养着医院一往无前,勇攀医学高峰。
时至今日,省胸科医院当初一个又一个目标,已经逐步成为现实:完成医院三甲创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有效落实、成为知名大学附属医院、做大做强五大重点专科、确立医院在专科疑难重症领域省内领军地位……
然而,在拥有一亿人口的河南,省胸科医院担负着全省胸部疾病危急重症治疗重担,应该有更高的站位、定位和地位。
使命使然,责任在肩。省胸科医院提出,到2030年,要成为全国最好的胸科医院。“全国最好”,是医院努力的方向,更是它追求卓越、勇担重任的气魄和决心。
前路漫漫亦灿灿。袁义强表示,未来,医院将继续秉持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的崇高使命,牢记“吃苦耐劳,务实重干,不屈不挠,谦虚谨慎”的精神,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务实的行动、更加不懈的韧性,锚定目标,矢志不渝,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