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忠报国古县 今朝向美而生(礼赞新中国 出彩大中原·安阳篇)

——看汤阴县如何提升城市品质与内涵
《河南日报》 (2024年09月27日 第 22 版)

  ①汤阴县永康佳苑人才公寓外景。原金贵 摄

  ②文笔塔倒影。张鸿新 摄

  ③油菜花田。 王计亮 摄

  ④航拍人民路 王计亮 摄

  ⑤夕阳美如画。 黄家群 摄

  ⑥二月湖水清景美。 张其林 摄

  城市综合体。王计亮 摄

  建设,孕育着发展的希望;民生,于城市更新中增进。近年来,汤阴抓建设,促民生,提品质,展风貌,依申请为企业纾困解难,应需求为民生发展排忧解愁。作为城市更新最为生动的体现,一个个民生项目的建设,连接百姓福祉,融入城市发展的脉络中。

  这座城,积淀了千年厚度,岳飞、周易讲述着古老的故事,无数传说流淌在城市的每一处古迹中。如今,纵横交错的城市道路、日益宜居的城市住房、绿意盎然的生态环境……千年古县汤阴日新月异,魅力无限。

  水系修复 风光更旖旎

  “水系两岸不但风景优美,而且文化氛围特别浓厚,我每天都来这里转转。”日前,在刚刚竣工的汤阴县水系工程风景带,附近居民蔡小庆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兴奋地对笔者说。

  汤阴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有5000多年文明史、3400多年文字史、2200多年建县史,享有“千年古县”美誉。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周文王拘而演《周易》、岳飞精忠报国、扁鹊悬壶济世的故事家喻户晓。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体现更多文化气息,为城市注入文化之魂,让广大群众享受到优质的公共文化资源,是汤阴县城市建设者们追求的目标。

  近年来,汤阴县在下大力气建设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基础上,提升改造岳飞庙、羑里城等景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项目。汤阴县还以历史文化为依托,恢复古城墙、护城河、砚湖等;建设忠武街,打造岳飞文化旅游街区;通过对老城区的甜水井街等8条街道进行改造,融入宋朝、明清建筑风格,增强城市文化底蕴,让这里的一砖一瓦打上“汤阴烙印”,一景一园讲述“汤阴故事”,一街一巷凸显“汤阴特色”,把文化融入城区的每个角落,让生活在古城的人们真切触摸到了汤阴延续千年的历史文脉。

  汤阴县持续画好“一轴三联同心圆”,绘好美丽水画卷。“一轴”即整治水环境;“三联”即“供优质水、治理污水、排放好水”,努力画好水环境同心圆。

  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温度。信步在汤阴城区,指路牌上、路灯基座、窨井盖上、公交站台,处处能看见“汤阴”LOGO徽标。徜徉在景色怡人的人和公园、汤河公园、城南公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忠报国、自强不息等“语录金句”和雕塑无处不在,用“只要哪里有人,哪里就有文化”来形容汤阴的城市文化建设一点也不为过。

  春风化雨润无声。漫步在汤阴街头,在周易“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岳飞“乃文乃武、精忠报国”、扁鹊“悬壶济世、达己救人”等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下,感受汤阴这座城市小而美的独特魅力。汤阴县将诸多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元素生动、深入地融入市民生活,使广大市民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滋养,为汤阴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文旅产业是候鸟经济,哪里环境好,旅客就往哪里飞。城市精不精致,游客最有发言权。汤阴县借势电影《满江红》,推出“背诵《满江红》、免费游岳庙”活动,重启汤阴元宵节文艺汇演,成功举办纪念岳飞诞辰920周年、半程马拉松赛、艾草文化活动、诗经文化活动等系列文旅活动,带动汤阴文旅强劲复苏。年旅游接待达290余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16亿元,均创历史新高。汤阴县被评为河南省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县。

  城乡提质 举步皆是景

  移步皆是景,举目满眼新。汤阴以打造豫北最美县城的大手笔、大气魄、大动作,正在悄悄地刷新人们的视觉感官。一座生态优美、宜居宜业、宜养宜学的美丽县城正在快速发展。

  为增进民生福祉,汤阴县新建改造中华路、光华路等道路14条,永通大道实现路通灯明;新铺热力主管网10.3公里,新增供热挂网面积71万平方米,供暖通气小区达到14个、企业达到37家;新建改造公厕23座、垃圾中转站7座,设立10处便民摊群点,人和公园摊群点容纳摊贩200余家,成为示范性便民摊群点。

  汤阴县聚焦城市发展短板,深入实施易涝点整治,加快城南、城北污水处理厂及雨污管网建设,推进供热管网及供水设施设备更新改造。制定城市更新具体方案,重点谋划城市更新项目,不断优化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

  该县还因地制宜,大力推进公园、游园、广场等公共绿地建设,推动城市增绿提质,让城市绿地增加更多文化元素,彰显城市文化魅力、城市气质。

  城市品质与内涵提升了,乡村建设必须跟上。近年来,汤阴县坚持以魅力县城为中心、特色小镇为纽带、美丽乡村为基点的发展思路,促进小城镇与中心城区功能相结合、与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与服务“三农”相结合。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序带动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助力乡村振兴。

  结合本地实际,县城周边的城关、韩庄、白营、伏道等乡镇,合理安排城乡、田园、产业、生态空间布局,形成协调一致、科学合理的城乡发展模式,营造“城在园中、园在城中”的公园城市风貌。韩庄镇围绕汤河两岸初步打造成以教育培训、研学游学、餐饮住宿、农耕体验、休闲度假等于一体的“一河两岸”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带;瓦岗镇依托《邶风》发源地,精心打造诗词小镇;五陵镇依托传统瓜果种植,倾心打造瓜果小镇;任固镇依托发达的林业,用心打造绿色小镇等新兴小镇业态。汤阴县还通过乡村“厕所革命”、垃圾分类、环境整治等,实现农村生态、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三生共赢”。

  住房改造 生活更舒心

  日前,在汤阴县汤河北岸一中家属院内,准备外出办事的董跃进夫妇满脸的笑容。

  “院子平了干净了,下水道更畅通了。老旧小区改造,的确为群众办了好事、实事。”董跃进笑呵呵地说。

  “小区这一改造,显得有了朝气。感觉每个人的精气神都不一样了。”董跃进的爱人接过了话茬。

  老旧小区环境脏乱差,既是小区居民的“心事”,也是城市治理者的“心病”。汤阴县把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作为城市有机更新的关键着力点,加大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促进人居环境改善和城市品质提升,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百姓点菜,政府买单”。近年来,汤阴县80多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全部完工,这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福祉。“老旧小区改造了,我这个80多岁的老婆子,又感受到了‘幸福悄悄来敲门’。”时代家园老住户王奶奶脸上笑开了花。

  住房问题关系民生福祉,与人民生活舒适度、幸福感密切相关。汤阴县通过老旧小区改造,不仅做好楼顶防漏、外墙粉刷、道路平整等“看得见”的“面子”工作,更注重下功夫整改“看不见”的雨污分流、线缆入地等“里面”的问题,为居民生活带来了舒心和便利。

  住房好了,人心更安宁。“有家才能安心工作,人才公寓帮我们解决了很多后顾之忧。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做好本职工作,发挥技术优势,为汤阴强化创新驱动高质量转型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人才公寓的住户吕勤说。她的老家在驻马店,从安阳工学院毕业后,也曾有过去大城市发展的打算。2020年9月,还是经不住汤阴这个千年古县的“诱惑”,毅然来到位于汤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法律出版社工作。

  引得来人才,留得住才是硬道理。近几年,汤阴县通过不断优化人才引进政策,细化关心关爱措施,用心用情为各类人才解决实际困难,营造爱才敬才的良好社会氛围,深度打造了“近悦远来”的良好人才微生态,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智力保障。

  鼎新而来,看今朝岳乡风景如画。建设“东方智慧地 精忠报国城”的宏愿,已融入汤阴人的血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汤阴实践,已点燃了这座城市的豪迈激情。待明朝,美丽汤阴必将更加耀眼夺目!

  策划:马卫红  杨健

  文字:宋艳丽

河南日报特刊 22精忠报国古县 今朝向美而生(礼赞新中国 出彩大中原·安阳篇) 2024-09-27 2 2024年09月2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