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科技城科技创新园的建设,将助力郑州市打造高科技人才基地、建设高端科技研发区,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本报记者 聂冬晗 摄
中原动力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研制的人形机器人。本报记者 聂冬晗 摄
鲲鹏软件小镇。周常剑 摄
□本报记者 王延辉
郑州,一座越来越“科里科气”的城市。
如意湖畔,郑州国际会展中心,见证了一场又一场盛会。
前不久,第七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2024中国(郑州)新能源汽车生态伙伴大会暨智能网联汽车大赛、2024河南与跨国公司合作交流会、2024中国算力大会接踵而至,一大批重点项目相继签约郑州。
与高铁郑州东站相去不远的中原量子谷,启动建设满一年。
作为河南省科学院与中原科技城融合发展的首个重大项目,中原量子谷边建设边科研边聚人才边出成果,近期首次集中发布了14项科研成果,涉及高端芯片、激光制造、量子科技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北龙湖北岸,风景旖旎,省实验室、一流大学郑州研究院、头部企业研发中心、产业园等有序布局,彼此辉映,形成集群。
不久前,核心系统合同正式签约,国家超算互联网核心节点项目建设步入快车道,抢占算力产业、数字经济发展制高点;每隔一段时间,哈工大郑州研究院、北理工郑州研究院便会开展技术成果转化推介会,企业、投行纷至沓来。
不进则退、慢进亦退、不创新必退。近年来,郑州市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落实省委“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部署,奋力建设国家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坚定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华山一条路”。
人工智能之城、算力之城、量子之城、传感之城、软件名城、新能源汽车之城、钻石(超硬材料)之城……郑州,正被打上一个个充满科技感的新标签,昭示一个大有可期的新未来。
积厚成势——科创局面悄然嬗变
“没想到,‘中规中矩’的河南,科技创新谋划如此大格局,人才引进如此大力度,给我的舞台如此大手笔。”国内知名儿童发育行业专家禹东川受聘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学术副院长、双聘PI,举家从南京迁居郑州。
“河南和郑州在科技创新方面做得非常不错。”“河南省科学院重建重振真的很不容易。”日前,跟随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视察组来豫的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科技大学校长朱叶玉如第一次来到郑州就被“惊讶”了。
科创局面悄然嬗变,让更多人对这个曾经的“创新洼地”投以重新审视的目光。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今日之郑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视科技创新,都需要科技创新,都渴求创新人才。
立足长远,力挺科技创新,把最好地段用于建科技城、最优越环境留给科研人员、最精干队伍服务科学家。这是郑州的取舍!
欲建高地,先起高峰。
以郑东新区全域260平方公里为支撑,中原科技城与河南省科学院、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三合一”融合发展向纵深推进,这个创新之“核”,足够大,也足够硬;重建省医学科学院,建设中原医学科学城,“一院一城一产业集群”融合发展……郑州积极参与构建、深度融入全省“三足鼎立”的科技创新大格局。
创新,从来都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缺少一流大学,缺少一流科研院所,郑州如何破局创新?
“加快一流大学(科研机构)郑州研究院建设,力争再引进6—8家一流大学研究院。”9月18日,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系列主题郑州专场新闻发布会上,郑州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
创新平台其势已成。中原科技城在全国348个科技城中跃居第19位。“高校天团”“科研创新天团”频频上新,引进支持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中国科学院过程所等14家大院名所在郑设立新型研发机构;围绕支撑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主导产业所亟须的创新资源,已引进落地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8所一流大学郑州研究院,赋能产业发展。
“努力进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像嵩山一样屹立在中华大地。”走进嵩山实验室,映入眼帘的这句话激荡人心。
作为河南省首家省实验室,嵩山实验室揭牌运营三年来,聚焦广义功能安全和多模态智慧网络任务,先后发布两项科研攻关重大成果、三项原创性重大科研成果,引发业内广泛关注。
从0到13,重塑重构省实验室体系在郑州不断“开花结果”,全部由两院院士担任实验室主任。目前,郑州拥有国家级研发平台68家、重建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14家,建成各级各类研发平台5616家,一大批省实验室、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研究院、中试基地等高能级创新平台集聚郑州,打通创新与应用的“任督二脉”。
落子布局,积厚成势。《郑州都市圈发展规划》成为全国第10个获国家发展改革委复函的都市圈规划,郑州市入围全国特大城市行列,成功争取国家对郑州市核心功能定位由三项扩充为四项,增加了“科技创新高地”。
革故鼎新——创新生态持续优化
“你不是天天发愁一个人在外面单打独斗,有好的科研想法也无施展空间吗?来河南吧!这里有日益良好的创新生态和无限成长的空间。”当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贺军跟自己一席谈之后,任宣儒下定决心举家来郑州二次创业。
2022年,来到河南之后,郑州市为其所在团队解决产业化基地选址和用地问题;首期设备仪器经费总额高达6000万元,全程没有任何行政干扰。
“来对了!在这里可以心无旁骛做有用的科研,各方面的自主权让我真切感受到河南省、郑州市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改革力度。”身为省科学院碳基复合材料研究院副院长的任宣儒由衷感慨。
推动高质量发展,既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
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实施“揭榜挂帅”“赛马”制;实行“PI制”、科研经费“包干制”,赋予战略科学家、领衔科学家、首席科学家决定性的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支配权、资源调度权、人力使用权;坚持“破四唯”与“立新标”并举,创新科研管理、项目运行、资金运作、成果转化、激励评价等机制;建立企业出题、政府立题、科研破题协同机制……郑州厚植创新生态、搭建创新平台,让想干事的人有事干、能干事的人干成事。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这再次鼓舞了郑州持之以恒推动科技创新的信心与决心。
“改革创新始终是中原科技城发展的核心动力,在体制机制改革牵引下,累计招引领军项目559个、各类高层次人才3300余人,引进高新技术企业664家、科技型企业1233家,集聚各类数字企业3600家,建立了一批高能级研发平台,引领支撑全省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建设。”郑东新区党工委委员、中原科技城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赵凯深有感触,“近三年的发展实践,充分说明路是正确的,要坚定不移走下去。”
发展,是一步接着一步的破题与奋斗。
科技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怎么办?2023年,郑州推出“郑科贷”业务,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设立10亿元天使投资基金,引导各类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科研机构成果转化率低怎么办?打通堵点、消除痛点,构建“基础研究、科技攻关、技术应用、小试中试、成果转化”全周期全链条创新体系,贯通“政产学研金服用”,推动更多科研成果、前沿技术跨越“死亡之谷”,从实验室走进生产线、走向大市场。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累计引进一流领军人才620多名,在郑院士88人,近三年留郑大学生近60万人,人才总量增加到290万人……郑州市多次系统升级“郑聚英才计划”,深入实施青年创新创业行动等,制定“一事一议”引才、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等19项配套政策,人才公寓投运规模全国第一,持续为人才提供全方位、全链条、全周期服务,创优人才发展大生态和用人单位小气候,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聚人才,兴科技,谋创新,强省会。创新发展已成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主旋律、最强音。
向新求质——创新发展动能澎湃
在郑州这片历史厚土、创新热土上,“现实之需”与“创新之力”相互契合,“发展之要”与“企业可为”彼此辉映。
——“顶天”的科研成果在“立地”。
站在展厅,北理工郑州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柏利介绍着展板上的一个个“大咖”,“豫理同行,越来越多的院士正与郑州产生交集,目前研究院已引进10个院士团队和40余名国家级领军人才。”
瞄准产业需求,北理工郑州研究院围绕智能科技与数据技术、信息通感与新兴电子、医工融合创新医疗、新兴功能材料应用开发四大方向,从北理工24个国家领军学者团队遴选入郑团队,导入资源拓展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引进高端人才,“种出”纳米金刚石;获批全省首个工信部重点实验室;累计招收硕、博研究生超千人;筛选出20余项成熟度高、落地性强的待转化科研成果,积极融入河南产业链、创新链……落地中原科技城三年多来,哈工大郑州研究院始终与郑州赋能共生。
从郑州市红专路58号一座不起眼的院落,搬至中原科技城最具活力和“科技范儿”的智慧岛上,省科学院以重建重振之姿策源创新,42家研发实体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启动“卡脖子”难题攻关,促进科研成果供给端与产业需求端有效对接。一座没有“围墙”的科学院,构建起新的创新生态圈。
——科学家与企业家紧密联系起来。
新质生产力从哪里来?把科学家、企业家这两个“家”放在一起便会产生新质生产力。
在中原量子谷,企业与科研机构交错布局,试验设备共享,企业家与科学家随时交流碰撞火花,这种“左邻右舍”的创新生态,正孕育一个新的未来产业集群。
“跟传统的科学家自己出题、自己解题不同,这种方式新颖且高效。通过科学家解答企业问题,可以发现新的发展方向,找到更多应用场景。”自从入驻中原量子谷,长江量子科技(郑州)有限公司总经理范犇越来越尝到了“甜头”。
与省医学科学院、省中医药科学院相邻,郑州临空生物医药园扎堆入驻40余家药企。从整个生物医药产业链条来看,重建后的省医学科学院打通了从源头创新到中试孵化、产业化应用的全产业链体系,让企业找到了一棵背靠的大树。
——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日益强化。
成立短短四年多时间,中原动力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以具身智能研究及应用落地为方向,为企业打造聪明的“机器人员工”;APUS在郑州建立全球第二总部,落地多领域智慧应用,取得河南省首张大模型备案牌照,赋能千行百业;作为全省先进计算产业链“链主企业”,超聚变不断“聚变”,稳居国内服务器市场份额第二……
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向“新”。全省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数量达51家,郑州有13家。以郑煤机、中铁盾构、宇通客车为代表,越来越多的郑州制造品牌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进入中高端、成为关键环。
勇摘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郑州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苹果手机、智能网联客车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气体传感器、超硬材料、新型耐火材料、铝板带箔、冷链食品、体外诊断产品生产基地。
一连串数字,标注郑州创新发展的跃迁刻度。
一体推进传统产业提质、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布局,郑州市向新求质,拥有高新技术企业5800多家、科技型企业1.3万家、专精特新企业3554家,20条重点产业链协同发展,形成六大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50%;
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超过2.67%,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超过80%,技术合同成交额三年翻番、突破650亿元,科技创新集群排名进入全国前20、智能制造发展指数晋级全国20强、算力发展评价居全国第14位……
科技创新已然成为郑州发展的第一动力,引领经济发展实现动能之变、结构之变、质量之变。创新的基因也已融入郑州发展的血脉之中,铸就城市新品格、新气质。
创新为要起宏图。科技创新的满天繁星,正汇成郑州高质量发展的璀璨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