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新密,当地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实现了重要线路无人机自主化巡检率100%,走在了郑州地区前列;轻轻点击“一键顺控”指令,变电站内相应线路的开关、闸刀即按照预设流程完成设备状态切换,这个在郑州地区也是率先实现;与此同时,他们还建成自愈线路37条,这些线路一旦“发烧感冒”,即可自动断开故障、转移负荷,群众用电实现故障“零感知”。
近年来,国网新密市供电公司通过加强数智电网建设,进一步优化了电力系统的运行管理,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走出了一条安全高效的电网保供之路。
无人机自主化巡检
在新密,35千伏以上的主网线路全长485公里,共有2100基线塔。这些重要线路全部实现了无人机自主化巡检,巡检率达100%,居郑州地区前列。
说起无人机自主化巡检,国网新密市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副主任陈晓东表示,从方式上说,以前人工巡检一条线路,需要兵分两路,从两端向中间巡检,而现在单人单车就可以做到。从工作效率上说,以前人工巡检,需要手持望远镜,耗人耗力,如今只需放飞无人机即可,巡检更加高效,成本更低。从实际效果看,以前人工巡检时有很多限制,即便有望远镜,也会存在视角盲区,而无人机自主化巡检,可以做到全方位、无死角巡检,精确率更高。
新密的无人机自主化巡检,是按照后台设定好的流程进行,工作人员更省心,后台收到的数据更全面。陈晓东说,要想做到无人机自主化巡检,前提是“激光雷达点云建模”。2023年3月至9月,他们利用半年时间建模,一比一还原线路现场,然后生成模型,规划航线。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模型中,无人机的位置、拍照的位置全部做好规划,实现无人机自主化巡检时“无死角”查看。
变电站“一键顺控”
9月6日,在新密境内的110千伏溱水变电站内,变电运维人员来到二次设备舱,打开电脑,对“一键顺控”功能进行模拟操作,相应线路的开关、闸刀即按照预设流程完成设备状态切换。
“变电站每年都要进行周期性检修,这时候要进行停电、复电操作。对电力行业不了解的人往往认为,往下一拉开关就可以停电了,再往上一推开关就可以送电了。实际上,无论是停电还是复电,都要进行频繁的倒闸操作。”该公司运维检修部主任马宏彬说。
原来,实现“一键顺控”之前,工作人员需要去现场进行倒闸操作,操作步骤有五六十项,可能要来回跑十几趟,费劲不说,还会大大增加停电时间。如今,他们实现了“一键顺控”操作,也就是将传统倒闸操作烦琐且费时费力的操作步骤,固化到计算机程序中进行自动控制,这不仅能实现远程操作,人身伤害和设备误操作的风险也更小了,运维操作可节省一半时间,效率显著提升。
实现“一键顺控”,还需要加装位置确认等辅助设备,对原有五防设备、监控设备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
据悉,早在2022年7月2日,110千伏溱水变电站就实现了“一键顺控”,这也是郑州地区首个实现“一键顺控”操作的变电站。而在2023年,新密市110千伏长乐变电站、110千伏观音堂变电站也实现了“一键顺控”。今年,还将有四座变电站实现这一功能。
在新密,越来越多的变电站实现了“一键顺控”,对于用户而言,变电站停、复电操作的时间变短,影响越来越小,生活幸福指数倍增。
建成自愈线路37条
城区配网线路就像人一样,总会有发烧、感冒、打喷嚏的时候,配网出了异常或者故障,部分区域就要停电,即便快速进行抢修,也往往会给市民的正常生活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密,今年已经建成37条自愈线路。所谓自愈线路,就是线路有病了,系统会迅速确定故障点,同时实现快速隔离和负荷转供,从而提高事故处置效率,实现配网调度从盲调到主动抢修的转变。
该公司副主任冯一展说,以前线路某个地方一旦出现故障,要赶赴现场排查、确认故障,全部搞清楚后才能抢修,从停电到复电往往需要两三个小时。为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提升群众的用电获得感,去年开始筹划自愈线路建设,今年年初正式启动。
“建设自愈线路,首先要依靠数字化技术,建设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现配电网设备图模100%全覆盖。”该公司运维检修部(配网)副主任刘才源说,而在线路侧,主线路、分支线路、用户分界处都加装了开关,实现“用户故障不出门,分支故障不进站,干线故障不全停”,无论哪个地方出现故障,调度都会准确告知故障区段,工作人员再也不用赶赴现场反复排查确认故障了。
在新密,目前10千伏线路共203条2600多千米,建成的37条自愈线路,主要覆盖了城区线路,这些线路上用户多、负荷大,不容有半点闪失。根据规划,今年要建成66条自愈线路,未来还会加大力度,实现自愈线路全覆盖。
让电网数智化,让用户“智”享高效、优质服务,为美好生活赋能,这是国网新密市供电公司永远不变的目标。
(傅晓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