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红亮
红色基因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也是培育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动力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9月22日下午,河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与河南工程学院共同召开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暨弘扬传承杨靖宇爱国主义精神座谈会。与会领导和专家围绕杨靖宇将军的丰功伟绩、杨靖宇精神的核心内涵,以及如何弘扬传承杨靖宇精神发表了真知灼见,并对如何传承弘扬杨靖宇精神达成了共识。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原院长、河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 张立勇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时强调:“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河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与河南工程学院共同召开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暨弘扬传承杨靖宇爱国主义精神座谈会,就是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高举红色旗帜、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新时代弘扬杨靖宇精神对于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我们就是要通过对杨靖宇等英雄模范的学习,教育广大干部和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坚定听党话、跟党走。
●河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 杨宏杰
我当兵是在杨靖宇的家乡——驻马店确山,当兵后过的第一次组织生活是在李湾村杨靖宇的家。杨靖宇将军是军事家、革命家,有深厚的爱国情怀。爱国情怀的萌芽应该是他开始受教育的时期,尤其是在河南工程学院求学期间,接受了先进的文化,接触了马列主义,从一个民族主义者转变为马列主义者。用先进的理论做指导,杨靖宇先后到开封、洛阳等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1932年,受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杨靖宇带领抗联第一路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最后只身与敌周旋5昼夜,壮烈牺牲。希望河南工程学院利用教学科研的优势进行研究,用红色基因铸魂育人,在青年学生中宣传杨靖宇精神,让红色基因在青年学子心中扎根,在血液中流淌,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河南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刘永涛
著名革命英雄杨靖宇是河南工程学院的杰出校友,更是河南工程学院办一所有情怀大学的精神给养。近年来,河南工程学院充分利用杨靖宇杰出校友这一独特的红色资源,把弘扬杨靖宇精神作为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抓手,实施“红色基因铸魂行动”,打造“学在靖宇母校,心怀家国天下”育人品牌,多形式多渠道传承和弘扬杨靖宇精神。利用校内建设的青年杨靖宇纪念馆、靖宇小道,逐渐形成了“九个一行动”品牌,即组织青年学生每年参观一次青年杨靖宇纪念馆,参与一次清明缅怀杨靖宇将军活动,开展一次杨靖宇主题社会实践,观看一次杨靖宇红色电影,打造一台青年杨靖宇主题话剧,组建一支敢打硬仗的“靖宇连”铁军,培养一支“靖宇国旗护卫队”,动态遴选命名一批“靖宇班”,集中表彰一批“靖宇标兵”。在此基础上,积极拓展“靖宇故事会”“杨靖宇精神论坛”“靖宇故事绘本”“靖宇故事微电影”等内容。下一步,学校也将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立足“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扩大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讲好红色故事、擦亮思政品牌,精细化、长远化做好谋划和实施,让杨靖宇精神在新时代得到更好传承和发扬。
●河南工程学院院长 李利英
河南工程学院作为杨靖宇将军的母校,学习弘扬杨靖宇精神使命光荣,重任在肩。要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大力传承杨靖宇将军以身许党、以身报国的忠诚品格,绝不屈服、誓死抗争的民族气节,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价值追求,不畏艰苦、百折不挠的顽强奋斗精神,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要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切实把弘扬杨靖宇精神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大力推进杨靖宇精神“进课堂、进社团、进活动、进宿舍、进头脑”,打造具有河工特色的红色文化,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师生心中牢牢扎根。新时代新征程,更要牢记初心使命,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主动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和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时代浪潮,在优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布局、加强工业软件等国家急需人才培养、强化校企科研合作、提升应用型高校服务能力上下功夫,根据社会需要、产业需求优化调整学科专业设置,更加注重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积极探索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新路径,全面提升服务区域发展和国家战略能力,在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中展现新形象、实现新作为。
●河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秘书长 杨建峰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
河南工程学院是杨靖宇的母校,这里是杨靖宇参加革命和其产生浓烈爱国主义精神的出发之地和起源之地。弘扬杨靖宇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培养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国家意识、增进爱国情感,教育广大学生要主动承担起青年一代的使命任务,将“小我”融入“大我”,自觉投身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事业。
●河南省委巡视组原组长、河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主席 代毅君
英雄是历史长河中最闪亮的坐标,精神是民族复兴路上最厚重的底气。杨靖宇精神是河南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培养当代青年的生动教材。我们要坚持从娃娃抓起,从青年抓起,深入开展红色教育活动,不断创新杨靖宇精神的传播载体和媒介,立足模式创新、拓展资源、扩大影响,让更多青少年走近杨靖宇将军、走进青年杨靖宇纪念馆,触摸红色历史、感悟杨靖宇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切实帮助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造就更多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红色传承专委会常务副主任、驻马店市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 陈国明
杨靖宇将军是在驻马店这片热土上诞生和成长起来的,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抗击外来侵略伟大斗争中成长和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是中华儿女的骄傲,是河南工程学院的骄傲,是驻马店人民的骄傲。为了弘扬杨靖宇精神,传承红色基因,驻马店市先后成立了驻马店杨靖宇研究会、驻马店市红色文化研究会,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发扬红色精神,利用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杨靖宇将军之孙 马继民
我的爷爷杨靖宇,原名马尚德,因革命工作需要化名为杨靖宇。1958年,我的父母从爷爷牺牲的吉林省靖宇县带回来一块桦树皮,这是爷爷当年和东北抗联将士用来果腹的,更是爷爷精神的象征。母亲总是教育我们,爷爷当年就是吃桦树皮战斗的,我们是爷爷的后人,不能给爷爷抹黑。从此,“严要求、重责任、懂知足”成了我们的家训,代代相传。河南工程学院作为杨靖宇将军的母校,将我聘为校外辅导员。希望青年学子们能够珍惜当下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在杨靖宇精神的感召下,刻苦学习,胸怀科技报国之志,练就报国本领,做有理想、有本领、有作为、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驻马店杨靖宇将军纪念馆馆长 张杰
2004年,在杨靖宇将军诞辰100周年前夕,省委、省政府决定对杨靖宇将军故居和纪念馆进行全面修缮。2017年又进行了扩建,极大地丰富了展示内容、拓展了教育手段、提升教育基地功能,更好地服务大众,资政育人,成为驻马店市一座重要的城市地标和精神高地。在传承和弘扬杨靖宇精神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宣传教育体系。一是成立杨靖宇精神研究会,创办了《杨靖宇研究》杂志,相继编辑出版了《杨靖宇将军故事精编》《永久的丰碑——杨靖宇资料选》《诗颂杨靖宇》等图书期刊。二是总结了杨靖宇精神:坚持真理、忠贞爱国、艰苦奋战、英勇献身。三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宣传教育,采取“走出去”的方式,经常到部队、学校、机关、厂矿去作报告。同时为来馆参观的大中小学学生做好服务和宣讲。2009年以来,共接待社会各界人士500余万人次,较好地发挥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教育作用。
●河南工程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 常超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软实力,蕴含着立德树人的支撑力、改革创新的竞争力。河南工程学院始终把弘扬杨靖宇精神作为传承红色基因、建设校园文化的重要抓手,融入学校大思政课教学和宣传思想工作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着力构建课堂内外相互补充、主辅道相互促进、理论实践相互印证的爱国主义教育体系,形成了“1+N”育人模式。“1”即一个主体,建成校内青年杨靖宇纪念馆、“靖宇小道”,设立杨靖宇雕像、宣讲栏。“N”即育人形式。推进“1+宣讲”,打造红色思政大课堂。推进“1+组织”,形成“靖宇团校”“靖宇国旗护卫队”“靖宇宣讲团”等样板组织队伍,提升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推进“1+网络”,打造网络育人大阵地。推进“1+实践”,在丰富的社会实践中得以锻炼。推进“1+研究”,在红色文化研究中提升质量和水平。善用“大思政课”铸魂育人,让爱国主义精神入脑入心,牢牢扎根。
●河南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李向东
杨靖宇将军用其短暂而光辉的一生诠释了蕴含着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爱国情操、伟大的牺牲精神的东北抗联精神。杨靖宇精神是经过五四运动洗礼的时代青年的宝贵品质。五四运动前后,许多青年学生纷纷踏上了救国救民的道路。杨靖宇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在考入河南省立第一工业学校(河南工程学院前身)不久就加入了李大钊创办的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从入团到入党,他始终是河南省青年学生的领头羊,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激励着后世的学子砥砺前行。弘扬杨靖宇精神,对我们开展青年学生思政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