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洪举
近期,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推出外卖骑手“随手拍”活动,通过鼓励外卖骑手在配送过程中发现并上报食品安全隐患,为食品安全监管注入了新的活力。自9月份活动开展以来,已有超过12%的沈阳外卖骑手注册参与,一个月内即收到104条风险隐患举报,其中42条经核实查处为违法违规问题。(据10月23日《新京报》)
作为公众最为关切的议题之一,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尽管相关部门已经付出了巨大努力,但食品安全问题仍时有发生,尤其是外卖作坊的违规行为,更是层出不穷,严重动摇了公众对餐桌安全的信心。在此背景下,沈阳市市场监管局的这一创新举措,无疑为食品安全监管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
食品安全相关法律的严厉性,体现在对违法者的高额赔偿和严厉处罚上。然而,这些法律条款的落实,前提在于违法事实的发现和确认。在现实中,由于监管资源的有限性,全面无死角的监管难以实现。特别是那些隐蔽性强、易于销毁证据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更是给执法机关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许多食品安全问题,如后厨卫生不佳、食材过期等,往往只有经营者内部人员和外卖员才最为清楚。这些问题,外人难以窥见,消费者更是无从知晓。而外卖作坊,由于主要提供外卖服务,其后厨环境和食材质量更容易成为监管的盲区。
鼓励外卖员“随手拍”,正是借鉴了“吹哨人”制度,利用知情人士对生产流程和违法行为的深入了解,来揭露那些隐藏在角落里的违法行为。外卖员作为接触食品作坊较多的人,对食材和加工过程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他们的举报,不仅能够降低监管成本,还能大幅度提高执法质量和效率。
智能手机的普及,为内部举报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外卖员可以轻松地拍摄下违法现场和作案人员,为执法机关提供确凿的证据。这种方式能形成强大的震慑效应,让违法者认识到,无论他们如何隐蔽,总有一天会被身边的人所揭露。
值得注意的是,鼓励外卖员成为“吹哨人”,不能仅仅依靠一纸文件。必须建立有效的奖励和保护机制,确保举报者的安全和利益得到切实保障。只有这样,才能打消外卖员的顾虑,鼓励他们勇敢地站出来,对危害食品安全的行为说“不”。
沈阳市市场监管局的这一创新举措,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鼓励外卖员成为“吹哨人”,不仅能够有效揭露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还能提升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这样的探索值得借鉴,让更多外卖员参与其中,共同守护餐桌安全。
(作者系南召县人民法院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