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伟民(左二)在指导团队里的年轻人。 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师喆
“心里既激动,又感觉到沉甸甸的责任。这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们承担的国家重大项目更多了,需要破解的难题也越来越多。”12月9日,2024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获奖代表龙伟民把证书揣进怀里,步履匆匆。
参加完奖励大会,龙伟民的行程依然满满当当——下午有学术报告,晚上要飞到杭州准备联合攻关,接下来再辗转上海等地……他说,科研之路没有尽头,自己还任重道远。
作为我国焊接学科带头人之一,龙伟民及团队的长期工作重点就是破解“轻质及复杂构件精准钎焊技术”这个“卡脖子”难题。历经15年持续攻关、梯次迭代创新,团队突破了材料、工艺、装备、评价等方面的共性技术难题,实现了钛、铝、镁、陶瓷等轻质材料和复杂构件的高可靠精准制造和应用。
“我们一家三代都是研究焊接的。”龙伟民笑着说,父亲那辈儿做焊接属于“光与火的考验”,儿子的研究是基于数字计算仿真,自己则走上了钎焊这条极其精密、精准的“技术流”道路。
1989年,龙伟民进入郑州机械研究所工作。仅仅4年后,他就和几位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一同创建了钎焊材料技术开发部。从无车间、无设备、无资金的“三无”状态做起,不断向“卡脖子”难题和技术封锁发起挑战。
他举例,团队研制的键合线,直径只有头发丝的1/5,是芯片封装的核心材料,制造技术难度极大。但国家的需要和任务就是科研的目标,龙伟民和团队夜以继日潜心研发,连续吃住在公司长达一个多月,才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凭着这份信念和执着,龙伟民担任主任的新型钎焊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成为河南省首批、郑州市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近年来,该实验室承担国家重大专项、国际合作、重点研发及省市重大专项等科研任务近300项,发挥着重大的科技创新、产业支撑和安全保障作用。
“我们团队现在有100多人,平均年龄不到35岁,是一支充满朝气的队伍。”龙伟民说,希望能为这些年轻人创造更坚实的平台、更广阔的空间,让他们能够尽情施展才华。
在龙伟民看来,科技创新的起点是创新,落脚点是产业。“下一步,我们将开展无应力钎焊研究,继续挑战世界科技前沿。同时,还将结合河南在金刚石领域的优势,发挥好科技创新对产业支撑的重大作用。”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