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玉玊 郭盈盈
202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十周年。
南水北调工程从蓝图到通水,华北大地从干渴到润泽,离不开这样一个群体——南水北调移民。
他们始终以大局为重,淳朴爱国,甘愿牺牲,无怨无悔离开了世世代代生存的故乡,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成通水舍小家、顾大家、为国家,无私奉献。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水利部的具体指导下,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移民安置后续帮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心怀‘国之大者’‘省之要者’,坚持把移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作出发点、落脚点,全面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移民后期扶持政策落实工作。”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申季维表示。
如今,在我省南水北调移民新村,一幅家美民富村强的发展新画卷徐徐展开。
观念新: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
“千万工程”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推广“千万工程”经验对推进美丽移民村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我省科学借鉴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出台专门意见,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加快美丽移民村建设步伐,打造了一批环境美、乡风优、治理好的宜居宜业南水北调美丽移民村,示范引领移民村全面发展。”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杜晓琳说。
为指导全省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美丽移民村高质量发展,省水利厅按照水利部工作部署,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美丽移民村建设的通知》,指导各地紧密结合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十四五”规划,科学确定美丽移民村建设目标任务,不搞齐步走、“一刀切”。遵循乡村发展规律、体现农村特点、注重乡土文化、保留乡村风貌;同时,坚持问题导向,既解决移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又提升移民村宜居宜业水平。
我省坚持政府主导,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市场等方面的作用,引导多方力量参与建设,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参与美丽移民村建设的良好氛围,达成社会共识,形成工作合力,避免单打独斗。
“尊重移民意愿,满足移民需求,不断激发移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好移民在美丽移民村建设中的主人翁作用。”省水利厅移民后扶处处长赵丹介绍,同时充分发挥后期扶持资金的撬动作用,引导市县整合其他涉农资源,拓宽投入渠道,加大投入力度,发挥政策叠加效应。此外,我省还创新发展模式,大力推进数字赋能,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移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结合区域发展规划,我省分批实施、循序渐进,重点选择了移民人口较多、发展基础良好的移民村,立足当地实际,坚持长远发展,绿色建设,坚持移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和移民收入稳步增加两手抓,创新工作举措,优化工作流程,先行开展美丽移民村建设。与此同时,注重总结经验,挖掘工作亮点,通过以点带面、示范引领,我省形成了一批可推广、可复制、可借鉴的移民发展经验和模式,带动全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稳步发展,提升了广大移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乡村美:打造宜居宜业和美家园
走进淅川县九重镇邹庄村,映入眼帘的是红顶白墙的民居。新铺的柏油马路,连排的蔬果大棚,干净的人居环境,“三线”入地、雨污分流……最近几年,邹庄村迎来华丽蝶变。
后期扶持政策实施以来,我省坚持把全面改善移民村环境作为促进移民安居乐业的首要任务,在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下真功出实招,统筹移民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按照符合实际、满足需求、体现特色的原则,整合资源要素,持续加大对移民村路、水、电、网和教育、卫生等生产生活设施建设的支持保障力度,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均等化发展,做到了硬化、亮化、绿化、美化、净化,打造宜居宜业和美移民家园。
通过持续帮扶,一批富有特色的移民村成为乡村振兴的先行者、排头兵。十年来,全省获得国家级荣誉称号的移民村有136个,获得省级荣誉称号的移民村有625个。
产业旺:壮大集体经济强村富民
说一千道一万,移民致富最关键。
我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移民特色产业,不断壮大移民经济,通过实施“扶持资金项目化、项目资产集体化、集体收益全民化”的“三化”帮扶模式,积极推进扶持方式由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向发展产业项目转变,由一般性发展项目向形成经营性资产项目转变,由分散使用资金向集中使用资金转变,积极探索实施“园区经济”、“飞地经济”、“物业经济”、乡村旅游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强内生动力。2023年,全国水库移民后期帮扶高质量发展实践85个典型案例,河南省入选6个。
我省从年度移民后期扶持项目资金新增总量中安排1亿元,用于南阳市淅川县等5个县(市)基础设施及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优先解决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突出问题,较好发挥了移民后期扶持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
智志双扶能致富。近几年,全省上下克服疫情等自然灾害的影响,累计开展移民就业培训3万多人次,有力有效促进移民就业增收。
2021年以来,我省共安排后期扶持资金44.25亿元,支持南水北调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我省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扎实开展文明移民村创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移民自立自强、移风易俗。近年来,郑州市新郑市观沟村、荥阳市李山村、淅川县张营村等多个移民村被国家、省、市授予“全国文明村镇”“生态文明村”等称号。
在中原大地,河南水利系统移民后期扶持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还在继续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