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5日至10月10日,南水北调工程全面通水十周年北京—南阳对口协作成就展在北京颐和园举办,活动以线上线下同步展示的方式,全面展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战略意义、伟大成就和巨大效益,累计观展人数超过300万人,线上展示及相关新闻全网点击量达千万余次,此次活动不仅提升了南阳的知名度,也为京宛两地文旅协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高位推动:北京市高度重视南水北调对口协作,健全了有力高效的体制机制,成立了北京市支援合作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相关工作;南阳市设立了市京(津)宛发展合作中心,专责承担全市南水北调对口协作等工作。
十年来,京宛两地各级各部门紧密联系,围绕“保水质、强民生、促转型”工作主线,安排协作资金近20亿元,实施协作项目322个,携手推动水质保护、产业发展、民生事业、干部人才和经贸等多领域、全方位协作。
突出生态“保水质”:坚持把保水质作为第一要务,将50%的协作资金用于水质保护项目,重点实施主要入库河流及支流污染治理、生态修复工程、环库生态隔离带、生态廊道建设等一批重大工程;动员北京技术资金雄厚的企业积极参与水源区水质保护。
支持水源地“强民生”:支持淅川县第一高级中学、邓州市思源实验学校、内乡县第二人民医院、西峡县水厂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推动阜外医院与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签署合作协议,加强双方在人才队伍培养、医疗资源共享上的深度合作;推动北京望京医院与南阳市骨科医院合作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南阳骨伤病中心。
深化产业合作“促共赢”:推动北京地区企业到水源区投资兴业,100多家优质企业落户南阳,有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京东(南阳)数字经济产业园,目前已有60余家企业成功入驻,园区企业累计产值突破3亿元;推进高效种养业和绿色食品业发展,支持建设淅川软籽石榴、西峡香菇、猕猴桃、蜂蜜、内乡石斛、贡菊等特色产业基地发展,打造了“渠首印象”“淅有山川”等一批绿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推动首农集团双创中心设立南阳特色农产品展区,对南阳18个品类、239个特色产品进行常态化的展销。
交流互动架“金桥”:京宛两地已互派9批150余名干部开展双向挂职交流,北京市委党校主体班现场教学基地在南水北调干部学院落地;加强科技合作,南阳中关村科技产业园、北京农林科学院等世界领先的杂交小麦基地项目落地见效;举办5届北京院士专家南阳行活动,先后共有100名院士、专家前往南阳走访合作,成功推动中国科学院何季麟、王立军、王占国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谯仕彦等专家团队在南阳建立院士工作站,北京智慧为水源区发展提供了“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