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资源何以活跃(财经热评)

《河南日报》 (2024年12月18日 第 06 版)

  □徐兵

  临近年底,壳资源市场再次热闹起来。一批上市公司纷纷发布公告,控股股东或实控人变更消息接踵而至。壳资源买卖活跃,折射出资本市场并购政策放松和企业对重整旗鼓、寻求新生的迫切需求。

  近年来,随着并购重组政策的逐步放松,上市公司的壳资源价值逐渐回升。尤其在今年,证监会发布“并购六条”,各地也积极出台支持并购重组的措施。这种政策暖风,让资本看到机会,壳资源买卖的活跃度明显提高。

  归根结底,壳资源受青睐,是因为它依旧是资本运作的重要工具。一家上市公司如果处于“壳状态”,意味着它拥有上市平台,可以成为产业资本快速入场的重要渠道。对一些亟须上市融资的企业来说,借壳上市依然是一条捷径。例如,阳光新能源入主泰禾智能,市场猜测其意图就是借壳上市,为后续独立上市做铺垫。

  壳资源的活跃并非完全是资本炒作,很多新晋股东入主,也带来了产业整合和资产注入的预期。比如,华大九天实际控制人变更为中国电子,未来将依托中国电子的资源,加速技术研发,力争成为国际一流EDA企业。这表明,新东家接盘壳公司,并非简单的资本腾挪,而是有意通过上市平台进行产业布局、技术提升,推动企业做大做强。

  同时,不少壳资源的重组,直接与高科技、新能源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挂钩。从苏州步步高接盘大千生态,带来的人工智能、半导体芯片投资预期,到阳光新能源拟借壳泰禾智能,这些资本背后的动作都释放出一个信号:壳资源市场的热点,已经逐渐从单纯的“壳买卖”转向产业资本整合升级。

  当然,壳资源的活跃也并非没有隐忧。一些新晋“东家”入主后,能否履行产业整合的承诺,还是一个未知数。尤其是一些财务状况并不稳定的企业,急于卖壳回笼资金,而新股东则借着市场乐观情绪进行炒作,最终可能只是换了个“壳”,实质业务依旧没有起色。

  要让壳资源真正服务于企业的重整和产业升级,必须守住底线。监管层应当引导壳资源与实体经济紧密结合,鼓励有实力的产业资本通过并购重组,实现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用壳资源推动上市公司做优做强、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大河财立方评论员)

河南日报评论 06壳资源何以活跃(财经热评) 2024-12-18 2 2024年12月1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