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安全生产,一失万无。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项目、每一个环节都要以安全为前提。”
□本报评论员 悦连城
初雪,是入冬以后最让人期盼的事儿之一了。拿郑州来说,本周以来,气温渐寒,但众人心心念念的雪,仍然还没到来。
冬雪迟迟不来,不妨先收一收赏雪的雅兴,绷紧安全生产的思想弦:低温环境容易导致设备设施运行异常,增加事故风险,也可能使管道冻裂,引发泄漏风险;干燥的环境更容易引发火灾,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才能提前做好防范措施,确保平安。
岁末年初,历来是安全生产的关键时期。企业要赶工期、促生产意愿强烈;交通运输日益繁忙,人流物流车流密集;居民区内,供暖供气、用火用电需求旺盛,各类风险交织叠加,为安全生产增添一些不确定性。进入秋冬季以来,国内多地发生火灾和安全生产事故的新闻不时出现,无不在提醒我们:安全之责重于泰山,必须时刻绷紧安全生产思想弦。
安全意识是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海恩法则认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复盘那些安全生产事故不难发现,许多追悔莫及的悲剧,常常源于日常工作生活中对安全生产的漠视。然而,每到年底,人们又往往容易放松警惕,忽视隐患。
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安全生产,一失万无。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项目、每一个环节都要以安全为前提。没有安全这个稳固的地基,再高的大厦也只是“空中楼阁”。作为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企业必须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法定职责和义务,做好安全生产培训教育,执行安全制度,心存侥幸只会“人财两空”。
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有关部门也应该及时行动起来。排查整治重大隐患,扎实推进城镇燃气、电动自行车等“一件事”全链条安全监管,强化消防、工矿、交通运输、烟花爆竹等重点领域安全综合治理;加大违法违规生产行为查处力度,以严查严管保障生产安全;加强值班值守和应急处置,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生命重于泰山,安全重于泰山。安全生产在任何时候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通力合作、尽职尽责。抓细节、补短板、治源头,不放过任何一个漏洞,不漏掉任何一个盲点,不留下任何一个隐患。只有绷紧安全生产思想弦,才能有效防范和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